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6)
- 2023(13421)
- 2022(11299)
- 2021(10859)
- 2020(9043)
- 2019(20897)
- 2018(20582)
- 2017(39298)
- 2016(21532)
- 2015(24237)
- 2014(24056)
- 2013(22757)
- 2012(20876)
- 2011(18462)
- 2010(18343)
- 2009(16363)
- 2008(15727)
- 2007(14138)
- 2006(12341)
- 2005(10710)
- 学科
- 济(86613)
- 经济(86421)
- 管理(58585)
- 业(56710)
- 企(47453)
- 企业(47453)
- 方法(46399)
- 数学(41088)
- 数学方法(40638)
- 中国(27530)
- 财(23537)
- 农(21681)
- 教育(20964)
- 业经(17381)
- 理论(17121)
- 学(15106)
- 贸(15081)
- 贸易(15070)
- 务(14880)
- 财务(14816)
- 财务管理(14781)
- 易(14670)
- 制(14547)
- 企业财务(14134)
- 地方(14081)
- 农业(13976)
- 技术(13575)
- 融(13049)
- 金融(13047)
- 和(12618)
- 机构
- 大学(293564)
- 学院(286093)
- 济(119954)
- 经济(117674)
- 管理(113304)
- 理学(98670)
- 理学院(97650)
- 管理学(95915)
- 管理学院(95343)
- 研究(92007)
- 中国(66402)
- 京(60702)
- 财(56661)
- 科学(50057)
- 财经(45998)
- 范(44194)
- 师范(43903)
- 中心(43821)
- 所(42219)
- 经(42168)
- 江(41669)
- 经济学(38700)
- 北京(38183)
- 研究所(37998)
- 业大(36273)
- 师范大学(36171)
- 农(35548)
- 教育(35335)
- 经济学院(35159)
- 财经大学(34765)
- 基金
- 项目(193997)
- 科学(157362)
- 研究(149335)
- 基金(143415)
- 家(122667)
- 国家(121311)
- 科学基金(106471)
- 社会(98441)
- 社会科(92557)
- 社会科学(92531)
- 教育(76531)
- 基金项目(74631)
- 省(73890)
- 自然(66012)
- 自然科(64619)
- 自然科学(64606)
- 划(63894)
- 自然科学基金(63522)
- 编号(61689)
- 资助(59092)
- 成果(51815)
- 部(46304)
- 重点(43820)
- 课题(43268)
- 教育部(41952)
- 发(41022)
- 国家社会(40906)
- 创(40904)
- 人文(39846)
- 大学(38812)
- 期刊
- 济(121820)
- 经济(121820)
- 研究(92053)
- 中国(60947)
- 教育(56732)
- 财(45209)
- 管理(41943)
- 学报(37266)
- 科学(35892)
- 大学(31583)
- 农(30334)
- 技术(28674)
- 学学(28082)
- 融(26272)
- 金融(26272)
- 财经(23883)
- 经济研究(20755)
- 农业(20602)
- 经(20476)
- 业经(18459)
- 问题(16055)
- 统计(15402)
- 职业(14334)
- 贸(13991)
- 图书(13871)
- 策(13716)
- 理论(13646)
- 技术经济(13475)
- 决策(12410)
- 商业(12323)
共检索到426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明 柯占莲
在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防范社会保障“增长陷阱”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教育人力资本成为一国能否跨越社会保障“增长陷阱”的门槛。基于2011—2019年29个新兴市场国家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效应方法检验社会保障对生产率的影响是否存在教育人力资本的“门槛”,随后采用动态面板模型GMM估计方法检验“门槛效应”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社会保障对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教育人力资本的“单一门槛”: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时,社会保障支出会导致经济陷入“增长陷阱”而难以持续增长;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时,社会保障支出会促进生产率提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GMM估计进行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倪超
为破解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困境,本文聚焦人力资本,突破就中国而中国的研究视角,选取65个国家1995-2013年的大样本面板数据,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投资效应,且分地区、分类型测算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确未来中国人力资本优先投资次序,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可借鉴的国际经验。结果表明,对于现阶段中国,首要投资的是健康人力资本,在满足人力资本健康需求之后,加大教育投资,促进人力资本发展,保障人力资本投资效应的发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忠民 玉国华 王定祥
从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本支出视角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人力资本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基于收入水平的门限效应,即人力资本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增;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抑制效应呈逐级递减趋势,中部地区呈先减后增的"U"型特征,西部地区则是逐级递减的正向关系。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门限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全 王俏茹 刘达禹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可理解为一国在中等收入水平处收敛而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新常态时期潜在增长率下降是否意味着我国在向中等收入水平收敛?这一命题能够从"中等收入陷阱"的视角重新审视新常态时期的种种变化,进而为引领新常态提供新的理论思路。文章首先通过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收敛路径进行识别,发现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正处于中等收入的收敛曲线上,继续沿现有曲线收敛将难以顺利向高收入阶段跃升。那么,新常态时期我国是否具备向高收入阶段跃升的动力条件?文章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与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收敛 “双轮驱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德勇 杨秋月
本文依据世界银行的收入划分标准,采取绝对值法将经济体划分为陷入组、跨越组、高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低收入组五类,并基于1980—2015年39个陷入组和23个跨越组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陷入组经济体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与跨越组经济体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向线性关系,即适当的环境规制强度有助于促进发展中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经济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前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前后均具有显著差异;技术创新能够驱动陷入组和跨越组经济体经济增长,而外商直接投资(FDI)仅能促进陷入组经济体经济增长;环境规制能够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和FDI优化效应促进跨越组经济体实现经济增长,但无法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和FDI优化效应促进陷入组经济体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虞文美 杜亚斌 曹强
基于对人力资本与实际汇率建立的理论模型,使用具有空间截面相关特征的Driscoll和Kraay(1998)方法,以及全球135个国家5年的数据,对人力资本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再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存在U型关系,即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一开始是负向的,人力资本超过临界值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正向的;内生巴萨效应为负,年龄结构和政府消费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是模糊的。因此,研究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的影响,还需要深入到其内部结构,研究要素禀赋效应和内生巴萨效应,这对研究实际汇率具有重要启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宪印 陈万明
