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0)
- 2023(3230)
- 2022(2592)
- 2021(2660)
- 2020(1970)
- 2019(4503)
- 2018(4712)
- 2017(6805)
- 2016(5050)
- 2015(5696)
- 2014(5969)
- 2013(4991)
- 2012(4593)
- 2011(4237)
- 2010(4493)
- 2009(3755)
- 2008(3679)
- 2007(3391)
- 2006(3084)
- 2005(2847)
- 学科
- 教育(19177)
- 中国(9666)
- 管理(7718)
- 济(7537)
- 经济(7534)
- 理论(7345)
- 环境(6554)
- 学(6068)
- 教学(5603)
- 发(4882)
- 生态(4788)
- 发展(4136)
- 展(4014)
- 思想(3855)
- 研究(3822)
- 政治(3732)
- 文化(3707)
- 和(3624)
- 农(3614)
- 思想政治(3600)
- 政治教育(3600)
- 治教(3600)
- 德育(3566)
- 业(3278)
- 革(3249)
- 企(3185)
- 企业(3185)
- 高等(3145)
- 改革(3139)
- 地方(2978)
- 机构
- 大学(60449)
- 学院(57241)
- 教育(26174)
- 研究(24292)
- 范(20870)
- 师范(20821)
- 师范大学(17324)
- 京(15286)
- 科学(15105)
- 管理(13827)
- 所(11798)
- 理学(11692)
- 职业(11664)
- 济(11506)
- 理学院(11370)
- 研究所(10942)
- 管理学(10922)
- 经济(10879)
- 技术(10871)
- 北京(10805)
- 管理学院(10776)
- 江(10543)
- 中国(10370)
- 教育学(10112)
- 中心(9542)
- 院(8972)
- 州(8251)
- 职业技术(7983)
- 教育学院(7455)
- 研究院(7209)
共检索到95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弼成
黄正泉教授在其《文化生态学》中提出了很多值得认真思考、且对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意义的命题。文化生态学是人类最高智慧,文化生态的转折根本在于人的"欲"与"理"能否制衡,在于传承人类思想和文化的教育作用的发挥。只有从文化生态的龙头——教育把好关,才能扭转当下人们错误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切实走出文化"最大腐败"的恶性循环。具体可从三方面展开:一是教育对象层面需把学生当作人;二是教育目标层面需培养学生成为他自己;三是教育实践层面把学校设计成人性养成的场所。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正泉
人是文化生态存在者。自然态身体同文化一道进化,进化过程语言符号化的文化嵌入肉身,自然态身体文明化,文化成为肉身的存在。文化生态是人生存的母胎,文化生态由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构成;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关系的内在化是本能无意识、文化无意识、社会文化意识、内在自我意识,意识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人的存在。人—语言符号—文化生态三位一体。人的文化生态与文化生态人诗意地契合,人就成为了文化生态存在者。
关键词:
语言符号 存在者 文化生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洁颖
文化生态学关注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存在方式及相互关系,是指导社会各领域共生发展生态思维及理论架构。文化生态价值与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高度关联性,是社会成员构建生态意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及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的价值基础。本文在分析文化生态机制构成的基础上,对社区教育发展的责任与目标进行了理性思考与本土创生研究。
关键词:
文化生态 社区教育 机制建设 创生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帮俊
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高水平职业教育存在文化生态匹配度不高、文化建设中心把握不准及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建议加快数字文化生态转型,提高文化生态与高水平高职教育的匹配度;从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方面把握文化建设的核心;从观念、制度及育人过程方面把握文化生态平衡。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水平 文化生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文洪
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文化的继承、保护、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城市文化生态保护的六项基本原则。一是多元,尽可能地保存各种文化遗产的完整;二是共生,维持异质文化在同一空间环境中的永久性;三是适应,在更新改造中促进文化遗产的发展协调;四是人本主义,使历史社区社会生活充满活力;五是系统,使各层级关系的保护成为系统工程;六是平衡,和谐处理不同文化界面的过渡关系和新旧关系。
关键词:
文化生态 文化遗产 环境 平衡 保护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明星 罗俊梅
文化生态学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理论指导,价值重大。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内容、育人机制、生态环境等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在新时代教育理念引领下,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方法,构建内容丰富的文化自信教育课堂、建立"以生为本"的文化育人机制、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不断革新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路径,以推动实现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实践的突破与超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颖 刘合波
文化生态学作为将生态学引入文化研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强调文化中的原生性、传承性与平衡性。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研究高校文化,其目的便是促使高校能够构筑更为合理、高效、和谐、稳定与平衡发展的校园文化。因此,从文化生态性的本质出发来研究高校文化,对于构建合理高效、平衡发展的高校生态文化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化生态 高校文化 平衡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游菲 李红亮
<正>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作为特定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生态,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吸引力同良好的文化生态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而言,无论基于历史的维度,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化人”之优良传统来看,还是基于现实的视界,从近现代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文化载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来看,建构良好的文化生态,优化文化环境条件,可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价值追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成才
文化生态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民族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民族学生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行心理调适以达到新的和谐的过程。探讨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必须从文化生态视野出发,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心理,认识文化生态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模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的系统。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少数民族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增文 周建明 所萌 王茜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国家文化部落实民族文化保护精神,整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批准设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地域。基于文化生态、生态旅游等理论的研究,探索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旅游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探索了热贡文化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与市场潜力,提出了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和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维绪
当前,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已经蔓延到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也从理论概念转变为世界人民的共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生态建设又包括社会建设。对殡葬改革而言,如何构建民俗殡葬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即在保留传统优秀民俗礼仪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殡葬服务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分析殡葬文化生态的内在机理与建设路径,以推动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平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森文 赵江洪
文化生态学是文化学与生态学交叉的新学科,结合本土设计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对设计创新具有启发意义。通过对文化生态学理论和设计系统研究的结合,产生出基于文化生态的本土设计模式,可以对本土设计的实践进行指导。基于设计框架的研究,在地域性文化生态环境中,针对实际需求,开展系统性和多样化的设计创新,用以印证理论观点与方法。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本土设计 设计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春林 黄正泉 梁剑宏
文章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国内关于文化生态的涵义、特点、功能、保护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提出研究展望。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建设 社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森文 赵江洪
文化生态学是文化学与生态学交叉的新学科,结合本土设计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对设计创新具有启发意义。通过对文化生态学理论和设计系统研究的结合,产生出基于文化生态的本土设计模式,可以对本土设计的实践进行指导。基于设计框架的研究,在地域性文化生态环境中,针对实际需求,开展系统性和多样化的设计创新,用以印证理论观点与方法。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本土设计 设计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