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6)
2023(6438)
2022(4717)
2021(4322)
2020(3292)
2019(7427)
2018(7592)
2017(13274)
2016(8310)
2015(9554)
2014(9984)
2013(8865)
2012(7897)
2011(7175)
2010(7345)
2009(6340)
2008(6123)
2007(5733)
2006(5228)
2005(4930)
作者
(20527)
(16835)
(16786)
(16310)
(10582)
(7869)
(7802)
(6735)
(6507)
(6197)
(5627)
(5609)
(5458)
(5427)
(5351)
(5203)
(5127)
(5092)
(4879)
(4788)
(4546)
(4183)
(4165)
(3935)
(3892)
(3861)
(3784)
(3715)
(3390)
(3362)
学科
(30083)
经济(30062)
教育(18669)
中国(16458)
(15843)
管理(14775)
(11762)
企业(11762)
产业(10178)
业经(9544)
(9410)
地方(8879)
(8239)
方法(8088)
理论(8080)
发展(7421)
(7299)
(7121)
技术(7017)
农业(6473)
数学(6443)
数学方法(6367)
教学(6335)
结构(5292)
地方经济(4969)
(4534)
信息(4522)
(4500)
总论(4307)
信息产业(4255)
机构
大学(109028)
学院(106383)
研究(41506)
(39813)
经济(38840)
管理(33514)
理学(28501)
理学院(28083)
管理学(27470)
教育(27361)
管理学院(27240)
(25131)
(25024)
师范(25021)
中国(23739)
科学(23194)
师范大学(20620)
(20023)
(18223)
研究所(18194)
中心(17090)
北京(16614)
(16534)
技术(15559)
(15001)
职业(14565)
(14133)
(13945)
财经(13070)
业大(12806)
基金
项目(67555)
研究(58795)
科学(55358)
基金(44728)
(37453)
国家(36991)
社会(36189)
教育(34150)
社会科(34112)
社会科学(34107)
科学基金(31332)
(29010)
编号(26605)
(25428)
成果(23822)
基金项目(22822)
课题(22016)
(18502)
(18295)
重点(16989)
规划(16867)
资助(16589)
自然(16454)
(16064)
自然科(16051)
自然科学(16049)
发展(15862)
自然科学基金(15772)
项目编号(15747)
(15568)
期刊
(46726)
经济(46726)
教育(46612)
研究(43383)
中国(31704)
(13911)
技术(13674)
管理(13044)
学报(12813)
科学(12594)
(11892)
职业(11746)
大学(11333)
农业(9749)
学学(8911)
业经(8659)
技术教育(7721)
职业技术(7721)
职业技术教育(7721)
经济研究(7683)
(7151)
论坛(7151)
(7033)
金融(7033)
财经(6570)
问题(6560)
(6274)
(6011)
(5458)
高等(5383)
共检索到172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夏茂林  冯文全  
教育的产业属性最终要体现在教育所培养的人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创造的财富上。把教育孤立于经济运行之外的收费赢利行为不是教育产业性的体现。教育产业化把教育“化”成一个纯粹的产业,按企业管理模式运作,必然违背教育产业的特殊规律,不利于教育产业开发和教育均衡发展。同时教育产业化也必将“化”掉教育的事业性,毁掉教育事业。要充分实现教育的产业性,最根本的途径是把教育纳入整个经济运行之中,借鉴产业的一些运作方式,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使教育———人才———产业———经济发展这一链条上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并利用科技和知识优势面向其他产业,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一涛  
本文运用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的公平原则 ,证明公平的实现要依赖效率的提高。效率的高低即财富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平实现的程度。在教育领域中 ,要解决教育公平 ,必须扩大教育供给 ,扩大可以支配的教育资源的数量。而教育产业化 ,是扩大教育供给 ,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步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孟明义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教育的性质出发,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和商品化。产业论在理论上是不正确,在实践中是十分有害的。就整个社会的教育来说,当今无论什么社会制度的国家都没有使其教育产业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尤应坚持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方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华  许宏  
本文从澄清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着重从教育的产业属性和非产业属性、教育产业的范围和盈利问题,对当前学术界讨论的教育产业化问题作了辨析,认为:教育不宜市场化和产业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立国  
教育产业化是一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办学规律的错误思潮。从理论角度分析,其思想根源有四个,即对教育产品属性的错误认识、对教育组织属性的错误认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与财政功能的错误认识和对我国教育多元化筹资体制的错误认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宁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走向。教育具有产业的一般属性,同时也具有其特性。从我国 教育市场的 供给与需求 状况分析, 我国 具有巨大 的潜在 消费市 场。教育的产业化不仅可以扩大内需, 启动消费, 而 且有利于形成适应市场经 济要求的教育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光勇  
本文从教育产业化本身和金融机构两方面分析了教育产业化进程中银行与学校合作面临的障碍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云枫  詹荷生  
本文就产业及教育产业的界定、高等教育的职能、“教育产业化”的误区以及教育产业化的本质等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讨 ,对于教育产品与工业产品本质的不同进行了详尽的比较 ,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欣祥  
本文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两种不同的视角对何为教育产业化、教育能否产业化以及教育如何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