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2)
- 2023(11825)
- 2022(9916)
- 2021(9109)
- 2020(7797)
- 2019(17872)
- 2018(17499)
- 2017(32315)
- 2016(19031)
- 2015(21655)
- 2014(21715)
- 2013(20812)
- 2012(19460)
- 2011(17666)
- 2010(17674)
- 2009(15947)
- 2008(15915)
- 2007(14403)
- 2006(12230)
- 2005(10826)
- 学科
- 济(71880)
- 经济(71799)
- 管理(48700)
- 业(47853)
- 方法(39366)
- 企(37454)
- 企业(37454)
- 数学(35988)
- 数学方法(35713)
- 中国(23505)
- 财(22521)
- 教育(20526)
- 农(19891)
- 学(16763)
- 贸(15078)
- 贸易(15078)
- 易(14665)
- 业经(13737)
- 农业(13555)
- 理论(13143)
- 务(12937)
- 财务(12923)
- 财务管理(12892)
- 地方(12414)
- 企业财务(12263)
- 技术(12018)
- 制(11753)
- 收入(10334)
- 融(10092)
- 金融(10090)
- 机构
- 大学(272579)
- 学院(267668)
- 济(104650)
- 经济(102506)
- 管理(96872)
- 研究(91554)
- 理学(85289)
- 理学院(84248)
- 管理学(82741)
- 管理学院(82235)
- 中国(61162)
- 科学(57129)
- 京(57008)
- 农(50632)
- 财(47565)
- 所(46982)
- 业大(43386)
- 研究所(43187)
- 范(42731)
- 师范(42265)
- 中心(41333)
- 农业(40569)
- 江(40210)
- 财经(39064)
- 教育(36308)
- 北京(35942)
- 经(35754)
- 师范大学(34612)
- 经济学(33459)
- 院(32195)
- 基金
- 项目(182431)
- 科学(144394)
- 研究(132398)
- 基金(131217)
- 家(116053)
- 国家(114959)
- 科学基金(97102)
- 社会(83209)
- 社会科(78801)
- 社会科学(78777)
- 省(72669)
- 教育(69622)
- 基金项目(69525)
- 划(63843)
- 自然(63513)
- 自然科(62100)
- 自然科学(62077)
- 自然科学基金(61044)
- 编号(54261)
- 资助(53422)
- 成果(44795)
- 重点(42966)
- 部(42706)
- 课题(40382)
- 发(39469)
- 创(38352)
- 教育部(37068)
- 科研(35859)
- 创新(35631)
- 大学(35021)
- 期刊
- 济(102521)
- 经济(102521)
- 研究(80678)
- 教育(55976)
- 中国(54340)
- 学报(47877)
- 农(43460)
- 科学(40207)
- 财(37026)
- 大学(35915)
- 学学(32864)
- 管理(30530)
- 农业(29130)
- 技术(25934)
- 融(20062)
- 金融(20062)
- 财经(19960)
- 经济研究(17759)
- 经(17069)
- 业经(16577)
- 业(16092)
- 职业(15424)
- 问题(14351)
- 版(13426)
- 技术经济(12642)
- 统计(12288)
- 贸(12259)
- 商业(12094)
- 业大(11661)
- 科技(11400)
共检索到381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晓红
文章采用双样本工具变量法,整合CHIP数据和CFPS数据,在克服多重计量偏误的基础上,测度并分析了教育、职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传递和职业传递是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的重要路径,但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城镇居民的教育传递贡献率高于职业传递,农村居民则相反。利用代际流动矩阵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通过教育、职业路径向上流动的机会较低,容易陷入贫困代际传递陷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晓红
文章采用双样本工具变量法,整合CHIP数据和CFPS数据,在克服多重计量偏误的基础上,测度并分析了教育、职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传递和职业传递是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的重要路径,但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城镇居民的教育传递贡献率高于职业传递,农村居民则相反。利用代际流动矩阵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通过教育、职业路径向上流动的机会较低,容易陷入贫困代际传递陷阱。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红 曹宁
利用1988—2013年CHIP数据,基于分位回归方法,考察了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收入差距代际传递变动趋势。结果显示:非国有部门的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程度低于国有部门,但呈缓慢上升趋势;国有部门收入顶层的代际固化现象明显改善,两个部门收入底层的流动性却较低,容易陷入贫困代际传递陷阱。通过代际收入流动矩阵和Shorrocks指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国有部门的流动质量更高,子辈更易实现收入向上的流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杰 周宁
基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数据,从时间序列和世代视角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代际传递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视角看,子代教育与职业是父代收入影响子代收入差距的两条重要路径。在子代收入决定因素中,职业因素更为重要,平均而言,该因素解释了总影响的24%。但是2004年以来这种影响有所下降,直接带来子代收入差距的好转。从世代视角看,与60后和70后相比,父代收入对80后子代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最终使得在父代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的情况下,80后子代的收入差距有所好转。总的来说,
关键词:
收入差距 代际传递 教育 职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鹏
教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实证分析上也未达成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中国1995-2002年间的教育和收入分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中国教育的拓展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教育拓展随着教育年限的延长起了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教育分布的平等化并没有改变这一趋势,这与传统的理论和前人的研究不同。
关键词:
受教育年限 教育差距 收入差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新铭 邓曲恒
近年来,"二代"现象愈演愈烈表明了我国社会各阶层日趋固化。刻画这种社会固化的重要工具就是代际收入传递。已有大量文献估计了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但以往研究并没有分析父辈收入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子辈收入,因而也就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利用2008年的天津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以分析父辈收入对子辈收入的传导途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修正了Blanden等(2007)的错误,进而发展出了新的分解方法,并利用新方法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是父辈收入作用于子辈收入的
关键词:
收入代际传递机制 代际收入弹性 分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新铭 邓曲恒
