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9)
2023(12020)
2022(10425)
2021(9856)
2020(8175)
2019(19162)
2018(19154)
2017(36342)
2016(20365)
2015(23051)
2014(23102)
2013(22241)
2012(20306)
2011(18381)
2010(18189)
2009(16300)
2008(15790)
2007(13678)
2006(11866)
2005(10253)
作者
(55018)
(45329)
(45041)
(43125)
(29149)
(21717)
(20629)
(17839)
(17463)
(16338)
(15784)
(15075)
(14211)
(14200)
(14126)
(13777)
(13744)
(13500)
(13045)
(12927)
(11336)
(11180)
(10808)
(10301)
(10126)
(10059)
(10055)
(10042)
(8999)
(8958)
学科
(76070)
经济(75986)
管理(56364)
(52931)
(44969)
企业(44969)
方法(39767)
数学(34978)
数学方法(34636)
中国(23534)
教育(22497)
(19961)
(18813)
(17702)
业经(16302)
理论(16081)
地方(14400)
技术(14024)
(13434)
财务(13376)
财务管理(13354)
(13262)
贸易(13258)
(12824)
企业财务(12742)
农业(12658)
(12203)
(11954)
环境(11492)
(10195)
机构
大学(284428)
学院(278188)
管理(111015)
(104499)
经济(102108)
理学(97648)
理学院(96553)
管理学(94958)
管理学院(94428)
研究(89884)
(60796)
中国(60023)
科学(54656)
(47642)
(45235)
师范(44961)
(43283)
中心(39824)
研究所(39690)
财经(39591)
业大(39560)
(39545)
北京(38853)
(38132)
师范大学(37013)
教育(36644)
(36176)
(32784)
(32212)
经济学(31394)
基金
项目(194049)
科学(154707)
研究(148918)
基金(139603)
(119511)
国家(118407)
科学基金(102624)
社会(92329)
社会科(87338)
社会科学(87316)
(75994)
教育(75034)
基金项目(74200)
自然(65731)
(65553)
自然科(64168)
自然科学(64156)
自然科学基金(63017)
编号(62747)
资助(57411)
成果(52541)
(44975)
课题(44769)
重点(43888)
(41171)
(40681)
教育部(39713)
项目编号(39050)
人文(38173)
大学(37608)
期刊
(106278)
经济(106278)
研究(88076)
教育(59251)
中国(53838)
学报(40613)
管理(38043)
科学(37214)
(35068)
(32934)
大学(32046)
学学(28696)
技术(26819)
农业(23425)
(19212)
金融(19212)
财经(19202)
业经(17488)
经济研究(16979)
(16174)
图书(15435)
职业(14207)
问题(13851)
理论(13645)
科技(12677)
实践(12671)
(12671)
技术经济(12638)
(11800)
论坛(11800)
共检索到394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增元  郑文全  
随着教育产权理论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这一概念、理论本身进行学术反思和清理,杨克瑞教授的《教育产权:研究的误会》是致力于此的一篇力作,然而其立论基础、基本观点以及推理方式还有值得继续思考之处。教育领域内的产权研究确实存在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借用"教育产权"表达"学校产权"的含义;严格地讲,这不能概括为"研究的误会"。教育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不同层面的问题,两者并不矛盾,不能因为"非营利性"否定教育产权研究的价值。我国教育产权研究的现实基础和必要性在于教育实践的推动,而不是学者一时的"兴奋"使然。推进教育领域的产权研究,需要明确区分"教育产权"与"学校产权"的概念,教育产权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克瑞  
教育产权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不过由于这一概念自身比较模糊,学界对其认识分歧较大。这种状况反映出人们对产权概念的理解有点错位,在研究教育产权中已形成误会。其实,研究教育产权所要真正揭示的,乃是我国公共教育资源的管理“缺位”问题,即如何确立合法的“守护者”及其代理人的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勇  底会娟  
近年来,国内教育学界有关教育研究范式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即从原先注重思辨哲学、形而上学思索、哲学运思探究的研究范式转向注重经验、基于证据、推崇量化的实证主义范式。这一呼声有其必然性和重要价值,但实证主义范式的教育研究只是诸多研究取向中的一种范式,不应作为主导教育研究的唯一范式。如何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背景下去思考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立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基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应该坚持"协同"的辩证方法论。与实证主义范式的教育研究所可能造成的"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教育活动"不同,以"协同"辩证方法论为基本立场的教育研究是敞开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荣安  苏洋  刘宝存  
比较教育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研究领域,具有跨学科性。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朱利安、诺亚等人主张的实证主义方法,到乌申斯基、萨德勒等学者主张的相对主义方法,再到狄尔泰、康德尔等学者的历史功能主义方法和今天卡扎米亚斯、斯塔奈哈姆泽、施瑞尔等人对"语境和文化"的强调,比较教育已成为一个具有文化敏感性的学科,具有辩证的本质和独特的学科发展模式。在全球化的今天,比较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比较教育的研究必须以多种方式考虑语境的重要性。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也要扎根于本土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从而在世界多样性中形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正青  
