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7)
- 2023(7088)
- 2022(5899)
- 2021(5766)
- 2020(4624)
- 2019(11083)
- 2018(10517)
- 2017(18405)
- 2016(10852)
- 2015(12608)
- 2014(12581)
- 2013(11885)
- 2012(11177)
- 2011(10311)
- 2010(10404)
- 2009(9394)
- 2008(9372)
- 2007(8056)
- 2006(6902)
- 2005(6317)
- 学科
- 济(45631)
- 经济(45598)
- 管理(28827)
- 业(26702)
- 方法(26380)
- 数学(24828)
- 数学方法(24636)
- 企(21421)
- 企业(21421)
- 教育(18834)
- 中国(18076)
- 财(13590)
- 农(9897)
- 理论(9166)
- 务(8514)
- 财务(8513)
- 财务管理(8500)
- 学(8383)
- 企业财务(8187)
- 贸(7832)
- 贸易(7830)
- 易(7610)
- 融(7411)
- 金融(7410)
- 业经(7387)
- 技术(7266)
- 农业(6895)
- 地方(6862)
- 制(6596)
- 银(6203)
- 机构
- 大学(153734)
- 学院(146203)
- 济(61862)
- 经济(60753)
- 管理(52874)
- 研究(50945)
- 理学(46462)
- 理学院(45900)
- 管理学(45109)
- 管理学院(44795)
- 中国(33652)
- 京(32079)
- 财(30389)
- 教育(28702)
- 范(28208)
- 师范(28079)
- 科学(26309)
- 财经(24589)
- 所(23741)
- 师范大学(23533)
- 中心(22803)
- 经(22766)
- 江(21604)
- 研究所(21419)
- 经济学(21138)
- 北京(20915)
- 经济学院(19396)
- 财经大学(18735)
- 院(18369)
- 农(17538)
- 基金
- 项目(96571)
- 科学(79920)
- 研究(76967)
- 基金(71509)
- 家(60379)
- 国家(59769)
- 科学基金(52275)
- 社会(50825)
- 社会科(48155)
- 社会科学(48150)
- 教育(44729)
- 基金项目(36809)
- 省(36376)
- 划(33234)
- 编号(31396)
- 自然(31257)
- 自然科(30596)
- 自然科学(30592)
- 自然科学基金(30113)
- 资助(29775)
- 成果(27686)
- 部(25292)
- 课题(24560)
- 教育部(23464)
- 重点(23123)
- 人文(21289)
- 国家社会(21169)
- 发(20852)
- 规划(20668)
- 性(20505)
共检索到226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宏 李嘉莹
本文实证检验邻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因果影响,探究教育在社区层面的代际外溢效应。利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各省分阶段实施的准实验,我们发现,给定自己母亲的受教育水平,社区其他母亲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对青少年认知和非认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男生、农村、家庭收入较低以及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受邻里教育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教育代际邻里效应的作用机制并不限于孩子间同伴效应,还会通过社会互动或榜样效应影响家庭的教养环境和教育期望。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邻里效应 《义务教育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方超
住房市场化改革强化了用脚投票引致的居住分层,凸显了家庭资本与社区邻里效应对青少年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布林德-奥萨卡分解,以及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反事实的MM分解,实证检验了社区邻里效应、家庭资本对青少年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影响。均值回归及其分解发现商品房社区比混合型社区在提高青少年义务教育结果表现中具有更强的邻里效应,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因素则直接决定了社区邻里效应引致的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发现了社区邻里效应对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异质性影响呈N型结构变化,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具有“黏地板效应”的特征;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对基准回归及异质性分解做了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具有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调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真 王永军
基于家长同群效应视角,本文研究了随迁入学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家长具有提高子女学业成绩的强烈动机,在由家长构成的社会网络中,家长之间可能互为参照,因此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相互影响。子女随迁入学有助于重构农村家长的参照对象,从而影响其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sobel简单中介效应模型和结构方程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农村家庭相比,随迁家庭面临的教育竞争更加激烈,主要表现为所在班级的其他家庭期望子女接受的教育程度更高,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更多。这有助于提高农村家庭对随迁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最终有助于促进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研究表明,在随迁入学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总效应中,14%~32%经由家长的同群效应(即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渠道驱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彭雯静 罗轩媛 王耀璟
人力资本自上而下的代际传递是现有文献研究的重点,但鲜有文献关注人力资本自下而上的代际传递以及性别差异。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利用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这一外生冲击,通过工具变量法研究子女教育对父母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子女教育提升显著改善了老年父母的生存预期、躯体健康、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进一步地,通过对情感和经济支持两方面的异质性机制分析,我们发现这种反哺模式呈现出“儿子出钱、女儿出力”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人力资本 代际传递 性别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会 曹冉 王琳
研究随迁早晚对农村青少年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分析随迁年龄对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并探究这一影响在不同成长阶段、居住方式和家庭经济条件下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农村青少年随迁时的年龄越小,越有利于其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发展;相比于学龄期随迁,学龄前随迁的青少年人力资本提升更为明显;早随迁带来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需要建立在父母双方陪伴的基础上;相较于富裕家庭,早随迁更能促进非富裕家庭子女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家庭和政府层面提出了提升农村青少年人力资本的参考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春青
文章以1986年中国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为工具变量,使用DID-IV方法识别义务教育法带来的外生受教育年限变化对一般信任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义务教育法增加了平均受教育年限。OLS估计表明教育和一般信任显著正相关。IV估计表明教育显著提升了一般信任,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一般信任增加1.86个百分点。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教育对一般信任的影响在女性和非农户口群体中更大。
关键词:
一般信任 义务教育法 工具变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贾婧 柯睿
