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4)
- 2023(9006)
- 2022(7685)
- 2021(7293)
- 2020(6025)
- 2019(13748)
- 2018(13671)
- 2017(23820)
- 2016(14275)
- 2015(16134)
- 2014(16614)
- 2013(15422)
- 2012(14237)
- 2011(12908)
- 2010(13404)
- 2009(12529)
- 2008(12745)
- 2007(11815)
- 2006(10548)
- 2005(9840)
- 学科
- 济(46284)
- 经济(46200)
- 管理(43428)
- 业(36136)
- 企(33723)
- 企业(33723)
- 教育(21393)
- 中国(18773)
- 方法(18591)
- 财(16606)
- 制(14832)
- 数学(14274)
- 数学方法(13993)
- 理论(13719)
- 学(12442)
- 业经(12256)
- 农(11319)
- 体(10455)
- 务(9964)
- 财务(9933)
- 财务管理(9906)
- 企业财务(9445)
- 技术(8897)
- 和(8808)
- 体制(8743)
- 银(8463)
- 银行(8450)
- 融(8097)
- 金融(8092)
- 教学(8080)
- 机构
- 大学(204272)
- 学院(196405)
- 济(70472)
- 研究(70083)
- 经济(68563)
- 管理(67745)
- 理学(56910)
- 理学院(56122)
- 管理学(55003)
- 管理学院(54571)
- 中国(48419)
- 京(45305)
- 科学(40258)
- 财(39090)
- 范(36881)
- 师范(36669)
- 所(35104)
- 教育(34310)
- 江(32894)
- 研究所(31211)
- 中心(30424)
- 师范大学(30133)
- 财经(29464)
- 北京(29367)
- 经(26502)
- 农(26116)
- 州(25721)
- 院(25167)
- 业大(24590)
- 技术(23145)
- 基金
- 项目(121322)
- 研究(97394)
- 科学(97062)
- 基金(84532)
- 家(71801)
- 国家(71005)
- 科学基金(60443)
- 社会(60182)
- 社会科(56676)
- 社会科学(56659)
- 教育(53071)
- 省(48683)
- 基金项目(43090)
- 划(42933)
- 编号(41711)
- 成果(38922)
- 自然(36179)
- 自然科(35309)
- 自然科学(35302)
- 自然科学基金(34659)
- 资助(34067)
- 课题(32845)
- 部(29179)
- 重点(29079)
- 制(27937)
- 年(27223)
- 发(26129)
- 性(26071)
- 教育部(26030)
- 项目编号(25980)
共检索到322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思乐
教育内部惯习性评价具有评价主体的外在性及权威性,方式的可比性,功能的控制性等特征,由于教育內部惯习性评价被普遍采用,使教育文化蜕变为可视性的教育亚文化。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挖掘教育內部惯习性评价的根源,正确看待教育干预和教育的非外视性的关系,走出教育评价的误区,以适应教育的生命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家荣
人是由生命、生存、生活构成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内,生存是沟通生命与生活的纽带。教育的主旨就是要促进人的生命、生存与生活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现代教育中生命价值的失落,很大原因是沟通生命与生活的中介被打破。生存教育通过教育来调整人的生存方式,化解生存困境,把握生存规律,实现生存价值,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的生命价值回归。
关键词:
生存教育 生命价值 生存价值 回归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周学高
远程开放教育亚文化既是远程开放教育以专业或班级管理工作的心理平台,也是学校文化的根本载体。良好的亚文化是形成具有远程开放教育特色的班集体凝聚力的精神基础,也是提高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远程开放教育亚文化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其道德准则、道德评价应是多元化的,也应更加重视和加强在网络条件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构建远程开放教育亚文化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的一些方法,影响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充分运用网络优势,开辟远程开放教育亚文化的新平台;加大远程开放教育班集体活动的组织力度;同时,还必须重视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时见、袁利平在《高等教育研究》第3期撰文指出,从词源学来看,文化具有培养、培育、教养的意思,而教育是文化得以传播、继承、整合、积累和发展的生命机制。换言之,文化要一代代延续发展,必须通过教育这一媒介。我们强调教育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从一般意义上指教育作为一种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是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中,一个教育学研究共同体长期自觉探究的产物。近三十年来,该学派以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为己任,通过理论反思、实践探究、方法论更新、学科元研究等四个重要方面的持续深化与交互生成式的研究,经历了孕育、初创、发展、成形至通化五个阶段,在不断推进的、多维多层的回归与突破中,逐渐生成了富有个性的学派存在形态和独特品质,就教育学与教育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闫守轩 朱宁波
在呼唤教育中关照学生生命体验的当下,却忽视了教师职业生活中的生命体验。回归生命体验的教师教育是促进教师内涵式专业化成长的关键和时代必然,具有主体性、实践性、整体性与超越性特征。借鉴美国"共同教与学"计划和"教学勇气项目",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创设真实的教育实践情境,引领教师生命体验,在职后教师教育中,转化消极体验,呵护教师心灵。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生命体验 缺失 回归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枬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是以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为己任,具有浓郁的中国立场、中国传统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系统的理论建构体现了"回归与突破"的学派追求,表现在:研究者自身以及学派群体对已形成的学术自我的超越;研究者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及建设中国教育学派的自觉;研究者自身以及学派群体教育学观的厘清及教育观的重构;研究者深度介入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玉娟
