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12)
- 2023(18014)
- 2022(15289)
- 2021(14063)
- 2020(11870)
- 2019(27258)
- 2018(26963)
- 2017(50308)
- 2016(27986)
- 2015(31862)
- 2014(32004)
- 2013(31314)
- 2012(29503)
- 2011(27070)
- 2010(27306)
- 2009(25097)
- 2008(24689)
- 2007(22094)
- 2006(19579)
- 2005(17901)
- 学科
- 济(130805)
- 经济(130687)
- 管理(73364)
- 业(69636)
- 企(55135)
- 企业(55135)
- 方法(53630)
- 数学(47587)
- 数学方法(47044)
- 中国(37380)
- 农(32170)
- 地方(31981)
- 财(28228)
- 学(28197)
- 业经(25962)
- 教育(22055)
- 农业(21978)
- 贸(21108)
- 贸易(21097)
- 制(20878)
- 易(20314)
- 理论(19767)
- 融(18734)
- 金融(18731)
- 环境(18483)
- 银(18148)
- 银行(18097)
- 地方经济(18041)
- 和(17489)
- 发(17427)
- 机构
- 大学(404308)
- 学院(401494)
- 济(167115)
- 经济(163583)
- 管理(146749)
- 研究(145613)
- 理学(125645)
- 理学院(124081)
- 管理学(121773)
- 管理学院(121017)
- 中国(105668)
- 科学(89243)
- 京(87635)
- 所(74944)
- 财(74780)
- 农(68963)
- 研究所(67999)
- 江(65838)
- 中心(65748)
- 范(60387)
- 师范(59761)
- 财经(59150)
- 业大(58992)
- 北京(55608)
- 农业(54186)
- 经(53568)
- 院(52333)
- 经济学(51809)
- 州(49686)
- 师范大学(48545)
- 基金
- 项目(263310)
- 科学(207858)
- 研究(192965)
- 基金(188777)
- 家(165242)
- 国家(163794)
- 科学基金(139323)
- 社会(121368)
- 社会科(114888)
- 社会科学(114858)
- 省(104948)
- 基金项目(98600)
- 教育(94158)
- 自然(89834)
- 划(89623)
- 自然科(87714)
- 自然科学(87687)
- 自然科学基金(86126)
- 资助(78704)
- 编号(78653)
- 成果(65427)
- 发(61468)
- 重点(61335)
- 部(59372)
- 课题(57613)
- 创(54329)
- 教育部(50924)
- 创新(50772)
- 科研(50617)
- 国家社会(49493)
- 期刊
- 济(189767)
- 经济(189767)
- 研究(126666)
- 中国(87834)
- 教育(64325)
- 学报(63895)
- 农(61729)
- 科学(58162)
- 财(58038)
- 管理(54331)
- 大学(48648)
- 学学(44809)
- 农业(42149)
- 技术(38873)
- 融(37494)
- 金融(37494)
- 经济研究(30904)
- 财经(30201)
- 业经(29755)
- 经(26040)
- 问题(24416)
- 业(22667)
- 技术经济(20583)
- 统计(20262)
- 贸(19557)
- 版(18216)
- 世界(18151)
- 图书(18109)
- 策(18024)
- 资源(17965)
共检索到618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志刚 王青
本文主要分析了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对江苏和江西两省的实证分析 ,提出并验证了教育发展所引起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主要有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即教育总体发展程度不同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不同教育层次发展的侧重差异所引起的结构效应。最后 ,对今后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树华 方先明
本文以金融支持为研究视角,探寻了金融变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不同区域的投资效率、经济增长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效果以及相关金融变量变化所产生的时滞效应都有较大差异,而金融支持力度的差异是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水兰 温诒忠
区域经济差异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也十分显著,不仅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还表现在省际间及省内不同区域。笔者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和运用多种计量的方法,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和江西省80个县(县级市)的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揭示出县域经济间差异的特点。
关键词:
江西省 区域经济差异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上官敬芝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济现象,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间竞争的基础和动力,但如果差距过大,则会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矛盾的扩大,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江苏南北区域发展差异很大,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文章在揭示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江苏省 区域经济 发展差异 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继增 朱孟璐
如何缩小地区差距,寻找区域经济增长点,是当前地方政府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理论所要探讨的前沿热点。本文利用江西省1980~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即从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两个角度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江西省高等教育可以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然而需要克服两个问题:一是扭转人才外流现象;二是加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等教育发展 误差修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晓园 黄志刚
在某种意义上说县级政府首长差异往往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实证分析方法对江西省2006年至2007年期间11个县的县委书记与县长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除了县级政府首长的政治素质外,其民众信任度、工作地点变迁、在上级政府部门任职、学历等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在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地方政府改革,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背景下,本研究结论为选配县级政府首长和建设县级政府首长队伍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永友
本文基于江苏个案,从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结构两个层面对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经验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1995—2006年期间,江苏、浙江和上海经济效率提升不明显,经济增长中依靠效率的作用不显著;虽然单位产出能耗和排放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边际效率的上升依然没有减轻规模扩张产生的能源和环境压力。整体上看,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粗放特征非常显著,而江苏的表现尤为突出。在经济社会结构方面,江苏的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过度积累、高企的贸易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造成了经济增长较强的内外部约束。同时在社会公正程度方面,江苏相比较浙江、上海表现也较差。综合比较的结果显示,在长三角地区,江苏经济发...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粗放增长 社会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玲玲 许敏 刘莹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苏南、苏中、苏北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苏南地区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低,而苏北地区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只有重视这一区域差异化,才能在当前的金融体制改革中走得更稳更远,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江苏 实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正松 孔凡斌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了反映环境污染程度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指数表明,江西省整体环境污染状况在1990-1997年间保持稳定,1998年之后则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进一步分析了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污染综合指数与人均GDP之间呈现"正N型"曲线关系,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贸易开放则加剧了江西省的环境污染,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并没有显著地改善江西省环境污染状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展峰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入手,以江西1991~2012年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就业之间的计量分析模型,得出相应量化关系,从而揭示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据此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发展 影响关系 实证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音宇
随着江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江苏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相匹配。江苏高职教育需要协调政、行、企校四方关系,在教育投入、规划布局、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策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俊文
江西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引进外资等方面,其增长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邻近省份相比,江西外向经济发展程度处于较低层次。江西外向经济发展滞后己成为制约江西经济振兴的关键因素。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着力引进境外的大财团和跨国公司来江西投资兴业;发挥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做大出口贸易;利用旅游资源优势,改变江西旅游业落后面貌
关键词:
外向经济 依存度 优劣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荣荣 吴熙云 郭家欣
该文剖析了"十一五"以来江苏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特征,并与国际国内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源泉理论、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依据,运用21年时间序列,建立人力资本、科技、能源效率、城市化、产业结构全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多元回归扩展模型,对经济增长进行核算,指出转型升级的制约因子;提出推进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内生动力有效对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高伟 周敏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政策制定和管理决策的基础。不同于通常的静态评价方法,本文采用了一种时序多指标的系统工程评价方法,首先对时序多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求出评价指标和评价年份各自的加权系数,然后确定出各年度的和综合的经济效益评价值,据此进行了聚类分析,将江苏省13个地区分成五类,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序时多指标 实证分析 聚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培钢 冯缨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江苏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否超前?通过对江苏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江苏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基本协调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江苏省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适应性 协调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