基于2016年CFPS数据,利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这一外生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农村多维度人力资本积累的因果影响。研究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在农村教育人力资本积累上,既有利于高中学业的完成,又有利于更高教育成就的获得;在农村健康人力资本积累上,有利于优势健康状况的获得;在农村能力人力资本积累上,既会显著地提高农村个体的认知能力,也会显著地提高农村个体的非认知能力。此外,还发现受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惠及的农村个体会挤占同家庭中未受到该政策惠及的兄弟姐妹的教育、健康等资源。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还发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会通过阅读书籍的偏好效应、互联网学习工作偏好效应、增加未来的信心程度等方式促进农村个体认知能力的提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铠豪 王雪芳 张璇
基于2002—2006年城镇住户调查(UHS)微观数据,利用各行业关税税率差异以及各城市“入世”前产业结构的差异,构建地区层面的贸易自由化指标,并采用“区域劳动力市场”分析法来识别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抑制了人力资本积累,并且相对于针对女性就业的贸易自由化而言,针对男性就业的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抑制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贸易自由化通过增加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和降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进而抑制了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检验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在不同学历、不同就业部门、不同户籍类型、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应建立与贸易冲击挂钩的津贴保障制度,并逐步提高地区市场化程度。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关税削减 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盛峰 陈思霞 张东杰
本文基于1989-2009年CHNS中岳父母/女婿配对数据,实证检验了教育机会如何作用于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并传导到对代际职业流动的影响。为了弱化家户选择能力上的内生性,我们侧重从政府学校布局的政策角度来刻画教育机会。结果表明:(1)布局有初中、高中或大专职业学校的社区(村)中,子辈在代际间职业向上流动上具有显著优势,而小学布局上"村村设学"反而不利于居民的代际间职业流动;(2)在考虑个体选择政策、受教育机会度量、婚姻匹配干扰及估计方法等潜在问题的进一步检验中,结论依然保持稳健;(3)在传导路径上,享受着更好的初中、高中及大专职业教育机会的居民,在受教育年限上要显著地高于其他条件相同的非学校布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侯海波 吴要武 宋映泉
2001~2012年期间,为了整合教育资源,不少地方政府推行"撤点并校",中西部农村大量教学点被撤并。小学数量减少且向乡镇集中,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增加,导致低年级小学生被迫选择寄宿。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河北省和四川省137所具有寄宿资格的乡镇小学所做的抽样调查数据,将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与对应距离区间内的教学点分布状况进行匹配,作为"撤点并校"政策的代理变量,评估了该政策对小学生低龄寄宿的影响,以及低龄寄宿对小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设置教学点降低了小学生低龄寄宿的可能性,低龄寄宿阻碍了儿童人力资本积累的进程。
关键词:
撤点并校 低龄寄宿 人力资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工 陈伟明 陈习定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居民收入不平等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居民收入不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并且人力资本积累是收入不平等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本文建立了一个以世代交替模型为基础的研究框架,在假定收入和能力是异质的条件下,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意味着更多人力资本积累和更快经济增长。同时,本文利用1978-2009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证实了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这一假设,同时,还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是收入不平等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邱德馨 王雪标 张逸君
通过发挥财政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来提高少儿人力资本水平,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2011年个人所得税政策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借助三重差分模型和面板事件研究法,考察了减税激励对少儿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年长队列少儿,减税激励能够显著促进年轻队列少儿的人力资本积累,具体表现为认知能力和部分非认知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但该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投资和养育质量的提高是减税激励影响少儿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两条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中等收入家庭、父母教育背景以及个人初始能力较差的少儿,女孩和独生子女群体在此次减税政策中获益更大。以上发现为在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提高人力资本代际流动性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鑫
从学校教育获得结果入手,通过引入中国教育基尼系数考察中国教育分布的不平等状况。以该指标为基础,用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差距与教育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教育的扩展显著改善了地区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但二者的倒"U"形关系并未得到验证。同时还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由于增加了穷人教育获得的激励,从而同样有助于改善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军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回顾37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教育变量的方法,拓展出体现教育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教育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实证估计了1978—2014年教育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4年期间,中国教育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平均提高约0.2311个百分点。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提高人力资本积累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是今后中国教育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教育发展 人力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欢
中国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变,离不开教育政策支撑。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公共教育支出对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采用支出提高幅度与出生队列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增加公共教育支出有利于提高个体人力资本水平,该结论在经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村地区与女性群体的受益程度更高,因而增加公共教育支出有效促进了城乡间与群体间的教育公平。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教育支出规模扩大有效带动了家庭教育支出增加,两者共同促进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基于此,未来应建立保障一定强度公共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公共教育支出 家庭教育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