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4)
- 2023(3727)
- 2022(3025)
- 2021(3160)
- 2020(2573)
- 2019(5926)
- 2018(6040)
- 2017(8828)
- 2016(6261)
- 2015(7110)
- 2014(7514)
- 2013(6659)
- 2012(6487)
- 2011(6032)
- 2010(6538)
- 2009(5952)
- 2008(5810)
- 2007(5486)
- 2006(5234)
- 2005(5236)
- 学科
- 教育(19570)
- 济(15040)
- 经济(15006)
- 中国(12075)
- 管理(10538)
- 学(9918)
- 业(8148)
- 理论(8006)
- 教学(6714)
- 企(6447)
- 企业(6447)
- 农(4922)
- 财(4402)
- 发(4378)
- 制(4354)
- 方法(4227)
- 研究(4066)
- 发展(4018)
- 展(3895)
- 思想(3895)
- 政治(3779)
- 革(3594)
- 经济学(3510)
- 高等(3360)
- 改革(3344)
- 学法(3302)
- 教学法(3302)
- 银(3256)
- 银行(3249)
- 学校(3244)
- 机构
- 大学(84070)
- 学院(76612)
- 研究(32572)
- 教育(28262)
- 范(22823)
- 师范(22725)
- 济(22249)
- 经济(21344)
- 京(20479)
- 管理(20249)
- 中国(19696)
- 师范大学(18874)
- 科学(18198)
- 所(16451)
- 江(15897)
- 理学(15844)
- 理学院(15508)
- 管理学(14921)
- 管理学院(14733)
- 研究所(14530)
- 北京(14488)
- 中心(14252)
- 财(13426)
- 职业(12868)
- 技术(12752)
- 州(12051)
- 院(11364)
- 教育学(10877)
- 农(9889)
- 省(9612)
- 基金
- 项目(40232)
- 研究(38045)
- 科学(32386)
- 教育(27027)
- 基金(24596)
- 社会(20669)
- 家(20127)
- 成果(19817)
- 国家(19738)
- 社会科(19019)
- 社会科学(19016)
- 编号(18788)
- 课题(16949)
- 省(16848)
- 划(16632)
- 科学基金(15732)
- 年(14955)
- 规划(12069)
- 项目编号(11194)
- 基金项目(11098)
- 性(10833)
- 度(10817)
- 重点(10774)
- 部(10771)
- 研究成果(10612)
- 资助(10485)
- 教育部(10021)
- 阶(9966)
- 段(9925)
- 阶段(9904)
共检索到148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生活是教育之根和本。教育与生活的脱节有其深刻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根源。从这个根源出发,我们可以探寻到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那就是从知识教育回归文化教育、再从文化教育回归生活教育的途径。教育不仅要回归并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生活,从而重新找回生活之根和本,而且还要回归并融于生活的理想,从而引领现实的生活。理想的教育即理想的生活。
关键词:
教育 生活 知识教育 文化教育 生活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淑燕 赵继伦
情感教育不仅是促进人的智力发育的一种手段,而且是以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及生活幸福为目的教育活动。要实现这一价值,情感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本文在分析情感教育为何要回归生活世界和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回归生活世界的情感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
生活世界 情感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岳欣云 董宏建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数学教育生活化"的争论就不绝于耳。别的学科教育生活化尽管也存在一些问题,但都没有数学教育领域的争论如此激烈。这说明"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问题与数学学科的性质具有根本关联。要阐明"数学教育生活化"引发的争议,需要从数学教育哲学视角进行深入分析。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视角看,无论在本体论、目的论还是方法论方面,"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观点都存在一定偏颇。"数学教育生活化"主要关注"横向数学化",属于数学认识的初级阶段。基于数学学科的特性,"纵向数学化"在数学教育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因此,数学教育
关键词:
数学教育哲学 数学教育生活化 数学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黄黎明
在文化本体思维方式的转向中,教学回归生活既有教学立足当下的理想性寻求,也有教学指向社会的批判性诉求,还有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性提升。教学回归生活所孕育的教学的理想性、批判性和个体性统一的文化特性,呼唤、蕴涵了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生命存在及其展开的文化本体存在。这种文化本体存在通过课堂知识教学作为内容、形式、价值的连续统一体得到了建构,学生的生命意义得以体现,精神世界得以丰富。
关键词:
教学 生活世界 文化哲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培峰
特殊教育的价值源于其自身之于特殊儿童生活的意义。特殊儿童的欲求是他们生活的核心构成,欲求方式规定着他们生活的意义。特殊儿童的生活本质主要体现为欲求的意识结构。特殊教育影响特殊儿童生活,要重视引导和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激发并提升他们的内在欲求。其中,关怀是特殊教育影响特殊儿童生活的一个基本原则,体验是特殊教育关怀的基本方法,发现和培育特殊儿童优势潜能是最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
特殊儿童 生活意义 欲求 特殊教育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永久
