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2)
2023(5519)
2022(4708)
2021(4723)
2020(3736)
2019(8927)
2018(9033)
2017(14753)
2016(9832)
2015(11217)
2014(11453)
2013(10224)
2012(9498)
2011(8609)
2010(8786)
2009(7474)
2008(7011)
2007(6369)
2006(5560)
2005(4945)
作者
(23524)
(19448)
(19258)
(18407)
(12046)
(9540)
(9079)
(7790)
(7654)
(7209)
(6840)
(6493)
(6408)
(6128)
(6109)
(6038)
(5772)
(5749)
(5670)
(5662)
(5181)
(4829)
(4804)
(4659)
(4533)
(4358)
(4349)
(4312)
(4176)
(4014)
学科
(23140)
经济(23122)
教育(20606)
管理(17415)
(14010)
中国(13036)
(10777)
企业(10777)
理论(9864)
教学(9778)
方法(8712)
(8564)
地方(8187)
数学(7549)
(7334)
数学方法(7319)
农业(5863)
(5553)
业经(5516)
学法(5416)
教学法(5416)
(5236)
技术(5159)
研究(4846)
学理(4657)
学理论(4657)
发展(4526)
(4403)
(4317)
环境(4246)
机构
大学(115824)
学院(113749)
研究(42239)
管理(35103)
教育(32357)
(29858)
(29805)
师范(29679)
理学(29504)
理学院(28945)
经济(28533)
管理学(28144)
管理学院(27899)
(27853)
科学(26758)
师范大学(24485)
中国(24049)
(21009)
(20258)
技术(20234)
职业(20000)
研究所(19202)
中心(18765)
北京(18504)
(16924)
业大(16099)
(15941)
(15698)
(14428)
职业技术(13843)
基金
项目(74444)
研究(64387)
科学(58347)
基金(45617)
教育(39473)
(38798)
国家(38214)
社会(34317)
(33309)
社会科(31990)
社会科学(31978)
科学基金(31439)
编号(31325)
(30068)
成果(27923)
课题(26141)
基金项目(24030)
(22582)
规划(18920)
自然(18751)
重点(18637)
自然科(18199)
自然科学(18189)
(17876)
资助(17846)
项目编号(17808)
自然科学基金(17786)
(17428)
(16472)
(15814)
期刊
教育(58025)
研究(42900)
中国(37763)
(35735)
经济(35735)
技术(17600)
职业(16488)
学报(14935)
(14484)
科学(13681)
大学(12296)
(12099)
技术教育(11380)
职业技术(11380)
职业技术教育(11380)
管理(10578)
农业(10444)
学学(9321)
(8562)
(8288)
论坛(8288)
图书(7601)
资源(6613)
(6584)
高等(6490)
成人(6072)
成人教育(6072)
发展(5738)
(5738)
业经(5716)
共检索到183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翾  
由于历史的制约,我国法学教育理念存在偏颇,课程过于倚重理论知识传授,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渐行渐远,法律人的职业能力无法适应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需求,值得反思。以课程改革为牵引,积极探索我国法学课程四维建构策略,力求在理念(共享与发展)、机制(职业复合能力体系)、路径(内外交融与知行合一)与评价(多元要素与图形描述)上创新突破,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深度衔接,开创培养应用型与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新局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永清  
以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研究切入点,构建完善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本框架,逐渐形成全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观,丰富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促使中、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指导中、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开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减少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教学消耗,确保教学效益的提高和培养目标的落实,对于提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坚  
2012年4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为美国的未来投资——职业生涯与技术教育改革蓝图"的报告,明确指出要通过修订帕金斯职业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推动美国职业教育朝着结构严谨、要求严格、内容相关、目标明确的方向发展,并根据整合与衔接理念提出了四条改革的原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温福军  郭海龙  刘越琪  孟国强  
针对中高职汽车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中出现问题,根据珠三角岗位能力调研对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将汽车的职业能力分为6个等级,从经验能力到策略能力,对中高职培养的职业能力及目标进行界定,以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模块接口为基础,构建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架构、课程标准开发流程和课程领域内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尔宁  
本文介绍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分段培养的概况,指出课程体系衔接是分段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环,并以自动化专业"3+4"分段培养为例,提出了广泛开设公共课、逐步深化基础课、营造真实的实习环节、引入企业力量拓展职业能力、推进教材开发、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等的课程衔接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佳  张鹏  
课程是中高职教育的核心。在课程的诸要素中,教材是体现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中高职教育课程能否顺利衔接的关键因素。对中高职英语教材的发生学考察显示,两者基本是"各说各话",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衔接。要做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真正衔接,必须确定教材衔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制定统一的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中高职英语衔接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编写内容,在教材统一衔接的基础上实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小红  
