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0)
2023(8298)
2022(6369)
2021(6058)
2020(4664)
2019(10530)
2018(10995)
2017(18593)
2016(11555)
2015(13064)
2014(13719)
2013(12202)
2012(10943)
2011(10024)
2010(10226)
2009(9191)
2008(9021)
2007(8422)
2006(7746)
2005(7085)
作者
(30646)
(25198)
(25173)
(24256)
(15933)
(11927)
(11754)
(9964)
(9857)
(9109)
(8598)
(8535)
(8219)
(8156)
(7927)
(7873)
(7642)
(7503)
(7498)
(7219)
(6705)
(6274)
(6099)
(5953)
(5922)
(5700)
(5655)
(5538)
(5311)
(5092)
学科
(33425)
经济(33278)
管理(24422)
教育(21302)
(20774)
中国(19774)
(17606)
企业(17606)
理论(13961)
(12640)
(11760)
业经(11306)
方法(10704)
教学(10002)
(9190)
(8833)
(8524)
(8058)
(8007)
农业(7877)
发展(7622)
(7497)
地方(7487)
数学(6447)
数学方法(6263)
(6047)
技术(6044)
银行(6028)
(5832)
(5726)
机构
大学(152989)
学院(147896)
研究(57617)
(47730)
管理(46239)
经济(46201)
理学(38862)
理学院(38215)
管理学(37153)
管理学院(36855)
中国(36403)
(35302)
科学(34803)
教育(33525)
(32816)
师范(32560)
(29115)
师范大学(26657)
研究所(26390)
(25796)
中心(24783)
(24776)
(24647)
北京(23231)
技术(21935)
(20807)
业大(20448)
(19776)
农业(19043)
财经(18739)
基金
项目(94240)
研究(77881)
科学(75034)
基金(63075)
(54443)
国家(53792)
社会(47054)
科学基金(44757)
教育(44339)
社会科(43043)
社会科学(43028)
(38972)
编号(35502)
(34843)
成果(32955)
基金项目(31863)
课题(28746)
自然(25831)
自然科(25250)
自然科学(25242)
自然科学基金(24778)
资助(24303)
(24137)
重点(23034)
(21923)
(21683)
项目编号(21295)
规划(21195)
(20519)
(19313)
期刊
(59435)
经济(59435)
教育(58327)
研究(56484)
中国(46900)
学报(24611)
(24084)
科学(21309)
大学(19888)
(19660)
管理(17671)
学学(16833)
技术(16553)
农业(16011)
职业(14531)
(11116)
金融(11116)
业经(10060)
财经(9663)
技术教育(9412)
职业技术(9412)
职业技术教育(9412)
图书(9177)
(9161)
论坛(9161)
经济研究(9015)
(8463)
(8137)
(8006)
(7817)
共检索到244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教育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与个人对指导学习的需要。教育本质新概念既重视作为履行培养人职责的教育者的主体重要作用 ,又重视受教育者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作用 ,与传统教育本质观有质的区别。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卫东  李丽娟  高原  
欧洲教师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概念,是欧洲教师教育国际化的标志。欧洲教师的内涵不仅应具有未来教师的专业特质,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欧洲性,即欧洲身份、欧洲知识、欧洲语言能力、欧洲文化能力以及欧洲职业精神等。欧洲教师这一概念通过各种政策与项目加以推进,并对我国多元视角地建构教师核心素养的研究逻辑,彰显区域文化属性的教师文化自信以及促进教师跨境流动的系统合作带来重要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雷鸣强  
所谓事物的本质,则指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它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该类事物必然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和最稳定的共同属性;第二,是该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或独有的属性;第三,对该类事物的多种其他属性而言,则是规定和影响其他非本质属性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它是由该事物的特殊矛盾决定的,是该事物的其他一切矛盾的胚芽。第四,它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这是我们讨论教育本质的基点。这里的“教育”应指一切形态的教育,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教育,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一切教育等。它是指客观存在的自在教育或人参与了的教育,而不是人们自以为是教育的“教育”。在这里,教育更多的只是人与社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赵淑梅  
20世纪后,基于对赫尔巴特以来传统教学论的批判,包括结构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在内的现代教学论体系逐步形成,但由于其"单维变革"之弊,诸教学理论或在知识、或在主体、或在取向等方面凸显出"不完整教学"之属征,职业教育如是。以中国哲学"整体观"、胡塞尔"现象学"和杜威教育"一元论"思想为基础,提出"完整教学"概念,并在揭示其完整知识、完整过程、完整逻辑、完整主体、完整取向等特征时,彰显出职业教育"完整教学"在文化层面的本土性,在知识层面的技术性,在价值层面的教育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凡  
