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9)
2023(16027)
2022(13600)
2021(13084)
2020(10620)
2019(25021)
2018(24825)
2017(46501)
2016(25629)
2015(29027)
2014(28979)
2013(28430)
2012(26096)
2011(23931)
2010(23835)
2009(21713)
2008(20932)
2007(18421)
2006(16305)
2005(14366)
作者
(70589)
(59083)
(58301)
(55783)
(37278)
(28169)
(26452)
(23159)
(22410)
(20923)
(20037)
(19885)
(18512)
(18234)
(18177)
(17921)
(17390)
(17228)
(16850)
(16622)
(14685)
(14597)
(14022)
(13481)
(13154)
(13128)
(12988)
(12905)
(11764)
(11757)
学科
(104886)
经济(104771)
(70494)
管理(62607)
(52735)
方法(46896)
(46500)
企业(46500)
数学(41983)
数学方法(41596)
农业(35398)
中国(33477)
业经(25758)
(23205)
教育(23039)
(21361)
地方(20590)
(19968)
贸易(19959)
(19467)
(18775)
(17087)
理论(16846)
技术(16163)
环境(15022)
(14768)
银行(14734)
(14531)
金融(14530)
(14146)
机构
大学(361840)
学院(358751)
(147902)
经济(144949)
管理(139013)
研究(125313)
理学(121517)
理学院(120159)
管理学(118268)
管理学院(117600)
中国(91169)
(77560)
科学(74536)
(69866)
(63381)
(61752)
研究所(56500)
中心(56338)
业大(55753)
(54931)
师范(54595)
农业(53350)
财经(51540)
(51132)
北京(49695)
(47395)
经济学(44787)
师范大学(44503)
(44283)
(41124)
基金
项目(245858)
科学(195536)
研究(187980)
基金(178502)
(154136)
国家(152706)
科学基金(130848)
社会(119618)
社会科(112940)
社会科学(112913)
(94407)
基金项目(94086)
教育(90098)
自然(81431)
(80567)
自然科(79511)
自然科学(79495)
编号(78402)
自然科学基金(78092)
资助(72807)
成果(65378)
(57178)
重点(55342)
课题(55054)
(53766)
(50662)
教育部(49628)
国家社会(49250)
人文(47775)
创新(47036)
期刊
(160517)
经济(160517)
研究(113223)
中国(74312)
(71511)
教育(61655)
学报(54585)
科学(51803)
农业(49122)
管理(45378)
(43771)
大学(43599)
学学(40086)
(32119)
金融(32119)
技术(31839)
业经(30085)
财经(24611)
经济研究(24416)
(22915)
问题(22191)
(20972)
(17830)
世界(17790)
图书(16933)
技术经济(16768)
科技(16209)
理论(16144)
(15909)
资源(15458)
共检索到528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选  韩林芝  
本文在对教育消除贫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理论方法,验证了我国农村教育与消除贫困之间的关系,灰色关联度比较的结果显示了教育对消除贫困的影响十分显著,尤其是义务教育对减少绝对贫困意义重大,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完善和反贫困目标的最终实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邓倩  
基于CHNS的八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本文使用贫困发生率和平方缺口指数对农村贫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把贫困变动分解为长期贫困效应、脱贫效应和返贫效应。实证结论表明,虽然长期贫困发生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是近期长期贫困的平方缺口指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脱贫效应是减少贫困的主要因素,返贫效应则是加剧贫困的诱因。此外,匿名性与非匿名性的增长率显示,匿名性低估了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增长率,从而高估了实际贫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立冬  
利用CHNS数据,本文对1988-2008年间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农村存在非常显著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虽然在2003年后贫困的代际传递程度有所降低,但是相对贫困层面的代际传递依然较为突出。②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1999年后绝大部分父辈贫困的子女在脱离贫困后都分布在距离绝对贫困线相对较远的位置;然而在相对贫困的层面上,绝大多数父辈贫困的子女在脱离贫困后并没有实现收入地位的实质性改善,仍然有较大的可能性重新返回到贫困的境地之中。③教育和非农就业对于破除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投资以及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熙保  周强  
文章构建了一个可分解的综合代际多维贫困指数,并结合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考察家庭代际多维贫困的流动性、不平等程度及教育回报率差异的致因。研究发现,同代人的多维贫困程度已从高维向低维转变,并且2000年以后子代贫困下降更为显著;教育贫困是代际间多维贫困的关键贡献因素,教育扩大了代内的能力不平等,从而造成贫困的不平等;教育回报率不仅有地区差异,而且在代际间存在显著差别,不同地区教育回报率的代际差异是多维贫困代际传递及流动性差异的主要致因;多维贫困的代际传递主要由父代贫困导致子代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熙保  周强  
文章构建了一个可分解的综合代际多维贫困指数,并结合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考察家庭代际多维贫困的流动性、不平等程度及教育回报率差异的致因。研究发现,同代人的多维贫困程度已从高维向低维转变,并且2000年以后子代贫困下降更为显著;教育贫困是代际间多维贫困的关键贡献因素,教育扩大了代内的能力不平等,从而造成贫困的不平等;教育回报率不仅有地区差异,而且在代际间存在显著差别,不同地区教育回报率的代际差异是多维贫困代际传递及流动性差异的主要致因;多维贫困的代际传递主要由父代贫困导致子代发展能力被剥夺,加之贫困环境的负面的影响,致使贫困子代无法享有与非贫困子代同等的发展权利或机会。这种自我循环和强化的内生关联性,增强了贫困家庭多维代际传递的倾向,扩大了不平等差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静  