通过对中国东部农村教育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在1991-2005年期间,教育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农业经济的产出就提高21%。进一步分析各文化层次劳动力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小学和中专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对农业经济的回归系数为负值,高中文化劳动力比例与农业经济的回归关系不显著,初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业经济增长 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宏兵
采用能够充分考虑面板个体特点的抽样面板数据因果检验方法(Bootstrap Panel Causality Test)来实证研究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着较大差异。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在我国少数地区是显著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则不显著;同时还发现,在我国超过1/3的省份,经济增长实际上促进了教育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研究结果预示着我国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非常有限,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充分释放和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关键词:
教育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抽样面板因果检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金全 张运峰 王俏茹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描述、分析和检验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36个国家,在1980~2017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集团收敛"情况。实证结果发现,"中等收入陷阱"在短期确实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稳态",但从长期来看则是非稳定状态,存在多种脱离"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在各种跨越条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各国向高收入水平收敛的关键所在。本文进一步通过技术前沿收敛模型,探索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结果发现这一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在低收入水平阶段,可通过技术模仿提升TFP,实现第一阶段的"集团收敛";在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跃升阶段,需在技术模仿的同时利用全球技术边界提升带来的技术溢出拉动TFP增长;在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跃升阶段,需由外部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转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此时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和优化产业结构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望生 王询 李井林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国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与增长的关系时,对要素增长贡献的变化研究涉及不多。为此,以新增长理论为基础,比较分析"制度增长论"和"技术决定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后,对新增长模型进行了修改;从微观个体同质性的假设出发,探寻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增长贡献的变化规律;同时,选取中国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用常规和分段回归的方法对相关假说与推论进行检验;最终得出: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及制度变迁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其总量对增长的贡献存在递减效应,结构对增长存在反向递增效应。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巫和懋 冯仕亮
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正从依靠投资扩张和低成本劳动力供给,转向依靠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和劳动者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中国亟需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发挥重大作用。通过对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分析发现,以高等教育占比来衡量的人力资本水平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与否及时间长短有着密切联系。未来中国应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加快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的跨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岩 曾国平 曹跃群
文章在利用支出成本法对中国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总量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核算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Lucas作用机制、Nelson-Phelps作用机制及联合作用机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基于中国1995—2014年各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总量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健康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人力资本的Lucas作用机制、Nelson-Phelps作用机制及其联合作用机制均得到了实证结果的支持,而健康人力资本只能通过Lucas作用机制促进经济增长。这说明,忽视人力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支出成本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宗新 李东宪
新兴市场国家融资结构发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率与稳定性。本文使用1996-2017年新兴市场国家融资结构、经济效率与金融稳定性相关数据,设定系统广义矩估计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市场融资结构直接影响该国的经济效率与金融稳定性,其中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具有正面推动作用,而信贷融资渠道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从金融稳定性角度上,合理的信贷融资渠道对金融系统稳定性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据此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新兴市场国家在优化融资结构的同时,需保持合理的杠杆率水平,才能实现金融系统的稳定与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欧晓万
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市场需求对于我国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应用跨省的相关数据对此做出了经验检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异质型人力资本、市场需求都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还表明,由于我国区域实际上存在差异,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市场需求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可以聚为三类不同的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文荣光 王江波
基于中国省级的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和产业优化程度对该区域GDP增长率存在正向影响。在实证模型中引入了交互项影响系数,认为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共同推动了GDP的增长。同时,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开放度和人口增长等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分地区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均能起到促进各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由此,从增加教育投入、加快产业升级、鼓励自主创新和提高开放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