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
2023(717)
2022(551)
2021(617)
2020(425)
2019(1009)
2018(1042)
2017(1336)
2016(1256)
2015(1375)
2014(1472)
2013(1039)
2012(882)
2011(893)
2010(908)
2009(698)
2008(617)
2007(617)
2006(536)
2005(454)
作者
(2064)
(1681)
(1665)
(1657)
(1058)
(858)
(853)
(674)
(666)
(663)
(651)
(612)
(572)
(524)
(522)
(514)
(508)
(501)
(496)
(493)
(489)
(472)
(437)
(421)
(398)
(381)
(377)
(366)
(358)
(357)
学科
教育(5591)
中国(2239)
教学(2065)
理论(1667)
思想(1641)
政治(1627)
思想政治(1602)
政治教育(1602)
治教(1602)
德育(1591)
学法(916)
教学法(916)
计算(836)
学理(835)
学理论(835)
算机(834)
计算机(834)
学校(833)
机化(828)
计算机化(828)
研究(825)
高等(822)
(756)
改革(751)
(697)
(690)
发展(686)
(660)
教育改革(634)
管理(620)
机构
大学(11749)
学院(11462)
教育(7025)
(4800)
师范(4788)
研究(4297)
师范大学(3856)
职业(3744)
技术(3179)
教育学(3004)
(2819)
职业技术(2611)
科学(2445)
教育学院(2343)
技术学院(2318)
(2219)
(2024)
北京(1973)
研究所(1879)
(1707)
中心(1702)
(1649)
管理(1605)
教育科(1382)
研究院(1380)
教育科学(1364)
理学(1355)
(1311)
理学院(1305)
中国(1188)
基金
研究(7938)
教育(7244)
项目(6563)
科学(5548)
编号(4638)
课题(4569)
成果(4558)
(4296)
(3656)
社会(3539)
(3522)
社会科(3186)
社会科学(3186)
规划(3140)
(3025)
基金(2963)
年度(2814)
项目编号(2690)
研究成果(2666)
(2468)
(2342)
(2337)
阶段(2326)
教育科(2183)
阶段性(2155)
(2134)
重点(2088)
(2061)
教育科学(2057)
国家(2050)
期刊
教育(13217)
中国(5963)
研究(5521)
职业(3843)
技术(2450)
技术教育(2272)
职业技术(2272)
职业技术教育(2272)
成人(2190)
成人教育(2190)
(1358)
论坛(1358)
(1322)
经济(1322)
职教(1243)
高等(1209)
(1001)
大学(1000)
发展(971)
(971)
高等教育(965)
学报(855)
比较(851)
教研(825)
高教(825)
科学(683)
(658)
远程(624)
远程教育(624)
农业(549)
共检索到18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付海兰  王立平  
中职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离不开学生学习动机的支撑,而学习动机的形成主要受制于认知能力、自我效能感、自尊;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需要从提高认知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自尊;构建榜样型家庭、建立成熟型学校、创建关爱型社会等方面逐一展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文龙  梁成艾  
调查表明,"9+3"中职生的总体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男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兴趣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而且在总体学习动机以及各个维度水平上,年级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生源"9+3"中职生总体学习动机以及掌握目标取向、考试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镇生源"9+3"中职生,且非独生子女类型"9+3"中职生的掌握目标取向和考试焦虑两个维度水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类型"9+3"中职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祥  
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卓越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对于"卓越人才"来说,智商和情商相差不大,因此,逆商对他们事业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人们对"卓越人才"的逆商教育认识上存在误区。本文在分析"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逆商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艳林  
同一个平台不同群体的跨文化教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调查发现,不同群体在对经济社会状况的满意度、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对所在学校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以及文化信仰和恋爱的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正是给跨文化职业教育带来挑战的关键所在,应当从消除体制差别、改善专业结构等方面进行调适,以建构和谐的职业教育体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怀新  
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使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研究型大学不可避免地要担负起高层次继续教育的职能。为此,研究型大学需要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综合性及跨学科课程开发,不断丰富、完善继续教育内容,更有效地完善其继续教育职能,从而为终身学习体系发展作出贡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滟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文章通过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梳理,分析原因,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教育内容体系,丰富教学方法,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等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冲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既有量的矛盾,又有质的矛盾,两者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但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建立由国家政府支持、社会企业参与、高校主导、大学生为主体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贺珍佑  
结合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从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模式对学生岗位能力与素质的新要求、工学结合模式下物流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物流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探析等方面论述了工学结合模式下物流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文泽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急剧的变革。在文化碰撞、价值多元、政治转轨、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部分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有所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重个人轻社会,重索取轻奉献,重功利轻道义,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重物质实惠轻精神境界的现象。上述现象的出现,固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和时代根源。但这同时也充分表明,在教育体系中真正落实责任教育的地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牛爽爽  邓猛  
本文在分析了融合教育背景下残疾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内涵,并从社会支持的主体和内容等多方面分析了该系统的层次结构,归纳出包括支持内容、支持性质、支持主体、支持环境四个维度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模型。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当前有关融合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现状提出启示,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强  朱德全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四川省"9+3"免费中职教育模式等典型经验。四川省"9+3"免费中职教育模式以免费教育为核心内涵,以公益性为主要特征,在政府统筹保障下,积极探索模式创新,形成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投入保障体系,推动了藏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就业帮扶。通过5年的实践,"9+3"计划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加快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步伐,改善了民族地区的民生,收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同的良好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单中元  姜丹  贾翔翔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真正卓越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正在普遍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探讨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背景下高校应该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适应和促进高校大学生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辉  夏凌云  张永强  
在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其教育体系、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和创新创业活动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塑造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的探讨,从高校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建立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慧  
高校开展大学生制度自信教育,对于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认真思考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彰显的制度优势,使他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主动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追梦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潇凝  
文章探讨了在“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民族地区高校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分析了“互联网+”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探讨了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深入研究了融入实践、多元化资源支持和跨学科合作等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以及“互联网+”在赋能创新创业方面的应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阐释了“互联网+”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创业成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