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3)
- 2023(11496)
- 2022(9594)
- 2021(9220)
- 2020(7548)
- 2019(17716)
- 2018(17233)
- 2017(31010)
- 2016(17412)
- 2015(19783)
- 2014(19638)
- 2013(18399)
- 2012(16885)
- 2011(15142)
- 2010(14872)
- 2009(13055)
- 2008(12310)
- 2007(10178)
- 2006(8379)
- 2005(7308)
- 学科
- 济(67171)
- 经济(67107)
- 管理(45173)
- 业(42424)
- 方法(37957)
- 数学(35061)
- 企(34696)
- 企业(34696)
- 数学方法(34632)
- 中国(22727)
- 教育(19844)
- 财(18501)
- 农(16237)
- 业经(13195)
- 理论(12393)
- 学(12077)
- 贸(12053)
- 贸易(12048)
- 易(11740)
- 务(11485)
- 财务(11453)
- 财务管理(11424)
- 地方(11316)
- 技术(11256)
- 农业(10955)
- 企业财务(10933)
- 制(9848)
- 融(9185)
- 金融(9182)
- 和(8728)
- 机构
- 大学(229424)
- 学院(222974)
- 济(90040)
- 经济(88378)
- 管理(87794)
- 理学(77375)
- 理学院(76576)
- 管理学(75145)
- 管理学院(74703)
- 研究(73001)
- 中国(50413)
- 京(47643)
- 财(41726)
- 科学(40736)
- 范(37123)
- 师范(36881)
- 中心(35351)
- 财经(33797)
- 教育(32921)
- 所(32749)
- 江(32183)
- 经(31257)
- 师范大学(30562)
- 北京(29831)
- 研究所(29818)
- 业大(29489)
- 经济学(28604)
- 农(28485)
- 院(27092)
- 经济学院(26085)
- 基金
- 项目(158323)
- 科学(128986)
- 研究(121988)
- 基金(116372)
- 家(99638)
- 国家(98727)
- 科学基金(86932)
- 社会(78538)
- 社会科(74524)
- 社会科学(74510)
- 教育(64336)
- 省(60946)
- 基金项目(60603)
- 自然(54620)
- 划(53670)
- 自然科(53448)
- 自然科学(53439)
- 自然科学基金(52507)
- 编号(50788)
- 资助(47435)
- 成果(42197)
- 部(37835)
- 重点(36640)
- 课题(36206)
- 教育部(34165)
- 发(33856)
- 创(33851)
- 国家社会(32894)
- 人文(32136)
- 项目编号(31732)
共检索到329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茂聪 黎敏辉 范晓婷
教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利用200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教育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教育对共同富裕具有稳健的促进效应。教育通过提高税收收入、促进人口流动、提升创业活力及促进高水平就业四条路径促进共同富裕。我国教育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具有鲜明的地区异质性和教育层级异质性。东部和中部地区教育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而西部地区教育对共同富裕无显著影响。中等教育显著促进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而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共同富裕无显著影响。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共同富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加大中等教育发展力度,改善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教育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英杰
数字普惠金融借助数字技术的优势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是推动我国共同富裕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201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测算了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共同富裕,其中,数字化程度增加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最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升地区创业水平与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来促进共同富裕;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域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对于共同富裕的边际影响逐步提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太文 武小龙
完善资源配置方式已成为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基于2002—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配置均衡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资源配置方式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主要体现在经济要素、人力要素、政策要素、技术要素等方面,乡村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乡村人才要素存在显著的非均衡配置,明显抑制城乡发展的融合效应;人口城镇化发展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政策和农业技术开发对城乡融合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效应;地域开放程度亦有助于抑制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此,需要进一步坚持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强化财政支农力度、推动人才回流与乡村人才精英培育、引进现代技术赋能乡村,并在户籍政策、土地政策、反贫困政策等方面深化改革,真正达成城乡要素的双向流通与平衡配置,最终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淑英 杨明珠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教育类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系统分析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均有正向影响,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职业教育能够通过推进城镇化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对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基于上述研究发现,应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水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国根 蒋诗泉 赵春艳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实现了稳步提升,空间上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分布态势;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的正向作用具有双重门槛特征,当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介于第一门槛和第二门槛之间时,其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最弱。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门槛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慧琳 杨望 谭小芬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随着中国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共同富裕必然以数字经济为依托。文章基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建立了共同富裕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建立了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并使用熵权法对二者进行测度。采用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既能促进总体富裕,又能促进共享富裕。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制度质量越高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越强。提升地区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鼓励创业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安雪慧 元静