以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为指导,通过分析成人生命被割裂的现状,指出当前成人生命的割裂和扭曲的现状。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人教育要想改变成人个体整全生命被割裂的现状,就必须明确促进成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以"回归成人真实的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回应成人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的需求"为方法论指导,以"满足成人自然生命的诉求,养护成人精神世界的诗性"为内容,以"激发成人的自由发展内在动力,促进成人的自由发展,提升个体的社会生命价值"为终极使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刘丽
知识问题一直是成人教育视域中的核心问题,从成人知识教育转向回归成人生命的教育是现代成人教育的必然诉求。本文选取了成人教育知识中的三个点:从成人教育知识的价值着手,探讨成人教育知识从最初的被奴役,继而在成人教育活动的助推下逐渐发展成为充满生命力的完整活体;从成人教育知识的范畴着手,探讨成人教育知识从固守僵化的课本知识,继而将触角深入缤纷的成人生活世界;从成人教育知识的传授方式着手,分别探讨了说教式、启发式、生成式、整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表明成人教育知识的传授从最初注重对成人个体的简单灌输到注重通过主体间的心灵契合,继而达到知识能量转化的最优效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斌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教育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实质上是教育对生活世界的遗忘。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使其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可能。构建合理的教育价值观,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大力倡导生活教育和不断加强人文教育,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现途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度与困境。
关键词:
教育世界 生活世界 现代性困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邱兴 杨志俊
城市新移民子女的亚文化跨越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社会的长久安定。学校教育可以在城市新移民子女学业成就、文化适应、心理和环境干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学校应该在城市新移民子女亚文化跨越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教育干预措施,化解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邱兴
城市新移民子女的亚文化跨越要经历文化适应、社会融入、文化融合三个阶段。礼仪教育能够帮助城市新移民子女达成亚文化跨越各阶段的多数任务。在文化适应阶段,礼仪教育可以引导城市新移民子女与城市原住民子女实现和平共处,帮助他们理解、接受城市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养成城市社会认同和推崇的良好行为习惯;在社会融入阶段,礼仪教育不仅可以为他们融入城市原住民及其子女社交圈提供中介或桥梁,融洽他们与城市原住民子女的关系,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交往意识、礼仪行为和交往技能;在文化融合阶段,礼仪教育既可以减少乡村文化、"城中村"亚文化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促进他们认同、接受城市文化,实现同化,而且也可以促成他们与城市原住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庞庆举
中国教育学自近代从西方引进,百余年间,几代学者持续努力创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叶澜教授新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以"论纲"方式呈现了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特征。它纵贯西方三千年学科观,回归突破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形成了以"生命·实践"为内核基因、扎根民族"文化传统"和学校教育"变革实践"、提出中国式教育命题和体现中国思维、运用中国话语、呈现教育学"独立学科"立场的中国原创教育学。它有字书写的背后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与研究团队数十年学术生命实践的无字之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强舸 左超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它与以培育和普及主流文化为目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不可避免的结构性冲突。以研究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群体中青年亚文化的独有特征,分析其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闫守轩
关怀生命正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新的价值取向。构筑关怀生命的教育离不开对教育本初状态即教育起点与原点的追问,离不开教育之生命意识的确立。整全的生命是教育的元基点与根基,关怀生命的教育需要确立敬畏生命、呵护生命与发展生命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教育 元基点 生命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客户关系管理、内部控制与企业并购绩效测度综合评价——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我国内部控制强制披露政策的干预效应研究——来自断点回归的经验证据
更大的CEO权力强度会导致更多的财务重述吗?——基于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分析
论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审查与评价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与年报及时性——基于OLS与分位数回归的证据
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论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否降低企业有效税率?——基于模糊断点回归设计的数据实证检验
学生生命的“被控制性”和“无限可能性”——兼论《被压迫者教育学》的教育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基于回归控制法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