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6)
2023(8121)
2022(6603)
2021(6088)
2020(4549)
2019(10613)
2018(10399)
2017(17848)
2016(10785)
2015(12068)
2014(12112)
2013(11408)
2012(11017)
2011(10255)
2010(10644)
2009(9448)
2008(9375)
2007(8708)
2006(8129)
2005(7765)
作者
(28766)
(23807)
(23771)
(22529)
(15370)
(11388)
(10994)
(9258)
(9235)
(8694)
(8091)
(7949)
(7834)
(7597)
(7515)
(7515)
(7147)
(7083)
(6943)
(6885)
(6396)
(6021)
(5765)
(5631)
(5555)
(5373)
(5340)
(5331)
(4837)
(4809)
学科
(43639)
经济(43599)
管理(24687)
(24233)
中国(21787)
教育(19414)
(17544)
企业(17544)
地方(16920)
(13595)
业经(11316)
(11223)
方法(10341)
农业(9814)
理论(9769)
地方经济(9749)
(9148)
(9064)
金融(9063)
发展(8997)
(8870)
(8808)
(8692)
银行(8684)
(8534)
数学(8474)
数学方法(8378)
技术(8086)
(7598)
环境(6824)
机构
大学(145635)
学院(144872)
研究(57786)
(55503)
经济(54099)
管理(46740)
中国(39324)
理学(38516)
理学院(37918)
管理学(37254)
管理学院(36943)
(33955)
科学(32775)
(30825)
师范(30637)
教育(30395)
(29175)
(26447)
研究所(26128)
(24983)
师范大学(24943)
中心(24664)
北京(23067)
(21427)
(20767)
(20257)
财经(19810)
技术(19465)
(17885)
职业(17641)
基金
项目(86032)
研究(72985)
科学(69240)
基金(56983)
(47875)
国家(47239)
社会(44439)
社会科(41817)
社会科学(41813)
教育(40360)
科学基金(39858)
(36526)
编号(32363)
(31813)
成果(29122)
基金项目(28877)
课题(26721)
(26097)
资助(22744)
(22523)
发展(21790)
自然(21728)
(21339)
自然科(21172)
自然科学(21170)
重点(20985)
自然科学基金(20780)
规划(20442)
(19997)
(19199)
期刊
(72375)
经济(72375)
研究(58146)
教育(51177)
中国(45136)
(21417)
管理(19125)
(19105)
学报(17965)
科学(17659)
(16453)
金融(16453)
技术(16405)
大学(15282)
农业(15044)
业经(13223)
职业(12695)
学学(12614)
经济研究(11433)
财经(10125)
(9338)
(9095)
论坛(9095)
问题(8933)
(8837)
技术教育(8330)
职业技术(8330)
职业技术教育(8330)
(7967)
图书(6885)
共检索到249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骏  刘泽云  
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一个随机样本,采用相对教育位置的方法检验了在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教育提升人力资本和发送信号的功能。研究发现:在纠正了能力偏误和样本选择偏差之后,对于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男性和女性,教育的功能既体现为提升人力资本,也体现为发送信号,但到了职业生涯的中后期,教育对于男性仅仅体现为提升人力资本的功能;而对于女性而言,教育仍然体现为提升人力资本和发送信号的双重功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茶芬  
本文以1994~2000年65家自愿聘请独立董事的A股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司自愿聘请的可能动机,以此考察中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对独立董事的有效需求。研究发现,一股独大的公司不愿聘请独立董事以降低代理成本,首次发行上市公司更主动地聘请独立董事来迎合政府。这说明在中国,迎合政府而非治理需要构成了公司聘请独立董事的真正动机,公司层面对独立董事的内在需求不足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低效率。该发现为进一步推进公司治理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具体机制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只能治标不治本,努力变革不合理的制度环境、积极培育公司对治理机制的内在需求才是根本所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邵宜航  徐菁  
本文讨论高等教育扩张对以创新为主要增长动力的现代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在熊彼特式创新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解析高等教育扩张通过影响创新进而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指出:一方面,高等教育扩张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而可能有利于增强总体创新能力,但另一方面,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扩张也可能扰乱高等教育的信号作用,扭曲研发部门劳动力的甄选,进而对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高等教育扩张的增长效应将可能随发展阶段而不同。进一步,本文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展开的经验检验支持了理论分析结论。总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扩张对创新效率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庆宝  
人力资本提升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发展是人力资本提升的基本手段。本文从人力资本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出发,分析了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本提升中的重要地位,并联系我国实际,提出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本提升紧密结合,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成  
不同的人力资本拥有者与相应的工作职位相匹配,就会大大提高社会效率,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这种匹配常常难以实现。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必要途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的信号传递机制具有范围经济的特征。在大学招生考试、大学排行、高校扩招、大学更名时,要考虑人力资本信号传递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可月  张凤林  
Spence在20世纪70年代创建了劳动力市场信号发送模型,着重分析教育作为信号对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以及均衡产生的影响,从信号发送角度阐释了教育的信息性作用,引发了对教育功能的争议和讨论。许多学者针对信号发送假设与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和收入之间的争议,展开实证研究,验证教育是否具有信号发送作用以及需要的条件。系统地梳理和评述验证教育信号发送作用的方法和结果,对我国转轨经济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汀汀  
本文在内部人交易的框架下研究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以中信证券为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减持公告有显著为负的市场效应,这说明,市场将减持视为利空信息。多因素分析发现,减持前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告效应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这和不对称信息环境中内部人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获利的假说一致。但是,减持交易的规模与公告效应之间具有正相关,则表明内部人出售股票满足流动性需求的愿望越强烈,公告效应越弱。因此,市场基于对内部人减持动机的判断做出反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兴华  戴虹  
