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2)
2023(3120)
2022(2530)
2021(2622)
2020(1974)
2019(4699)
2018(4847)
2017(7543)
2016(5238)
2015(5994)
2014(6247)
2013(5444)
2012(5038)
2011(4652)
2010(4812)
2009(4078)
2008(3999)
2007(3981)
2006(3609)
2005(3090)
作者
(10921)
(9108)
(8890)
(8817)
(5702)
(4430)
(4387)
(3806)
(3459)
(3431)
(3085)
(3052)
(2948)
(2891)
(2876)
(2816)
(2810)
(2696)
(2694)
(2672)
(2507)
(2255)
(2255)
(2213)
(2139)
(2091)
(2072)
(2026)
(1951)
(1870)
学科
教育(18732)
(11486)
中国(11449)
经济(11355)
理论(8490)
收入(7607)
(6946)
(6748)
管理(6589)
方法(5977)
(5925)
教学(5427)
(4900)
企业(4900)
(4758)
国民(4413)
国民收入(4254)
(4118)
(4106)
财富(4106)
农业(4067)
业经(3936)
(3798)
社会(3679)
发展(3677)
(3654)
(3555)
政治(3447)
思想(3368)
数学(3322)
机构
大学(66121)
学院(60892)
教育(26079)
研究(24735)
(20067)
师范(20038)
(18277)
经济(17653)
师范大学(16748)
管理(16668)
(15525)
理学(14428)
理学院(14142)
管理学(13733)
管理学院(13577)
科学(13013)
(11667)
职业(11035)
中国(10997)
北京(10857)
(10720)
研究所(10477)
教育学(10203)
(9985)
技术(9891)
中心(9640)
(8593)
(7907)
财经(7550)
职业技术(7499)
基金
项目(36556)
研究(36002)
科学(30844)
教育(25657)
基金(23441)
社会(22762)
社会科(19945)
社会科学(19935)
(18708)
国家(18338)
成果(17821)
编号(17665)
课题(15535)
科学基金(15345)
(15143)
(14914)
(13628)
规划(11611)
基金项目(11326)
(10513)
项目编号(10468)
(10439)
(10284)
教育部(10104)
重点(9653)
研究成果(9546)
(9463)
(9390)
阶段(9373)
资助(8962)
期刊
教育(45043)
研究(30951)
中国(23359)
(21117)
经济(21117)
职业(10661)
技术(8864)
(7811)
大学(7042)
技术教育(6907)
职业技术(6907)
职业技术教育(6907)
学报(6871)
科学(6444)
(5807)
高等(5276)
管理(5221)
成人(4803)
成人教育(4803)
学学(4782)
(4774)
论坛(4774)
高等教育(4695)
(4401)
财经(4270)
农业(3993)
发展(3760)
(3760)
(3752)
比较(3735)
共检索到104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沈超  黄忠东  
教育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收入分配不均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研究教育与收入的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不同教育层次的收入差距、收入稳定性、收入的信号及生产功能等方面阐述教育对收入的影响,以及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国睿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具有独到的价值。现阶段,增加政府在国民教育资源上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大力缩小城乡、地区、性别等方面的教育差异,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民众的多样化教育选择需求,建立处境不利群体公平教育的救助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邝红军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们需要民主的和谐。市场和教育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两大机制。公民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公民教育的实践要求:培养与臣民、私民相对的公民;重视个人、个性和个人主义;营造安全、开放的教育环境;保障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健儿  
2007年11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丰若非  燕红忠  马建华  
科斯定理是新古典第一福利经济定理的最新扩展,说明明晰的产权界定是市场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必要前提,但忽略收入效应以及政府界定与实施产权的成本是科斯定理作为局部均衡分析框架的缺陷。和谐社会要求政府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市场经济效率并保证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采取一般均衡框架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市场效率,社会秩序以及政府有效3个目标共同实现,不仅需要明晰地界定产权,而且必须运用公共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瑛  王旭明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分配领域中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建设任务提出,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足以说明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结合辽宁省高等教育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中的几个关系,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宝梅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赋予了高等教育以和谐使命。履行这一使命,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高等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公益导向的教育设计观、义利结合的教育价值观、适当超前的教育发展观、“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观构成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一般说来,和谐发展的教育通过培育和谐的心态、世态、生态和意识,以营造心和、人和、天和、思想和的和谐环境,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持。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持系统,而且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教育部机关党校第21期党员干部理论进修班课题组  
教育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广祥  赵灶娇  崔芸  
分析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意义,指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公平现象及其原因,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雪萍  张程  
2007年1月25日,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发表了题为《课程检视:多样性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白皮书。白皮书根据过去公民教育的实施情况提出了改革建议,提出在公民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并制定政策保证学校领导和教师有机会接受公民教育的相关培训,尤其强调要在公民教育中增加尊重多样性教育的内容,以促进社会朝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戈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发展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基本途径,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要求,是改善民生、缩小社会差别、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树立和采取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政策取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教育公平,以改革促发展,推行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建设和谐校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