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6)
- 2023(17299)
- 2022(14824)
- 2021(14091)
- 2020(11789)
- 2019(27422)
- 2018(26990)
- 2017(50790)
- 2016(27839)
- 2015(31612)
- 2014(31620)
- 2013(30578)
- 2012(27910)
- 2011(25157)
- 2010(24848)
- 2009(22410)
- 2008(21486)
- 2007(18331)
- 2006(15796)
- 2005(13698)
- 学科
- 济(108741)
- 经济(108621)
- 管理(75269)
- 业(70908)
- 企(57556)
- 企业(57556)
- 方法(54408)
- 数学(48457)
- 数学方法(47873)
- 中国(34367)
- 农(28869)
- 财(28610)
- 教育(23302)
- 学(22972)
- 业经(22549)
- 贸(21660)
- 贸易(21650)
- 易(21048)
- 理论(19779)
- 农业(19507)
- 地方(19300)
- 制(17742)
- 技术(17433)
- 务(16689)
- 财务(16619)
- 财务管理(16583)
- 环境(16247)
- 和(16222)
- 企业财务(15703)
- 融(15252)
- 机构
- 大学(390612)
- 学院(384033)
- 济(155859)
- 经济(152735)
- 管理(150633)
- 理学(132356)
- 理学院(130864)
- 研究(129479)
- 管理学(128490)
- 管理学院(127789)
- 中国(92092)
- 京(83121)
- 科学(77503)
- 财(69139)
- 所(62582)
- 范(57880)
- 中心(57563)
- 研究所(57552)
- 师范(57466)
- 财经(57014)
- 农(55118)
- 业大(54151)
- 北京(53092)
- 江(52643)
- 经(52361)
- 经济学(48462)
- 师范大学(47314)
- 院(47199)
- 经济学院(43946)
- 农业(43012)
- 基金
- 项目(268407)
- 科学(214187)
- 研究(201358)
- 基金(196233)
- 家(169819)
- 国家(168364)
- 科学基金(145618)
- 社会(128171)
- 社会科(121410)
- 社会科学(121381)
- 基金项目(103160)
- 省(102065)
- 教育(98279)
- 自然(93097)
- 自然科(91009)
- 自然科学(90986)
- 自然科学基金(89380)
- 划(88156)
- 编号(82270)
- 资助(81241)
- 成果(67687)
- 部(62023)
- 重点(60623)
- 课题(58101)
- 发(56860)
- 创(55652)
- 教育部(54459)
- 国家社会(52925)
- 人文(51896)
- 大学(51753)
- 期刊
- 济(156976)
- 经济(156976)
- 研究(118805)
- 中国(72912)
- 教育(65239)
- 学报(56854)
- 科学(53582)
- 管理(52675)
- 财(50896)
- 农(48550)
- 大学(45192)
- 学学(41288)
- 技术(35906)
- 农业(34463)
- 融(28068)
- 金融(28068)
- 财经(27588)
- 经济研究(26927)
- 业经(24778)
- 经(23615)
- 问题(20468)
- 图书(18636)
- 业(18022)
- 贸(17594)
- 技术经济(17526)
- 统计(17279)
- 理论(17038)
- 科技(16872)
- 版(16603)
- 职业(16093)
共检索到548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候玉娜
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借鉴工具变量——断点回归方法的基本思路,使用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于在不同年份入读大学人群的受教育水平及劳动收入造成的外生冲击,实证估计了我国居民的个体教育收益率。研究发现:(1)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我国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高等教育领域,而是贯穿了教育系统的多个阶段;(2)我国居民个体教育收益率的工具变量估计值为12.3%,男性样本和女性样本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10.3%和14.4%,为传统最小二乘法估计值的两倍左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宏伟
中国20世纪末开始的高校扩招,其实质是以招生人数增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高等教育扩张,从持续的时间和规模来看,这次扩张在世界各国中是比较罕见的。这既符合高等教育模式发展变化的国际潮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扩张的影响是私人教育费用的上涨和学习成本的下降。基于Spence的信号理论,本文的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扩张之后,高能力者如果想继续发送文凭信号以使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被识别的话,就必须在教育上做进一步的投资,而这种投资仅仅是为了实现劳动力市场上的分离均衡,并不会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所以,高校扩张的后果是文凭信号的贬值以及对教育的过度投资,从经济上看,这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张 教育投资过度 信号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园
研究通过理论推导与文献剖析,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并以9所高校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预警模型的有效和适用性。研究发现:尽管各校财务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但流动比率、净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招生人数增长率、经费自给率等5个指标对这9所高校的财务风险都影响较大。然而,仅仅考虑这些直观财务风险因素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高校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等综合因素,通过量化的方法科学检测高校的财务状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规模扩张 资金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园
研究通过理论推导与文献剖析,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并以9所高校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预警模型的有效和适用性。研究发现:尽管各校财务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但流动比率、净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招生人数增长率、经费自给率等5个指标对这9所高校的财务风险都影响较大。然而,仅仅考虑这些直观财务风险因素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高校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等综合因素,通过量化的方法科学检测高校的财务状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规模扩张 资金安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戴魁早
