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05)
- 2023(16674)
- 2022(14376)
- 2021(13777)
- 2020(11319)
- 2019(25983)
- 2018(26232)
- 2017(48422)
- 2016(27461)
- 2015(31167)
- 2014(31397)
- 2013(29913)
- 2012(27264)
- 2011(24649)
- 2010(24966)
- 2009(22647)
- 2008(21962)
- 2007(19417)
- 2006(17300)
- 2005(15270)
- 学科
- 济(98486)
- 经济(98357)
- 管理(75928)
- 业(66061)
- 企(56334)
- 企业(56334)
- 方法(40628)
- 数学(34638)
- 数学方法(34198)
- 中国(32042)
- 农(27109)
- 财(27043)
- 教育(25054)
- 制(23698)
- 业经(23501)
- 地方(23281)
- 学(22524)
- 理论(21473)
- 农业(17399)
- 体(17097)
- 技术(16574)
- 和(16386)
- 环境(16160)
- 贸(16126)
- 银(16121)
- 贸易(16116)
- 银行(16081)
- 务(15776)
- 财务(15697)
- 财务管理(15664)
- 机构
- 学院(369914)
- 大学(369353)
- 管理(138343)
- 济(137021)
- 经济(133593)
- 研究(125375)
- 理学(118764)
- 理学院(117311)
- 管理学(115153)
- 管理学院(114431)
- 中国(89437)
- 京(80440)
- 科学(76742)
- 财(67387)
- 所(62281)
- 范(58362)
- 师范(57930)
- 江(57043)
- 研究所(56336)
- 中心(55969)
- 农(54208)
- 财经(52184)
- 北京(51563)
- 业大(51442)
- 经(47273)
- 师范大学(46959)
- 州(46081)
- 院(45890)
- 技术(45542)
- 教育(44634)
- 基金
- 项目(247489)
- 科学(195283)
- 研究(191296)
- 基金(174005)
- 家(149856)
- 国家(148439)
- 科学基金(127303)
- 社会(116628)
- 社会科(110075)
- 社会科学(110051)
- 省(99428)
- 教育(95015)
- 基金项目(91851)
- 划(84336)
- 编号(82305)
- 自然(80303)
- 自然科(78331)
- 自然科学(78315)
- 自然科学基金(76842)
- 资助(70641)
- 成果(69440)
- 课题(59831)
- 重点(56952)
- 部(55490)
- 发(53848)
- 创(51713)
- 项目编号(49898)
- 年(49468)
- 教育部(48355)
- 制(48163)
共检索到561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燕 吴玉剑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专业动态机制建设作为其中一个核心要义,在目前的发展中存在责权分配错位、有效供给失位、文化熏陶缺位三大困境。本文结合教育供给侧的主旨内涵、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时代发展要求以及高职院校本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明确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的思路,保证专业动态机制建设方向精准化;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侧,促进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的生态发展;塑造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精神3个方面对这一机制的建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教育供给侧 高职院校 专业动态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芬
文章以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为例,指出目前福建省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专业调整与产业升级发展适应度之间的矛盾、专业人才供给效率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关联度之间的矛盾、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契合度之间的矛盾。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进行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层面应转变管理方式,分类指导,统筹高职专业集群,对接产业发展规划;高职院校层面应精准办学定位,建立专业动态调控和自律机制,科学制定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策略,从而实现高职人力资源供给能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冬艳 孙静华
建设类高职院校作为建筑人才的供给端,存在着供给质量不高、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建设类高职院校应精准发力,精确分析新生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能力,准确对接需求侧;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的有效供给和精准供给。
关键词:
建设类 高职院校 供给侧改革 校企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隽 曹玉平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面对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江苏高职沿海高职院校在发展和建设过错中迫切需要主动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在建设过错中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下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玉颖 陈梅
"供给侧改革"中有关有效供给和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思路可以为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密不可分。高等职业教育应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要求,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给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改革思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要灵活运用"供给侧改革",建立全新的职业院校德育培养体系。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职业院校 德育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隽 吴波
