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1)
2023(10004)
2022(8428)
2021(7979)
2020(6734)
2019(15634)
2018(15430)
2017(28719)
2016(15942)
2015(17810)
2014(17821)
2013(16491)
2012(14613)
2011(12882)
2010(12499)
2009(10661)
2008(9796)
2007(8077)
2006(6529)
2005(5292)
作者
(37879)
(31727)
(31546)
(30145)
(19919)
(15152)
(14637)
(12624)
(12326)
(11046)
(10807)
(10471)
(9941)
(9661)
(9641)
(9543)
(9542)
(9517)
(9064)
(9057)
(7762)
(7609)
(7573)
(7350)
(7149)
(7036)
(6900)
(6842)
(6281)
(6204)
学科
(56756)
经济(56705)
管理(40984)
(39086)
方法(32459)
(31872)
企业(31872)
数学(29586)
数学方法(29190)
教育(19442)
中国(19337)
(17948)
(14861)
理论(12096)
业经(11263)
(10974)
农业(10374)
技术(10223)
(9724)
贸易(9722)
(9606)
财务(9574)
财务管理(9551)
收入(9452)
(9452)
地方(9371)
企业财务(9058)
教学(8156)
环境(7875)
(7834)
机构
大学(206833)
学院(202062)
管理(79780)
(79428)
经济(77906)
理学(71355)
理学院(70597)
管理学(69203)
管理学院(68807)
研究(62336)
(41753)
中国(39463)
科学(35404)
(35322)
(35207)
师范(35000)
教育(31736)
财经(29724)
中心(29239)
师范大学(29003)
(27832)
(27503)
(27483)
业大(27008)
北京(25728)
经济学(25682)
研究所(25415)
(24668)
经济学院(23510)
(23089)
基金
项目(147415)
科学(120733)
研究(114127)
基金(108373)
(92535)
国家(91653)
科学基金(81085)
社会(74210)
社会科(70302)
社会科学(70287)
教育(61324)
(57573)
基金项目(57250)
自然(51035)
(50305)
自然科(49980)
自然科学(49968)
自然科学基金(49080)
编号(47135)
资助(43258)
成果(38356)
(35585)
重点(34045)
课题(34028)
教育部(32317)
(31893)
(31672)
人文(30646)
国家社会(30603)
创新(29446)
期刊
(71582)
经济(71582)
研究(62750)
教育(51159)
中国(39267)
管理(27121)
(27078)
学报(25973)
科学(25076)
大学(22432)
技术(22219)
(20314)
学学(19626)
农业(14351)
财经(14226)
职业(12970)
经济研究(12414)
业经(12311)
(12265)
(11537)
金融(11537)
统计(10058)
问题(9626)
(9427)
(8971)
技术经济(8778)
(8654)
论坛(8654)
技术教育(8589)
职业技术(8589)
共检索到276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石大千  张哲诚  
以往文献关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可能忽略了教育不平等中的结构性因素。本文将教育不平等分解为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应该取决于上述结构因素中效应较大的部分。基于这一假设,本文从微观层面基于环境-努力二分法解构教育不平等,从而测度了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并研究了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教育努力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机会不平等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教育努力不平等显著缩小了收入差距;由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的反向作用,总体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雨佳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基于纵向视角的代际流动理论和横向视角的机会不平等理论,对目前中国教育性别差异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探索。运用代际流动理论模型的阶层线性模型(HLM)改进和机会不平等理论的系数衡量及夏普利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系数总体为0.196,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且性别之间代际流动系数差距随年龄组减小而增大,女性教育"底部持久性"和男性教育"顶部持久性"的凸显共同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的性别差异。此外,性别因素贡献率也随父母教育背景的升高而降低,其中低等教育家庭性别差异最为严重,其影响仅次于户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欣  程可  陈继勇  
本文重新检验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分了由环境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机会不平等)和由努力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努力不平等)的差异,利用2003-2013年的CGSS微观数据测算了衡量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并构建增长回归模型,检验两类不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本文认为,努力不平等对经济主体的劳动和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机会不平等对经济主体生产性行为带来的逆向激励,从而弱化了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欣  程可  陈继勇  
本文重新检验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分了由环境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机会不平等)和由努力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努力不平等)的差异,利用2003-2013年的CGSS微观数据测算了衡量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并构建增长回归模型,检验两类不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本文认为,努力不平等对经济主体的劳动和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方  史清华  
本文从不平等的两个方面即收入不平等和可行能力不平等,研究了农民工福利和不平等的关系。利用2009年上海农民工实地调查数据,在福利分类模型的框架下对农民工福利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可行能力和收入不平等对农民工福利水平存在负向影响,但针对不同农民工群体,其影响效果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可行能力不平等对高收入群体的福利存在显著影响,对于第Ⅰ类农民工群体,可行能力不平等对其福利存在正向影响,而对第Ⅳ类群体的福利则存在负向影响;且可行能力不平等对第Ⅰ类和第Ⅲ类农民工群体的收入和福利关系存在显著的负调节作用;(3)收入不平等严重损害低收入低可行能力农民工群体的福利,而对高收入高可行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晶  
本文从中等收入家庭与农村低收入家庭对子代教育投资差异巨大以及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两个经典的社会现象出发,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CGSS)2003年及2013年的调查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了父辈教育水平对个体收入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其一,教育水平与居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二,父辈教育水平的差异是造成居民收入分化的重要原因,其作用机理主要体现为:高教育水平家庭与低教育水平家庭教育理念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二者对子代教育的投资意愿产生明显分化;而教育投资意愿的分化又会进一步引发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最终导致不同教育水平个体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因此,政府应坚定教育投入均等化的立场,在公共教育层面,努力实现不同区域教育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平衡,在资源再分配层面,将教育资源向父辈教育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倾斜,努力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东  