农业天气风险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日益严峻的破坏性影响,导致一部分农村人口致贫或因灾返贫。利用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天气风险与我国农村贫困的关系。研究表明,贫困发生率与成灾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比例及农业GDP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贫困发生率与有效灌溉面积及农民人年均纯收入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降低农户脆弱性、增强农民的抗灾能力以缓解贫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永忠  范龙昌  
文章认为,新形势下农村贫困问题复杂:绝对贫困大有改善,相对贫困日益突出,返贫现象凸显严重,追根溯源权利贫困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文章透过制度分析,通过重塑农村组织,深化市场体制,完善制度创新,强化运行机制,厉行执行监督系统化措施,构建农村反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强化制度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农村贫困治理融入区域和整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实现农村扶贫工作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修岩  章元  贺小海  
本文基于上海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2004年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教育与消除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农户受教育水平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了适当的工具变量并建立了一个两阶段Prob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教育对消除农村贫困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十分显著,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陷入贫困的概率。在此基础上,本文也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童伟  施雨婷  
在学者对于贫困的研究从物质贫困、经济贫困转向教育贫困之后,我国农村的教育贫困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按照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阶层性贫困三大类的教育贫困划分,概括、梳理了农村教育贫困的研究进展。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社会各领域对于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教育发展存在的结构性和质量性矛盾是进一步研究农村教育贫困的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风  
一、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特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除贫困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5年的65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7.1%。目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边疆地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黄河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荣  张志国  
本文利用1993—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计算中国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并将总体贫困脆弱分解为慢性贫困脆弱和暂时性贫困脆弱,同时考察贫困脆弱动态与家庭特征和地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程度呈下降趋势;中国农村家庭更多表现为慢性贫困脆弱;慢性贫困脆弱比重与户主年龄和家庭规模呈U型关系,与教育程度和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暂时性贫困脆弱比重则相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登兴  安树伟  
21世纪初,中国的贫困形势之一是农村贫困与城镇贫困共存,因此对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与城镇贫困问题之贫困原因、社会经济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并对当前我国反贫困政策提出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平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多年来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所掌握的大量详实资料,研究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确定、调整等问题,以便于客观地描述和评价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情况及特征,为进一步作好九十年代中国的反贫困战略工作提供参考线索。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爽  陆铭  章元  
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市场力量,它的作用会随着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本文以农村贫困为例,研究了市场化如何影响社会资本的作用。本文发现:(1)社会网络和公共信任能显著地减少贫困,而且在社区层面的作用尤其明显;(2)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资本减少贫困的作用总体上来说会减少,其中,家庭层面的社会网络的作用减少得尤其显著,而社会层面的社会资本的作用却不会显著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