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6)
- 2023(16284)
- 2022(13901)
- 2021(13138)
- 2020(11163)
- 2019(25863)
- 2018(25407)
- 2017(46135)
- 2016(26120)
- 2015(29450)
- 2014(29420)
- 2013(28301)
- 2012(26252)
- 2011(23647)
- 2010(23417)
- 2009(21507)
- 2008(21183)
- 2007(18469)
- 2006(15756)
- 2005(13885)
- 学科
- 济(100332)
- 经济(100223)
- 管理(69498)
- 业(66953)
- 企(53784)
- 企业(53784)
- 方法(51156)
- 数学(46024)
- 数学方法(45467)
- 中国(31091)
- 财(27821)
- 农(27768)
- 学(23010)
- 教育(21222)
- 业经(20783)
- 贸(20004)
- 贸易(19997)
- 地方(19739)
- 易(19457)
- 农业(18817)
- 务(17418)
- 财务(17375)
- 财务管理(17334)
- 理论(17216)
- 制(17186)
- 企业财务(16480)
- 技术(16085)
- 环境(14247)
- 融(14161)
- 和(14160)
- 机构
- 大学(365753)
- 学院(359298)
- 济(141217)
- 经济(138272)
- 管理(136169)
- 研究(123765)
- 理学(118930)
- 理学院(117537)
- 管理学(115252)
- 管理学院(114589)
- 中国(87235)
- 科学(77422)
- 京(76987)
- 农(65462)
- 财(63987)
- 所(62506)
- 中心(57838)
- 业大(57677)
- 研究所(57313)
- 江(53937)
- 范(53839)
- 师范(53241)
- 农业(51857)
- 财经(51629)
- 北京(47966)
- 经(47159)
- 院(43966)
- 师范大学(43531)
- 经济学(43481)
- 州(42239)
- 基金
- 项目(249549)
- 科学(197412)
- 基金(180961)
- 研究(178748)
- 家(159846)
- 国家(158466)
- 科学基金(135328)
- 社会(112645)
- 社会科(106683)
- 社会科学(106651)
- 省(99666)
- 基金项目(95775)
- 自然(89953)
- 教育(88867)
- 自然科(87942)
- 自然科学(87914)
- 自然科学基金(86372)
- 划(85620)
- 资助(73818)
- 编号(72536)
- 成果(59365)
- 重点(57791)
- 部(56233)
- 发(53483)
- 创(52204)
- 课题(51681)
- 科研(48909)
- 创新(48657)
- 教育部(48524)
- 计划(47009)
- 期刊
- 济(142253)
- 经济(142253)
- 研究(106453)
- 中国(74530)
- 学报(62946)
- 教育(59725)
- 农(57159)
- 科学(55119)
- 财(50533)
- 大学(47587)
- 管理(46317)
- 学学(43740)
- 农业(38625)
- 技术(33507)
- 融(28429)
- 金融(28429)
- 财经(25234)
- 经济研究(23513)
- 业经(23377)
- 经(21626)
- 业(21291)
- 问题(19181)
- 统计(18170)
- 版(18157)
- 图书(17368)
- 技术经济(16702)
- 贸(16697)
- 策(16553)
- 科技(16387)
- 理论(16061)
共检索到526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童伟 张锦华 吴方卫
本文利用除了港、澳、台外31个省份2004-2008年的人口迁移数据与测算出的各省平均教育年限数据,建立省级面板数据,对教育与人口迁移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在我国人口迁移过程中确实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对人口的迁出与迁入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从全国来看,平均教育年限提高1%,每百万人中迁入人数约为11人;迁出对教育的负面影响超过迁入对教育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平均受教育年限 人口迁移:城市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童伟
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人口迁移规模不断增加。教育水平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人口迁移对教育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县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县人口的迁出、迁入均呈正相关。从全国来看,县教育水平提高1%,每百万约迁出6人;县人口迁出对县教育的负面影响小于迁入对教育的正面影响。这说明我国城镇化趋势在加强,同时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呈现一种波浪式递进的模式,即从农村到城镇再到城市的层级递进模式。
关键词:
平均受教育年限 县人口 迁移 GIS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良书
经济增长造成环境变化;收入水平和环境质量共同影响着人口健康;人口健康状况又影响着经济增长。本文构建了一个描述三者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使用省区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至今省区层面上经济、环境与人口健康的相互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工业污染是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经济增长对人口健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工业污染对人口健康有显著的负影响;人口健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教育状况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人口健康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减少工业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发展教育事业和第三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经济 环境 健康 内生性 固定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方大春 杨义武
推动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城市公共品供给对城乡人口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公共品供给对城乡人口迁移的影响与区域公共品供给的均等化水平差异有关,在中、西部地区均表现为正的效应,且中部大于西部,而在东部地区产生抑制作用,Tiebout模型在中国的检验存在区域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医疗卫生和文化服务公共品供给对城乡人口迁移均存在正向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公共品供给变量的影响为负;教育公共品供给变量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城乡人口迁移 城市公共品供给 GMM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理 张启春
本文运用我国31个省域1997-2012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政府公共支出对人口迁移的生产率效应和税收效应、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规模对净迁移人口的影响单调为正,生产率效应显著为正,税收效应不显著。人口迁移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地区之间呈现区域竞争性,地理位置相邻地区之间呈现区域协同性,且这种竞争和协同关系具有滞后性。公共支出规模等因素不仅对本地区的净迁移人口有显著影响(直接效应),而且对其相邻地区产生溢出效应(间接效应)。短期看,直接效应远大于间接效应;长期看,两者的差距缩小,间接效应逐步显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吕昭河 翟登
由于网络技术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基于其应用在数量边际递增上的技术外溢性具有空间穿透性的判断,因此研究互联网对人口迁移的时空重构的影响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采用1995~2015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使用人口迁移的"推—拉"模型,借助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了互联网技术对迁出人口的时空效应的计量分析。根据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两时期划分,揭示出在2006~2015年空间外部性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发现互联网技术的新空间特性放松了产业中心与人口中心耦合关系的刚性约束,互联网在促进了近距离人口迁移的同时,抑制了远距离人口迁移;在加速整体城镇化进程中,有利于区域性大城市人口聚集。文章最后提出通过互联网技术促进区域间协调均衡发展,优化城市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迁移 互联网 空间外溢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双正
