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7)
2023(14532)
2022(12108)
2021(11225)
2020(8912)
2019(20133)
2018(20051)
2017(36377)
2016(20834)
2015(23163)
2014(23683)
2013(22696)
2012(21293)
2011(19592)
2010(20308)
2009(18699)
2008(18407)
2007(17172)
2006(15532)
2005(14577)
作者
(57968)
(49157)
(48420)
(46483)
(30867)
(23459)
(21997)
(18740)
(18740)
(17775)
(16917)
(16205)
(15969)
(15591)
(15374)
(14939)
(14460)
(14160)
(14146)
(13940)
(12722)
(12134)
(11781)
(11428)
(11098)
(11066)
(10905)
(10900)
(9953)
(9788)
学科
(97189)
经济(97074)
(58827)
管理(53890)
(49967)
(37209)
企业(37209)
农业(33401)
方法(28374)
中国(28290)
业经(25205)
数学(24505)
数学方法(24256)
地方(23717)
(21925)
教育(21759)
(21648)
(19683)
(16429)
(16073)
理论(15229)
(14584)
银行(14567)
(14045)
金融(14042)
(14009)
发展(13447)
(13321)
(13154)
地方经济(13036)
机构
学院(295978)
大学(294002)
(126183)
经济(123413)
研究(108124)
管理(101951)
理学(86358)
理学院(85329)
管理学(83866)
管理学院(83295)
中国(78954)
(62614)
(62361)
科学(61713)
(59475)
(54743)
(49208)
中心(48870)
研究所(48704)
农业(47308)
(46895)
师范(46556)
财经(45401)
业大(44697)
(40939)
北京(39845)
经济学(39298)
(38144)
(37668)
师范大学(37273)
基金
项目(183583)
科学(145485)
研究(144803)
基金(129688)
(111511)
国家(110305)
科学基金(93362)
社会(92319)
社会科(86841)
社会科学(86820)
(74403)
教育(71709)
基金项目(67320)
(61879)
编号(61267)
自然(55055)
自然科(53683)
自然科学(53670)
成果(52874)
自然科学基金(52742)
资助(51548)
课题(45667)
(42808)
(42734)
重点(42651)
(40340)
(40031)
(38286)
国家社会(37763)
(37545)
期刊
(158169)
经济(158169)
研究(103147)
中国(75393)
(66372)
教育(59971)
(47275)
农业(44560)
学报(43936)
科学(40525)
管理(36768)
大学(35934)
学学(32840)
(31937)
金融(31937)
技术(28947)
业经(28565)
财经(23778)
经济研究(23425)
(20848)
问题(20767)
(20624)
世界(16199)
(16056)
职业(15884)
农村(15760)
(15760)
农业经济(15309)
技术经济(14738)
经济问题(14496)
共检索到479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章宗礼  
苏南农村原来文化教育事业就比较发达,在改革开放、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又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同步发展。至1992年,苏南18个市县中的11个已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现在又不失时机地进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试点工作,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社会化、产业化的探索,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的不同功能,形成了“三教”协调发展、紧密交融、互补互促的格局,体现了苏南人精明务实的精神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眼光。教育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龚怡祖  章宗礼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苏南农村经济超前运作,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整个苏南农村经济呈现出高起点、外向型、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根据江苏省农村社会与经济调查队1992年度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个苏南地区已步入小康阶段。苏南农村经济的腾飞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究其深层次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经济与教育的良性循环。当地干群用“财从才出”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这一发展规律,体现了重视人才、教育为本思想的巨大威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爱玉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良性循环机制仍然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并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美玉  
党群干群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描述与论证新农村中干群关系良性循环的过程与机制:实现农村干群关系良性循环的关键是处理好利益关系,要处理好利益关系必须预防腐败,扶持农村社会团体是预防腐败,实现共赢的新生力量,有效预防腐败产生干群信任,干群信任是干群关系良性循环的起点和归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少元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界在80年代中期提出的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命题,我有幸从1987年国家教委组织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初始,就带着这个命题去河北省顺平县(原完县)进行实验探索,转眼间,连驻点2年带抓点跑面8年计十周年了。现有几点粗浅的体会,就教于同行智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方  徐志文  
乡村是一个容自然、社会、经济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自然即生存生活环境,属于客观物质层面;社会由人类认知和行为构成,属于主观意识层面;经济则是人与自然交互的方式,属于主客观交叉层面。三个子系统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由此看来,乡村建设必然要遵循系统间的耦合关系及系统要素的循环规律,否则美丽乡村建设只能是华而不实,缺乏持久的内生驱动力。在对乡村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关系解构与梳理的基础上,从物质、能量、信息三方面来解读该系统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原则,继而探讨行为意识、人居环境、乡村产业三个层面的系统生态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毅夫  周皓  
"一放就话,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典型特征。过去十多年的改革并未使经济发展走出这一怪圈,反而使之表现得更为强烈。中国经济非良性循环的根源,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与之配套的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因此有必要深入考察我国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产生恶性循环的内在机制,为深化改革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从而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使中国经济走入"一放就活,一活就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4年的重要任务是平衡中长期改革与短期增长之间的关系,平衡结构调整与防控风险之间的关系,选准突破口,以推动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之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新的重大挑战。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平衡性和结构脆弱性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石秀峰  
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改时代。各级政府领导怎样领导经济工作,适应改革潮流,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实践使我体会到,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面对这样的形势,领导经济工作务必要有“哲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经济运行的过程,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过程,同时又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描述的不是一种经济活动,也不是一次经济活动,而是各种经济活动周而复始、不间断的循环过程。经济增长,是经济运行的自然结果;经济结构,则是影响经济运行的关键性因素。但由于经济结构自身对称性破缺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在矛盾的存在,经济运行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曲折多变、经常波动的。也正因为如此,经济运行就有良性循环与非良性循环之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卓元  
“九五”期间应着力使经济转入良性循环张卓元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年均GDP增长率达9%以上,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必讳言,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受通货膨胀甚至严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颖  
沼气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以投入消耗减量化、物质再生循环化、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原则,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战略性措施,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慧荣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工程,需要正确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引导和支持,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只有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相应的技术进行指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昌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高社会保障事业的管理水平,形成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营运的良性循环机制。”社会保险基金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和保证广大职工基本生活及基本医疗需要的,以政府为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