现代教育学的危机,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它还不够科学的问题,而在于其把自身确立为教育学的唯一形式。学校教育就长期被这种教育学所控制,并因此而排斥其他形式的教育学。而这一切,又都根植于现代教育教学与个人魅力、共享知识和共同体情境的剥离之中。但现代教育学依然不能阻挡其他形式的教育学发声,现代社会也不单纯只有这一种教育学。对现代教育而言,迫切需要的是重新认识这几种并存的教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将教育情境更加教育学化,而不是使教育学更多地成为个人的知识压力,完全可以为生活世界中的民间教育学提供一片广阔的制度空间。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命运都将因此而重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斌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教育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实质上是教育对生活世界的遗忘。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使其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可能。构建合理的教育价值观,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大力倡导生活教育和不断加强人文教育,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现途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度与困境。
关键词:
教育世界 生活世界 现代性困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醒东
人们在理解和把握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彻底主义精神,是推动知识生产的精神动力,也就是哲学的精神气质。秉持该种精神气质,围绕影响人发展的现实存在,以教育学的立场来理解世界,构成了教育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教育哲学的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对教育问题持续思考的过程,帮助实现对自我及社会存在的教育性觉解。在坚持对哲学精神与教育视界的理解基础上,针对原有的课堂教学弊端,不断革新教学方式。变革的尝试不只是突破既有知识框架、理论体系及学科边界,丰富教育哲学的教学内容,更在于将存在本身及周身事物的理解作为教育观念建构的核心,引
关键词:
教育哲学 教育生活 教学形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教育不仅要强化技术层面的训练,更要切入生命层面,包括科学与人文的生命、教育者的生命和受教育者的生命。正是这三种生命的不断交流、对话和融合,构成"教育的生命"。对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教育的本性、宗旨和使命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教育的过度外在化和空心化倾向,使教育真正切入并融于人的活生生的生命。
关键词:
教育 生命 生命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在教育与幸福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从最美好和最深刻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应当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将生命教育、文化教育和创新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建立在幸福论的基础之上,从而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真切感受幸福,又在幸福中切实获得教育。它是未来教育的一种理想模式。
关键词:
教育 幸福 幸福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建伟
当今的大学教育在不断走向知识化、学科化、专业化和体系化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一种值得特别注意的倾向,那就是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当然,教育应当遵循自身发展的逻辑,同实际的生活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它不应当同化于生活,而应当高于生活。否则,大学就失去其应有的思想和精神高度。但是,教育又不能脱离生活,因为生活乃教育之根。教育应当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获得更好的生活。如果教育不能及时从生活中汲取创造的灵感和营养,不能引领生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李芒目前,我国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如果长期不能建构较有说服力和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不注重自身的理论建设,就不可能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辩证的、本质的思考,也就不可能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建
对人本主义教育哲学的"断章取义"直接导致当下我国教育对待"人"时"过犹不及",以致人本主义教育哲学的"人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在教育中不但没有得以实现,反而异化为控制人与教育发展的外在力量,衍生出诸如偏离常识、引发混乱、制造无序、暴力不断等反社会性问题。因此在教育中,对人的尊重与张扬须回归理性,真正的人本主义教育应是基于自由的限度,使人自由地过着理性宁恬的教育生活。
关键词:
教育哲学 人本主义 自由 理性 反思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哲学生活的要义在于灵魂的自我赋形,是基于自我教化之上的心灵转向,即把个人引向美善生活的追求。哲学生活内含着与习俗生活的冲突,这导致哲学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窘困。哲学生活在当代社会中的基本生存空间是大学,哲学生活的守护即对大学的守护。哲学生活传统的微弱与哲学生活的审慎,意味着审慎作为当下中国大学发展之道的必要。
关键词:
哲学生活 哲学教育 大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济良
我国道德教育的效率低、效果差主要是因为它脱离了人性基础 ,脱离了现实生活根基 ,失去了主体对象 ,过于意识形态化。因此 ,改革道德教育就要树立人文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 ,回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 ,改革传统非此即彼的道德教育方法 ,确立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立足于道德教育自身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人性 道德理想主义 现实生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