近年来,"二代"现象愈演愈烈表明了我国社会各阶层日趋固化。刻画这种社会固化的重要工具就是代际收入传递。已有大量文献估计了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但以往研究并没有分析父辈收入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子辈收入,因而也就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利用2008年的天津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以分析父辈收入对子辈收入的传导途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修正了Blanden等(2007)的错误,进而发展出了新的分解方法,并利用新方法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是父辈收入作用于子辈收入的主要传导途径。父辈收入也可通过影响子女的所有制、行业和职业等就业特征进而作用于子辈收入,但就业特征这一传导途径的作用幅度要远低于教育。此外,相当大一部分的代际收入弹性无法由教育与就业特征等传导途径得到解释,父母的能力遗传与社会关系等不可观测因素对子女收入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收入代际传递机制 代际收入弹性 分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锦华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了一个人力资本区域溢出模型,考察了我国劳动力的区域流动带来的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公共投资决策的变化。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的区域流动使发达地区基于社会经济环境优势获得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溢出效应,并抑制其教育公共投资的激励,差距随着经济和教育投资的不同增长路径越来越大,欠发达地区教育投资的代际传递使社会经济有陷入"低发展陷阱"的危险。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则是通过积极的公共政策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达到教育平等、投资合理和发展均衡的效果。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教育公共投资 代际传递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魏晓艳
近年来,"学二代"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从代际传递理论视角看,"学二代"反映了高等教育的代际传递现象,指高学历知识分子的后代更容易获得高学历,成为社会精英,实现阶层的向上流动。本文选用CFPS数据,采用OLS与分样本回归方法,考察中国高等教育的代际传递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存在着较为显著的高等教育代际传递现象,父母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及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着子女是否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及受教育程度。同时,这种影响也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城乡身份和性别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
累积效应 阶层流动 教育公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俊 黄潇 李晓羽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采用教育基尼系数衡量教育不平等,研究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及方向。研究发现:(1)收入分配差距导致教育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的改进却没能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的改善,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并非简单线性关系,但教育扩展有利于教育和收入不平等的改善;(2)教育通过人力资本传导机制与收入分配之间发生联系,但其不会自发形成"教育平等←→收入平等"的良性循环;(3)长期内教育不平等的降低并没有改善收入不平等,但收入不平等在当期就能加剧教育不平等程度;(4)目前教育投入的水平、城市化进程并没能有效的改进教育不平等。另外,模型的稳健性得到部分证实。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 收入分配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莉 张晓杰
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例,选取2003-2014年的数据,研究了高管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高管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薪酬有正向作用,能够拉大高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高管职务及其金融背景却会缩小这种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表明,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高管的教育程度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而且相对于地方国企,中央国企的这种效应也更为显著。
关键词:
高管 教育程度 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莉 张晓杰
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例,选取2003-2014年的数据,研究了高管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高管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薪酬有正向作用,能够拉大高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高管职务及其金融背景却会缩小这种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表明,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高管的教育程度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而且相对于地方国企,中央国企的这种效应也更为显著。
关键词:
高管 教育程度 收入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晨 仲伟周
文章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方差分解,有效识别与度量不同等级人力资本对中国区域收入差距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初级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加剧了区域收入差距,但其贡献率大小存在区域异质性,对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平均贡献率为11.9%,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区域间收入差距缩小的贡献率为7.54%。因此,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为缩小中国区域间收入差距,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要更加重视基础教育工作,提升初级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进高级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从而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缓解区域间收入差距。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等级 收入差距 方差分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余文
本文运用扩展的基尼系数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国有单位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基本上与全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保持一致,城镇集体单位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变化不大,其他单位①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仅初始值比较高,而且扩大得比较快。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私有化所带来的分配不均,另一方面来自国有部门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及其国有部门行业的垄断性质。
关键词:
扩展的基尼系数 行业收入差距 垄断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扬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本文通过翔实的数据,对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差距进行了分析,认为政策作用的重点应放在矫正由不正常原因形成的收入差距上,解决的措施包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制度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