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4)
2023(13403)
2022(11584)
2021(11269)
2020(9303)
2019(22038)
2018(22160)
2017(41684)
2016(23696)
2015(26699)
2014(27064)
2013(26001)
2012(23726)
2011(21329)
2010(21770)
2009(19401)
2008(18837)
2007(16526)
2006(14395)
2005(12616)
作者
(66924)
(55424)
(55263)
(52917)
(35336)
(26733)
(25142)
(21778)
(21388)
(19956)
(19108)
(18541)
(17871)
(17594)
(17267)
(17080)
(16792)
(16649)
(15948)
(15902)
(13899)
(13890)
(13510)
(12649)
(12429)
(12386)
(12368)
(12280)
(11244)
(10948)
学科
(87133)
经济(87046)
管理(63116)
(58349)
(49126)
企业(49126)
方法(43354)
数学(38150)
数学方法(37430)
中国(27331)
教育(23000)
(22492)
(22332)
(20189)
理论(19436)
业经(18677)
地方(17531)
农业(14961)
技术(14812)
(14736)
(14659)
(14093)
贸易(14083)
(13676)
环境(13490)
(12732)
财务(12656)
财务管理(12635)
教学(12190)
(12022)
机构
大学(328187)
学院(323998)
管理(125686)
(117439)
经济(114578)
理学(109848)
研究(109569)
理学院(108541)
管理学(106120)
管理学院(105525)
中国(74388)
(71907)
科学(71357)
(55684)
(52134)
(51754)
(51557)
研究所(51411)
师范(51080)
业大(49856)
中心(48059)
(47713)
北京(46103)
财经(42439)
师范大学(41563)
农业(40599)
教育(40303)
(40286)
技术(39165)
(38812)
基金
项目(226144)
科学(177672)
研究(166927)
基金(160089)
(140299)
国家(139046)
科学基金(118416)
社会(100520)
社会科(95034)
社会科学(95005)
(90554)
基金项目(84375)
教育(83546)
自然(78698)
(77910)
自然科(76788)
自然科学(76772)
自然科学基金(75366)
编号(70089)
资助(67367)
成果(58248)
重点(52131)
课题(50903)
(50385)
(48829)
(46950)
创新(43500)
教育部(43271)
科研(43172)
项目编号(42868)
期刊
(122966)
经济(122966)
研究(97736)
中国(67044)
教育(64776)
学报(53976)
科学(48482)
(45190)
管理(45064)
大学(40579)
(37703)
学学(36783)
技术(32713)
农业(31915)
(20689)
金融(20689)
业经(20551)
财经(19802)
经济研究(19514)
图书(18996)
(16871)
(16794)
职业(16677)
科技(15977)
问题(15692)
技术经济(15177)
资源(15071)
理论(14664)
(14338)
统计(14268)
共检索到466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厘清教育与人力资源的关系,特别是教育促进人力资源生长的机理,是提升人力资源生长水平的关键。影响人力资源生长的基本要素有自然环境、本土文化、经济形态、学校教育和个体自组织能力等。人力资源的生长状况存在标准化人力资源和本土化人力资源的类别分化,二者生长过程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程度亦不同。学校教育对标准化人力资源生长影响远胜于对本土化人力资源生长影响,而自组织对本土化人力资源生长影响远胜于对标准化人力资源生长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焕荣  苏敷胜  
文章将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间作用关系的研究中,运用实证研究探索性地证实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间的作用关系,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为进一步明朗"黑箱"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史恭龙  
以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重点,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物流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找到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使物流企业能够认识到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提高企业绩效,同时也为以后进行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荣  朱剑萍  王建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彩莲  
文章在分析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基础上,提炼出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共同点和双向作用:一个共同点,就是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都要"以人为本";双向作用,一是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引领作用,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的支撑作用。据此,文章构建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双向促进模式,模式中突出了两个作用、两个共同点和两个环境。解析了双向促进模式的工作流程,其五个步骤分别是: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企业文化核心特质定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定、人力资源管理效果评价、评价效果反馈和各要素调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利华  陈钢  何革华  
本文以对女性科技工作者及其所在单位的男性科技工作者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女性科技工作者选择科技职业的时期和影响因素以及其能力发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女性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谭旭  张少丁  
通过引入军队起点岗位与非起点岗位之间的"专业适应度",建立起专业对应矩阵。在此基础上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建立"军队人力资源专业结构需求预测模型",预测出补充干部的最优专业结构,从而使每年补充岗位与退役岗位之间总的专业适应程度达到最大,以达到提高军队人才使用效益、降低培训改训成本、保持战斗力的目的。并以专业结构预测模型为核心设计了一种基于单位树的递归式专业结构预测模型,解决各单位退役、补充不均衡的情况下全军专业结构补充与交流问题,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上述模型、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梅  王冀宁  朱建设  
教育人力资源的度量是关系到合理评估人才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地评估人才价值将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合理性的依据则是人力资源的价值,本文介绍几种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数学模型,并运用相关模型进行计量的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大为  
本文通过对未来收益折现法和实物期权法的阐述和分析,对两种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显示出计量结果的差别作出分析,从而界定了两种计量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利红  
分析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结构及运行状况,探讨优化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途径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传强  
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是一次思想观念的解放和认识的转变 ,促进转变突出人力资本投资先行的政策导向 ,暗含了在充分承认人力资本产权特性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 ,明确了政府在转变中的干预内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翔  冯美珊  
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企业通常要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变革,这就需要具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针对不同的变革类型,本文提出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战略变革应该采取均衡人力资源的评估和创建与战略目标一致的企业文化的两种策略;在结构变革中应该注重整合组织机构和指引变革方向;在人员变革中应该采取选聘优秀人才、合理配置人才以及设计、干预并整合裁员过程等策略;在文化变革中应该注重培育适合变革的氛围、利用激励、晋升等方式传播新文化以及塑造共同的变革愿景等。本文强调了在组织变革中直线部门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企业的组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月领  何万篷  
按照"转型发展"的要求,我国积极探索实践新型工业化道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出现了诸多不匹配的现象,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和"过剩"将长期存在,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也是一个长期性和动态性的工作。由于高端人才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起关键作用,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表现为高端人才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傅飞强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效能评价的文献回顾,借鉴平衡计分卡思想提出了人力资源效能计分卡的模型框架以及所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战略、运营、客户、财务4个维度,17个一级指标、76个二级指标,并以中粮集团的管理实践应用人力资源效能计分卡模型,提出了该模型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海娟  叶春明  李芳  
供应链韧性是企业在当今复杂动态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推动建立供应链韧性的因素可称为促进因素。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研究供应链韧性的形成过程,分析供应链韧性促进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分析得到了具有七个层级的影响因素结构,并根据驱动力和依赖力对促进因素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表面层依赖因素、具体层联动因素和输入层驱动因素三大类,根据促进因素间的层次作用关系对构建韧性供应链提出了布局积累驱动层因素的能力、规划整合具体层联动因素并培养表面层依赖因素的对策建议,为供应链韧性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