随着中高职人才通道的打通,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衔接不畅的问题凸显,解决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脱节"问题应编制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并确保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贯通;兼顾生源的文化素质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尝试开设限选课,填平补齐中职生在文化课程上的"缺口";文化基础课教师要更新观念,加强教学设计,加强学法指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育锋  
基于黑格尔"概念在先"理论与课程概念内涵,中高职课程衔接课程概念内涵应该包括教学内容与学习进程两个方面,这是在对中高职课程衔接所面临的问题及问题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这种选择,决定了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应该包括不同层级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不同等级的教育资格要求,以及灵活的教学制度三个方面。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华  
<正>一、生态课程内涵概述生态课程是指将学生置于常态的社会生活环境,依其能力水平及生活现状,以适应未来生活环境为导向,通过对儿童能力与环境要求、现实环境与理想环境的分析评估,制定具体的教育目标,提供适合学生教育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课程。生态课程是著名特殊教育课程专家张文京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类型。在此之前,特殊教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补偿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功能性课程,这三种课程的缺陷是课程所教技能的迁移效果不佳。生态课程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迁移运用,有望弥补以上三种课程的不足,是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丽晶   林映巡   韩江萍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质与核心,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的关键作用,可以从垂直组织、水平组织两个组织方向和学科的内在逻辑、学习者的心理发展顺序与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三条基本逻辑来深入理解。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发现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面临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断层现象、协商机制尚未健全等现实困境。对此,应从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课程设置的统筹规划和衔接机制的有效构建三个方面着力,探索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组织衔接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资格框架制度,由于其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促进劳动力流动方面的功能,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资格框架制度中的不同层级的资格,结合了从事不同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和继续学习能力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目标,应该成为职教课程衔接的依据。我国应该在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学历文凭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制度,为构建衔接的职业教育课程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文毅  
教学内容是在对工作过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工作过程各要素所进行的合理抽象,是从教育角度所进行的重新建构和排序。工作过程之间存在并列、递进、包容的逻辑关系或组织关系,形成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岗位工作任务,并确立了具有不同职级的职业能力。它是我们进行专业衔接、教学内容衔接、选择和划分学习范围的基本依据;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课程,进一步形成了不同学习情境。课程衔接是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在不同职业教育阶段进行界定或划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重新建构,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课程衔接体系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实质内容与真正难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前正处于事实上的分割状态,体现在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探索课程衔接理论与技术,关键是必须建立能促进课程衔接的有效机制。课程衔接体系所有问题的解决策略,最终都会汇聚到一个根本出发点,即职业能力标准。因此,系统地开发职业能力标准,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关键环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敬代和  尹存涛  周玉丰  
在数控技术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岗位群及职业能力与任务,从分析确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并从中高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角度构建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框架,同时对中高职招生考试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鹏  
目前,高职司法院校与法学本科院校在分段培养过程中,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与师资状况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背景下,应当通过确立具有衔接属性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课程内容衔接方案、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衔接评价体系、提高衔接型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与开放性水平等方面促进高职司法院校与法学本科院校课程的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