本文主要探讨了比较教育研究国际视野和民族立场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两大思潮博弈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渐渐凸显出来。我们认为,比较教育研究既要以国际视野为其研究的着眼点。强调以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和借鉴其他民族国家的教育,又要以民族立场作为其研究的立足点。一切研究都是为了本民族国家的教育实践,都要置于研究对象的传统文化语境下来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国际视野和民族立场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概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诺金  
关心杠杆率的实质是关注风险金融的本质就是运用杠杆。这是因为金融的核心功能就在于连接资金短缺部门和资金盈余部门,为资金短缺部门加杠杆,使之实现以有限的自有资本控制数倍于己的资产、扩大生产活动以营利的目的,同时也为资金盈余部门资金保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松龄  
公平与效率通常被认为是衡量制度安排优劣的准则。其实 ,制度安排与公平效率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制度创新会引起公平效率观念的改变 ;公平效率观念的转变也会引起制度变革。运用产权分析方法 ,能够辩证地认识制度安排与公平效率之间的关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渠敬东  
涂尔干在《教育思想的演进》指出,教育是将家庭、社会、政治、宗教等一切文明之要件统合起来的枢纽。中等教育在曾经历史的生活总体中,对于国家之政治构造、民族之精神底色乃至整个西方文明史的接续与重启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三个层面梳理了路易十四以前法国中等教育史的发展历程。从社会形态学出发,通过明确的历史分期总结了现代教育曾经经历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特有的历史条件和政教关系及其结构化和组织化的不同方式。从历史内在的辨证运动出发,考察了不同阶段内部的矛盾关联、其精神特质的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两个方面以及不同阶段相互转化中的辨证过程,特别强调了历史中的连续性及其发生转变的外部条件和内源性的契机。从文明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阐释了辩证思维蕴涵的三重意涵:从内容上看,辩证思维是对某事象内在矛盾的反映与揭示;从形式上看,辩证思维是正反概念、命题的对立与贯通;从结果上看,辩证思维是对某事象发生机制的探究与呈现。认为学位论文作为研究成果,是对某事象蕴含的研究问题创新解答的对话展示,理应针对某事象具有的内在矛盾展开辩证思考,并运用辩证思维阐发某种相对新颖的观点。指出了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辩证思维缺失现象,如用一元论的专断置换二元论的辩证,用庸俗的辩证表达置换矛盾的深入分析,用二元的矛盾统一置换多元的矛盾转化等。认为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应彰显辩证思维,要基于对某事象的矛盾揭示,变绝对为辩证;基于对某事象的矛盾分析,变笼统为具体;基于对某事象的矛盾史述,变平面为立体。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铭鹤  
价值形式与辩证法(即"形式辩证法")问题,是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西方左翼学界马克思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而苏联学者鲁宾无疑是价值形式理论研究的开拓者。鲁宾语境中的"价值形式"概念并非马克思语境中的"价值(表现)形式"或"交换价值"概念,他把马克思诠释价值概念的不同角度混为一谈,在理论和逻辑上明显造成混乱,也使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尽管如此,其研究成果在客观上推动了对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和形式辩证法问题的研究,因而对后世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曹莉  
本文在回顾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十余年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识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通识教育中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上实施通识教育,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内涵,使其在中国大学教育中深深扎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静  
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新要求。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不同模式,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要实现二者融通,就要求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准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在课程、教师、学校、网络四个层面入手,探索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结合方式,从而进一步实现二者融通发展,形成教育合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郝悟群  
我国中小学已开始实施素质教育系统工程,拉开了全民族素质教育的序幕,但高校却没有明确的素质教育方案,在“高校是否应该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上,过去争议颇多。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少白  
本文在进一步探索人的本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人是教育的对象,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教育的出发点,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育的着眼点的看法,最后得出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以教育为中介,把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人的思想观念与现实的经济因素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基本结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凡刚  李兴保  王丽  
教育技术的发展呈现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点。本文对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悖论问题进行了辩证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那就是我们要树立恰切的教育技术的结构观、价值观、发展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