价格是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反映,保持物价稳定是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一,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不协调是影响价格总水平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工业品出厂价格与CPI之间关系的差异,并结合我国实际,从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价格总水平调控要体现区域差异性、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唐健雄 陕颖颖 蔡超岳
人口迁移能够影响区域人口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探究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促进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进程。本文基于200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绿色发展水平指数正在逐年上升,但地区发展存在异质性和不均衡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发展较慢的格局;(2)人口迁移存在较强的不平衡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整体呈现中部、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的趋势;(3)人口迁移不仅能够驱动本地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还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4)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因此应重视人口迁移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人口迁移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抄军 罗能生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2000年以来城市化及人口迁移的特征。从全国整体上看: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但有减缓的趋势;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镇净迁入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但都趋于递减,且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从城市层面上看: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净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就越大;东、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都大于中部城市。进一步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 人口迁移 人口增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双正
价格是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反映,保持物价稳定是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一,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协调是影响价格总水平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工业品出厂价格与CPI之间关系的差异,并结合我国实际,从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价格总水平调控要体现区域差异性、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赖先进 王登礼
中国各地区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宏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除自身因素外,哪些宏观因素与一个地区内的社会组织发展是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2007年-2014年31个省级区域内社会组织及三种主要社会组织类型面板数据的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论:第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水平与社会组织发展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城镇化、高等教育因素与社会组织发展不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三,公益文化因素、政府管理因素和社会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对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恺 罗丹
义务教育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手段。本文采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三种分析方法,基于我国1998-2013年31个省(市)的经验数据,以平均教育年限(AEY)为衡量指标,对我国义务教育收敛性进行分析,并对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条件β收敛的检验。研究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总体存在σ收敛,并表现出明显的β绝对收敛特征;在控制人均GDP、各地区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后,我国教育发展在2001-2007年表现出条件β收敛,说明人均GDP、各地区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等动态变量均为影响我国义务教育收敛性的重要变量;东、中、西部三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长亮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构建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并运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各要素具有空间交互作用,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非农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省区间具有竞争效应,会使本省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本省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各省区在制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战略时不仅要考虑本省区自身的发展战略,同时要注意与邻接省区战略的协调。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巍 刘宇
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需大幅下降,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当前政策的首要任务。本文利用中国31个地区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对消费有显著正影响,收入差距和支出预期对消费有显著负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关注的优先顺序应为:居民收入、子女预期支出、社会保障、收入差距;在关注刺激消费的短期政策时,应兼顾影响消费的长期政策因素。
关键词:
扩大 消费 实证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邹瑾 娄著盛
老龄化水平往往与人口迁移因素相交织,共同影响着中国住房价格的时空特征。首先构建了一个供求均衡模型,分析表明人口抚养比增加会降低住房价格,而人口迁移规模会推高住房价格,并可能因城市层级的不同产生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35个城市2002—2015年的数据,以静态与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进行了检验。分层级回归的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迁移对房价的影响随城市级别的上升反而递减,且人口迁移的作用大于老龄化变量。可见,人口结构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存在结构性特征,这与二元经济体制与社保制度的碎片化所导致的地区间的生育成本、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养老成本相关。避免区域住房市场失衡仍是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核心。
关键词:
老龄化 人口迁移 住房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天津近代工业化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中国跨省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财富效应影响下的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分析——基于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
制度变迁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0—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贸易开放和劳动力迁移对中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分类比较——基于31个省(区)市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