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大多专业比较齐全且有一定的特色,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以及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基本吻合,但专业特色不够鲜明、与区域产业集群契合度较低、专业群资源利用率较低、专业群管理机制落后。因此,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应找准定位,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群;科学规划,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多方共举,实现资源集成共享;以群建院,创新院校管理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金晓彤 黄蕊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探析了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且互为因果的关联关系。而供给侧改革则是有效释放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我国应该采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改造,坚持市场化的要素配置行为,科学规划技术资源的产业转移次序,进一步提升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消费升级的技术进步效应和技术进步的消费升级效应得以有效实现,并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技术进步 消费需求 要素配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金晓彤 黄蕊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探析了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且互为因果的关联关系。而供给侧改革则是有效释放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我国应该采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改造,坚持市场化的要素配置行为,科学规划技术资源的产业转移次序,进一步提升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消费升级的技术进步效应和技术进步的消费升级效应得以有效实现,并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技术进步 消费需求 要素配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张建平
高职院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解决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缓解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应遵循适应性、前瞻性、特色发展、整体优化、校企合作等原则;专业动态调整的策略有扩大大类招生改革,增设、淘汰、改造专业等;其运行模式有宏观指导机制、咨询参谋机制、具体执行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 动态调整 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烨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产业结构、行业需求和高职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偏离度和适应系数分析,指出当前北京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设立雄安新区的定位、主要产业以及由此引发的高职专业需求,建议北京市高职院校通过调整专业设置,适当增加装备制造大类、财经商贸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旅游大类等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满足雄安新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和智力支撑;通过构建符合产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保障体系等措施加快推进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
雄安新区 高职院校 供给侧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忠昌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面临"供给错位""供给缺位""供给越位"等现实挑战。从外部建设主体对新常态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的要素配置进行分析,提出两种专业建设的生成模式,"供给驱动模式"强调在专业建设中政府是主导者、职业院校是执行者、学生和社会是需求者;"需求驱动模式"强调在专业建设中社会作为主导方,职业院校作为建设方,学生作为学习方,政府作为咨询方。进而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应加强制定行动计划、优化供给结构、加强资源配置、提升内涵质量、拓宽覆盖领域等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职业院校 专业建设 要素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浩旻 张在旭 王丽洋
文章利用DEA—BCC模型考虑非期望产出估算2006—2016年各省域能源效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究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样本中,同一年份不同省市之间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北京市和上海市能源效率值高达1,而最低值青海市仅为0.314;(2)样本期内,中国能源效率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在能源效率影响因素上,政府干预程度和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省域能源效率影响不显著;(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能源相对价格变化、地区城镇化水平与能源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君
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互联网+"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新模式,高职院校开展会计专业教育必须顺应"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潮流,主动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构建适用性"互动互生"大生态系统以培养高技术复合智能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
互联网+ 人工智能 会计专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建良
以精准供给为关键支点,立足供给侧视角,应廓清高校服务双创教育"模式趋同,互动乏力""结构单一,供需脱节""对标考核,资源粗放""服务冗余,成效低下"等方面的困境与矛盾,凝聚以"创新服务理念,发挥组织优势""健全服务机制,立体化服务体系""融通服务渠道,优化服务生态""科学评估效能,促进赋能增效"四个维度形成的合力,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多点发力突破高校服务双创教育的困境,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关键词:
精准供给 供给侧改革 高校 双创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文
文章指出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主要矛盾:招生生源下降与考生流失数量上升的矛盾;供给方式相对单一与学生个性发展日趋多元的矛盾;显性职业素养与隐性职业素养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矛盾;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不匹配的矛盾。高职院校要通过实施品牌和质量立校策略,合理规划学业和职业生涯;优化师资配置,增设公共产品;践行教育理念,做好顶层设计;改革专业设置管理机制等举措破解主要矛盾,以增强学校应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职业素养 矛盾 策略 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