中等职业教育是城乡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路径之一。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及质量投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比较影响效果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规模下的差异性特征。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比和在校生数占比提高、质量投入增加对缩小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且该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特征;在不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下,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新时代城乡共同富裕路上中等职业教育仍可有为,可继续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路径;各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因地制宜有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完善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吸引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建 徐康 陈彬
乡村振兴是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分析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基础上,选取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地区来看,在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乡村振兴主要通过技术创新、绿色普惠金融、公共服务正向影响共同富裕,其中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最强、绿色普惠金融次之、公共服务最弱。因此,应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筑牢共同富裕根基底盘;着力建设技术创新引领高地,贯通科技循环通路;强化绿色普惠金融服务,延伸金融覆盖范围。打造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供给,力求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利平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助力共同富裕建设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就收入结构中不同收入来源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效应强于城镇居民。从纵向视角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而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是财产性收入。从横向视角来看,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消费效应要强于城镇居民,而财产性收入刚好相反,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影响效应不存在。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收入来源 消费影响 城乡居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春梅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创新可显著驱动共同富裕水平提升,且这一作用具有动态递增特征。在资源配置水平较高、融资渠道多元、双创水平较高的地区以及东部地区,数字创新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更为明显。数字创新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产业集聚,间接驱动共同富裕水平提升。未来,应加快数字核心技术攻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以着力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数字创新 共同富裕 融资约束 产业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春梅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创新可显著驱动共同富裕水平提升,且这一作用具有动态递增特征。在资源配置水平较高、融资渠道多元、双创水平较高的地区以及东部地区,数字创新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更为明显。数字创新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产业集聚,间接驱动共同富裕水平提升。未来,应加快数字核心技术攻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以着力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数字创新 共同富裕 融资约束 产业集聚
[期刊] 征信
[作者]
潘海岚 闫伟男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特选取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中介效应检验、异质性检验等方法,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此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减轻金融抑制与金融排斥程度,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从而验证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金融抑制/金融排斥→促进共同富裕”这一传导机制;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和“知识鸿沟”效应,并且不同区域的传导路径也存在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
在当前橄榄型分配结构塑形期,研究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优化可显著驱动共同富裕发展,且这一驱动作用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收入分配优化可加快邻近地区共同富裕进程。进一步对此空间影响效应进行分解后发现,收入分配优化驱动共同富裕发展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且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旧成立。有鉴于此,可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推动高质量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标准共同富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层次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
在当前橄榄型分配结构塑形期,研究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优化可显著驱动共同富裕发展,且这一驱动作用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收入分配优化可加快邻近地区共同富裕进程。进一步对此空间影响效应进行分解后发现,收入分配优化驱动共同富裕发展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且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旧成立。有鉴于此,可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推动高质量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标准共同富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层次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李丹怡 刘越
文章分别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和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中西部地区享受到的数字乡村建设红利比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且数字乡村建设的共富效应对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的影响大于粮食主销区;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分权与推进共同富裕——基于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动态空间计量检验
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理论、测度与实证
来华留学生教育对“稳外贸”具有促进效应吗?——基于169个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共同富裕背景下数字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共同富裕视角下西部大开发对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来自2013—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出口专业化、多样化与共同富裕——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收入差距促进了环境污染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高等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协调效应研究——基于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