文章运用VAR模型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是居民收入的原因,但高等教育发展和居民收入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而反向的因果关系不存在;经济增长是影响居民收入变化的原因,但居民收入却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高等教育发展与居民收入互为非Granger原因。为此,政府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双 甘犁 高香花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对1997年以后进行高等教育的家庭来讲正如一次负向收入冲击。本文正是借助这种冲击"识别"收入与营养结构的因果关系,对比分析1997年前后进行高等教育家庭的营养摄入量,分析得出受此改革冲击的家庭在热量、脂肪、蛋白质摄入量上均显著低于未受此冲击的家庭,碳水化合物在2类家庭间差异不显著。这一结论印证了"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等理论;通过仅对受此冲击家庭的分析得出该冲击对收入较低的家庭比收入较高的家庭有更强的政策效果,这一点与"预防性储蓄理论"更为吻合。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为ATE的配对估计量,它是分析政策效果的标准方法之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姜尔林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OECD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低质量就业日渐增多、收入分配调节弱化。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对个体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接受高等教育可能预示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质量、更高的收入水平以及更高的生活质量,这导致了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强化。社会上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成为驱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基本动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 华
本文探讨中国高等教育跨过大众化门槛之后的发展战略,提出以国民“全球就业能力”(跨国就业、跨文化就业)为核心的“新国家生存空间”理论,以此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观念基础,建议采取以“政府逐步退出教育活动的微观领域”的“教育民营战略”和“全面开放国内高等教育市场,共享全球高等教育资源”的“全球化战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可 徐唐奇 李平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与土地财政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两者存在耦合关系。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64个城市2002-2011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城市用地规模与土地财政收入呈递增趋势,组内差距扩大,两者具有相关性;城市用地扩张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扩张都是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仅在全面工业化阶段存在反向关系。在现有制度设计下,城市用地扩张增加了土地供给,但仍满足不了城市因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产生的用地需求,是土地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的增长是城市用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鄢杰 涂训华 郑静
利用2010—2020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测算并分析个体收入阶层流动现状的基础上,将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队列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高等教育扩张对个人收入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扩张增强了个人收入的阶层流动性,促进了个人收入阶层跃迁。从城乡两个方面看,高等教育扩张对农村个体收入的绝对流动和相对流动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对城市个体收入的绝对流动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其收入的相对流动则没有显著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扩张提高了接受高等教育人群进入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机会,同时会通过影响这部分人群的婚姻选择,促进人口跨地区流动等路径影响个人收入的阶层流动性。在高等教育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应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打破教育壁垒,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缩小区域间教育资源差异,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倾斜性的政策和平台支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尹玉玲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教育市场的开放。本文比较分析了中、西方高等教育市场的现状 ,阐明了中国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 ,并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将要面对的五大冲击 ,围绕“改革、发展、开放”这一主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WTO 高等教育市场 冲击 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灿明
学生评价肇始于 2 0世纪 2 0年代的哈佛大学 ,兴盛于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大量研究表明 ,学生评价完全可以有效地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 ,但班级大小、学生期望、学科领域、课程类型、教龄、教师个性等对评分也存在一定影响。学生评价的偏差也值得引起我国高教界的关注。
关键词:
美国 高等学校 学生评价 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