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0)
- 2023(5262)
- 2022(4067)
- 2021(3960)
- 2020(2968)
- 2019(6998)
- 2018(6911)
- 2017(10510)
- 2016(7209)
- 2015(8104)
- 2014(8363)
- 2013(7536)
- 2012(7119)
- 2011(6744)
- 2010(7015)
- 2009(6040)
- 2008(5938)
- 2007(5367)
- 2006(4910)
- 2005(4420)
- 学科
- 济(21849)
- 经济(21824)
- 教育(18732)
- 中国(13060)
- 农(12728)
- 业(11820)
- 管理(10675)
- 农业(9647)
- 方法(8477)
- 财(8467)
- 收入(8111)
- 学(7944)
- 数学(7446)
- 数学方法(7299)
- 理论(7277)
- 发(6978)
- 业经(6726)
- 企(6589)
- 企业(6589)
- 发展(6406)
- 展(6283)
- 教学(5741)
- 地方(5389)
- 农业经济(4561)
- 国民(4539)
- 国民收入(4229)
- 富(4087)
- 财富(4087)
- 研究(3582)
- 技术(3375)
- 机构
- 大学(101660)
- 学院(96649)
- 研究(39497)
- 济(30447)
- 经济(29567)
- 教育(28470)
- 管理(27455)
- 范(25804)
- 师范(25676)
- 科学(24412)
- 理学(24051)
- 理学院(23549)
- 京(23297)
- 管理学(22794)
- 管理学院(22587)
- 师范大学(21415)
- 中国(21183)
- 所(20148)
- 研究所(18666)
- 农(17235)
- 江(16585)
- 中心(15731)
- 北京(15263)
- 财(14951)
- 院(13875)
- 技术(13856)
- 业大(13608)
- 农业(13239)
- 职业(12581)
- 州(12403)
- 基金
- 项目(63288)
- 研究(52463)
- 科学(51608)
- 基金(43270)
- 家(37734)
- 国家(37242)
- 教育(32670)
- 社会(31592)
- 科学基金(30486)
- 社会科(29479)
- 社会科学(29473)
- 省(25841)
- 划(24183)
- 编号(23311)
- 成果(22131)
- 基金项目(22040)
- 课题(20090)
- 自然(17778)
- 自然科(17381)
- 自然科学(17373)
- 自然科学基金(17057)
- 资助(16880)
- 年(16757)
- 重点(16293)
- 部(15927)
- 发(15199)
- 规划(15021)
- 教育部(14186)
- 性(14128)
- 项目编号(13044)
共检索到151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CHIP2007年数据探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城乡工人在自我雇佣收入上的差距问题。本文发现,以小时自我雇佣收入衡量,城镇职工的收入为15.04元,远高于外来务工人员的7.09元;形成自我雇佣收入巨大差异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体资源禀赋差异,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受到的户籍歧视。进一步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教育程度的提高、从事自我雇佣年数的增加、健康的改善、初始资本以及自我雇佣规模的扩大均对自我雇佣收入有正向影响,教育对自我雇佣收入的作用远低于对工资收入的影响;从城镇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各自的影响因素来看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Cotton分解方法发现城乡工人个体禀赋差异解释了其中的25.41%...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CHIP 2002年男性职工数据探讨城乡工人在自我雇佣选择上的差异问题。本文发现农民工的自我雇佣比例为51.72%,远高于城镇本地劳动力的4.40%。形成城乡工人在自我雇佣方面的巨大差异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体禀赋差异;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主要的研究结论有:第一,总体上看,教育程度越高和党员身份的个体,其从事自我雇佣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而农民工身份、年龄较大及配偶的自我雇佣身份提高了个体的自我雇佣概率;第二,从分户籍的研究结果来看,城乡工人在自我雇佣决策行为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第三,采用扩展的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发现,城乡工人的个体禀赋差异解释了其中的41.2...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莉
自我雇佣兼具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的功能。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使用2002年和2013年CHIP数据,估算了我国自我雇佣就业的收入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自我雇佣整体上呈现收入溢价效应;(2)2013年自我雇佣者的收入溢价效应明显高于2002年;(3)城镇自我雇佣劳动者获得的收入溢价不仅在绝对值上高于农民工自我雇佣者,而且在增长幅度上也大于后者;(4)作为成功的自我雇佣者,雇主获得的收入溢价大大高于非雇主;(5)受教育水平、经营起始资金数量是决定自我雇佣者能否成功的关键。据此,采取各项措施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实现自我雇佣,尤其是加大自我雇佣者的人力资本培训力度和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助力他们成长为成功的自我雇佣者,既有利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有利于实现我国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目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文静 刘彤 陈漫雪
基于CHIP数据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的研究表明:城市劳动者只有接受高中以上教育才能显著提高其工资水平,外来务工人员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回报率比城市劳动者要高。此外,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发现,高中教育起到了缩小城市内部低收入阶层与其他阶层收入差距的作用,而大专及以上教育缩小了中等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差距。就外来务工人员而言,接受初中及以下阶段教育起到了缩小中低收入阶层与高收入阶层收入差距的作用,而大专以上教育对其收入差距产生了"马太效应"。通过分解城乡工资差距发现,改善农村劳动者的教育回报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熨平城乡居民群体特征差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教育回报率 分位数回归 收入传递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小洪 马俊龙 王相珺
本文实证研究了城乡户籍劳动者使用互联网带来的工资回报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差异对城乡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解决了样本选择问题后发现,城镇户籍劳动者使用互联网的工资回报高于农村户籍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互联网使用内容的差异可能是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城乡户籍劳动者使用互联网带来的工资回报的差异进而表现为互联网使用行为扩大了城乡工资差距。但是使用互联网带来的工资回报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从而导致互联网对城乡工资差距的解释力有所下降。
关键词:
互联网 数字鸿沟 城乡收入 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曲兆鹏 郭四维
本文使用非线性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8),详细探究了户籍对城乡居民创业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农村户籍将显著增大居民选择创业的概率,具体说是城市居民的2.18倍。使用非线性分解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创业的概率差异中有50%无法用观察到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和企业家特征来解释。进一步对居民创业的不同形式——个体经营还是企业经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农村户籍的创业者成为企业家概率不到城市户籍的30%。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农村居民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沈百福