教育作为获取人力资本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对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机会平等视角探究教育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由教育因素引致的收入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比重为50.87%,且该比重系数存在显著的年龄异质性;在我国居民教育引致的收入不平等中,不合理成分占44%左右,该部分不平等主要受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体特征等个体不应为之承担责任的环境因素影响;在全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的贡献份额高达42.94%,家庭经济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次之(分别为23.50%和23.36%),剩余的10.20%则归因于个体特征因素。研究结论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东  
教育作为获取人力资本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对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机会平等视角探究教育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由教育因素引致的收入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比重为50.87%,且该比重系数存在显著的年龄异质性;在我国居民教育引致的收入不平等中,不合理成分占44%左右,该部分不平等主要受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体特征等个体不应为之承担责任的环境因素影响;在全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的贡献份额高达42.94%,家庭经济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次之(分别为23.50%和23.36%),剩余的10.20%则归因于个体特征因素。研究结论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杨沫  王岩  
文章通过对盖勒和斯利亚的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将城乡二元结构和政府行为引入跨期模型,揭示了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予以改善的内在机理。基于2001~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建立联立方程组和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乡教育不平等将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也会促使城乡教育不平等的程度进一步加大。第二,缩小城乡初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可以有效地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小学或高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对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无显著作用。实证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增加对农村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孝新  
文章将经济复杂度作为生产结构的替代变量,利用1990—2015年79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复杂度与收入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经济复杂度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从产品层面进一步研究发现,产品基尼系数与产品复杂度之间也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由简单产品向复杂产品的生产结构转型,在提高本国经济复杂度的同时,也有助于缩小一国国内收入不平等差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雪梅  吕光明  
研究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非新的话题,很早以前就有学者关注这一问题。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就倡导教育的收入平等化作用。19世纪,美国公共教育之父霍瑞斯·曼(Horace Mann)提出,为了社会公平和扶助贫困,政府应该加强穷人的教育。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进展以及新数据的出现,学术界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兴趣又开始增加,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收入分配状况的决定因素和动态变化上。其中,作为人力资本重要的积累形式——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问题自然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总结和评述近年来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关系的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俊  黄潇  李晓羽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采用教育基尼系数衡量教育不平等,研究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及方向。研究发现:(1)收入分配差距导致教育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的改进却没能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的改善,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并非简单线性关系,但教育扩展有利于教育和收入不平等的改善;(2)教育通过人力资本传导机制与收入分配之间发生联系,但其不会自发形成"教育平等←→收入平等"的良性循环;(3)长期内教育不平等的降低并没有改善收入不平等,但收入不平等在当期就能加剧教育不平等程度;(4)目前教育投入的水平、城市化进程并没能有效的改进教育不平等。另外,模型的稳健性得到部分证实。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娇秀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地区间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降低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程度是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有效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羽  黄潇  杨俊  
本文首先对国外有关教育不平等系数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其中着重介绍了教育基尼系数的测度方式。随后,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研究进行评述,并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后续研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温娇秀  
通过构造一个内生收入函数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城乡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城乡教育差距每上升1%,城乡收入差距将上升6.4个百分点;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