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模块的配送信息自动发送系统的设计方案。搭建了以Q2403A为核心的GPRS短信发送硬件系统,进行了基于VB的上层计算机软件编程,并进行了代码封装,实现了配送信息的自动短信发送功能。对硬件框图及软件设计算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优越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佳薇  
提升普惠性人力资本是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教育是一项公共服务事业,教育服务对象、内容、过程与效益均鲜明彰显着教育的公平性、公共性、普惠性、共享性等内在属性,深刻蕴含着新发展阶段教育提升普惠性人力资本的理论内涵。提升普惠性人力资本要紧扣新发展阶段教育服务需求,挖掘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知识共享、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价值,澄明教育促进人力资本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美好生活建设、高水平共同富裕等价值向度。立足“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和新发展阶段,教育提升普惠性人力资本理应遵循以红利释放机制作为动力源泉、以融合发展机制凝聚整体合力、以结构优化机制拓展重要渠道、以政策调整机制保增总体效益等行动原则,主要通过优化共享发展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健全多位一体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创设普惠全纳的教育服务供给系统、构建全域覆盖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等路径来实现,以期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从文  张志海  潘希宏  
基于金融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本文构造了信号发送和投资者识别能力的市场反应函数模型。分析发现,私募股权资本市场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达到减少新项目潜在租金的消散、降低创业企业家的创业风险以及投资者能从与创业企业家的合作中分享租金的目的。本文的研究表明,私募股权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贞齐,孙林岩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通过对高等教育的功能和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本紧密联系,是人力资本开发的关键所在。但从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力资源的状况上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是偏低的。针对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强烈,扩大教育规模、实行大众化教育迫在眉睫。同时高校也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人力资本开发,培养出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从而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晨  廖园园  方绪军  
职业教育作为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其在个体的技能形成、能力塑造、价值观培育等方面具有不可忽略的现实作用,是贯穿于个体全生命周期的重要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助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是指向个体全生命周期成长、服务个体职业发展、契合终身学习形成的过程。指向个体全生命周期发展是职业教育助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的前提,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助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的关键,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职业教育助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的旨归。因此,实现个体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应以全生命周期为引导,提升职业教育个体成长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不同层次的投资获益;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人力资本投入持续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远浙   陈欣妮   王思怡  
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提高,不仅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本的有效提升,而且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基于代际流动视角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利用2011~2019年五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引进外资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引进外资能够提升教育代际流动性,削弱代际间父子代教育的传递黏性。机制分析表明,收入效应和教育陪伴效应起主要作用,即引进外资能够通过提高父代收入水平与教育陪伴意识显著提升教育代际流动性。引进外资的影响也与家庭城乡异质性、子代性别及子代规模有关,该作用在城镇家庭与单孩家庭中表现更为明显。同时,引进外资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积极影响并不因子代性别而产生明显差异。文章进一步拓展了引进外资在社会福利效应领域的研究边界,也对中国深化对外开放以及促进社会机会公平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琼  张钟文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经验研究中如何估计这一指标却存在很大分歧。本文遵循一阶马尔可夫过程,并基于大规模微观个体抽样数据所得关键参数的分布特征,模拟和测算了我国1950—2020年间全国和各地区各年份人力资本存量及人均人力资本水平,并从人口转型和教育提升两个角度考察70年间人力资本变迁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不同标准所得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但均随时间推移不断趋缓;人口转型相比于教育提升在70年间的贡献略大。早期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主要源于人口转型所实现的人口红利,而近年来教育提升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贡献愈加明显。其次,各地区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均随时间显著提高但变化趋势不尽一致; 1950—2020年间,各地区人均人力资本随时间推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对收敛特征。本文认为,教育提升可以成为促进我国人力资本进一步提升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康昕  
如何将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变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无疑,"宽口径"的新型农民培养机制,是当下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概念描述、现象分析和针对性政策,对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教育培训进行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