对我国经济指标的城乡差异分析表明 ,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略大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差异最大。而且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高于城市居民。对我国教育投入指标的城乡差异分析表明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远远大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 ;小学生均经费的城乡差异是东部地区最大 ,而初中生均经费则是中部地区的城乡差异最大。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作者提出缩小中小学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 ,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等教育投入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投入 生均经费 城乡差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乔锦忠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主要特征是,城乡差异在不断缩小,但差异仍然十分明显,特别是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城市化和高校扩招对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应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城乡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谷传华 周宗奎 胡靖宜
以整群取样的方式,从小学3-6年级选取411名城市儿童和189名农村儿童,用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考察了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城乡差异问题。结果表明:城市小学儿童在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出众性、坚毅进取性、主动尽责性等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儿童;农村儿童在各维度上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城市小学女生在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出众性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可以对儿童进行创造性生活教育,并对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齐良书
本文使用来自中国9个省的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了居民自评健康与家庭人均收入和社区内收入不均之间的相关关系。考虑到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特征,本文将农村样本和城镇样本分开处理;考虑到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计量方程中引入了代表职业地位的变量及其与收入和收入不均的交互项。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收入、收入不均与健康关系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是:收入与健康的关系、收入不均与健康的关系都存在城乡差异和职业差异,这说明在收入、收入不均与健康的关系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十分重要。要解决健康不平等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主要是农村居民和生活在城镇的农民的医疗保障,同时要设法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关键词:
收入 收入不均 健康 社会经济地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立岩 杜春越
本文通过构建泰尔指数和家庭借贷指标,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收入差距、借贷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地区及城乡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收入与消费的正向关系显著,但城乡和地区间仅存在微弱差异;借贷水平、收入差距与消费间分别呈现出显著正向和负向关系,且这两种关系均存在较强的城乡和地区差异;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利好影响,这种影响程度取决于农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度。政府要促进居民消费,不仅应在政策上倾斜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着力优化收入分配、持续提高农村和内陆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而且应该着力推进消费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消费 借贷 消费金融 收入差距 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心广,魏晟,饶克勤
本研究在1993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的基础上,以两周患病就诊率作为基本医疗眼务需求的度量指标,通过运用简单比较和高级经济学模型技术,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城乡差异及价格和收入对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以便从经济学的角度了解和把握我国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规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应绘 田双全
为了探讨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宏观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文章以相对标准界定中等收入群体,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测度2000—2018年分城乡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进一步对比分析影响城乡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宏观因素。结果显示:城乡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宏观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着眼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政策同时有利于提升城镇和农村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但提升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力度更大,效果更明显;国家财政政策对提升城镇中等收入群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对提升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稍显不足。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宏观影响因素 城乡差异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方颖 蓝嘉俊 杨阳
在中国劳动供给不足日益显现的背景下,本文考察性别身份认同对女性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首先,婚姻市场层面分析证实了中国存在性别身份认同规范;其次,妻子潜在收入超过丈夫的概率越高使妻子劳动参与的概率越低,或使妻子实际收入越有可能低于其潜在收入、相对收入越低、越有可能是家庭帮工;再次,低教育和农业户口组受性别身份认同影响更大;最后,当妻子收入超过丈夫时,随后一年妻子不工作的概率显著上升。
关键词:
女性劳动参与 性别身份认同 教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甘宇 朱静 刘成玉
该文基于CLDS2012年数据,分析金融约束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结果表明,样本家庭创业行为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镇地区家庭创业概率为15.77%,而农村地区家庭创业概率为11.49%。整体上,家庭创业受到自有财富水平的影响,财富水平与家庭创业概率显著正相关,表明金融约束是家庭创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相对于农村家庭,城镇家庭在创业选择上受到显著的金融限制。在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为创业提供了补充性的信贷支持。按财富阶层分组回归显示,总体上,财富分布处于后四分之一的家庭创业受到金融约束的抑制尤为显著,这有可能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和限制低财富家庭的"向上流动"。
关键词:
家庭创业 城乡差异 金融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