作为当今时代全新的三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从内涵角度来看,作为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保罗.郎格朗、埃德加.富尔、罗伯特.赫钦斯结合自身理论智慧与实践经验,分别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做出精辟解读。其次,就历史发展脉络而言,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三大理念既有其共同的诞生背景,又表现出其各自独特的成长命运。最后,就三者关系而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别,但只有在学习化社会的理想社会形态下,它们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与共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倡导终身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实践热潮正在我国掀起。但人们对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化社会三大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深入。因此 ,从国际范围出发来深入地探讨、分析一下它们的“定义”、“要义”、“关系”、“初衷”等 ,对于尽可能走向理解的完善与认识的成熟而言 ,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燕环  
作为现象和实践的全球教育治理由来已久,但对全球教育治理的基本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可对全球教育治理的概念、主体和机制做出如下的界定与总结:全球教育治理是国际社会各利益相关方通过多种方式共同管理全球教育事务的活动;全球教育治理的主体主要有主权国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智库等,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全球教育治理的机制主要有基于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全球教育治理,基于教育新思想和新理念的全球教育治理,基于国际会议和多边论坛的全球教育治理,以及基于教育指标和标准的全球教育治理,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当前,多元的主体通过多样的机制在多个不同的层面和舞台上活动,共同构成了一种相互交织与影响的复杂的全球教育治理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当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中 ,最具代表性和冲击力、影响力的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大理念。本文分析这两个理念的基本内涵 ,透视它们的社会背景 ,揭示它们的本质意义与基本宗旨 ,并论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对中国的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乃文  邵良杉  
作者在学习化社会的讨论背景下,结合自己的体验,就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庆年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日益完善,高等教育系统越来越复杂,揭示高等教育发展客观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高等教育发展层次指数、高等教育发展平衡指数、高等教育开放指数、高等教育需求率、高等教育发展的实益率和高等教育结构指数等新概念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可以较清晰地描述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状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李双玥  
当下职业教育专业培养标准"明言""碎片"与"抽象"式表达,消解了其作为"逻辑起点"和"测量标尺"的本来功用。基于此,借鉴现象学"生活世界"理念,提出具有完整性、活性和典型性属征的"完整标准"概念。其间,超越传统DACUM和BAG开发技术,中经"典型工作任务"析出、活化、择类、描述诸环节,遂而演绎出"完整标准"之基本表达,并以此作为培养模式的参照、课程开发的起点、教学实施的依据和学生评价的准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景舟  
从历史来看,职业教育是双轨制的产物。"职业教育"是一个含有阶级歧视和文化撕裂性的概念。从世界范围来看,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职业教育正在进入到一个以"新职业主义"为标志的"后职业教育"时代。对我国而言,职业教育发展的百年史,就是一场概念之争的历史。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职业教育大国向职业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时刻。职业教育面临着重新定位。用"技术教育"取代"职业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解决了一个学术分类的难题,还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现实政策进行积极的反思。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部署。其中一系列相关表述顺应了国际社会推进终身学习的潮流,深刻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出了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具体机制,同时,指出了一系列围绕终身学习理念的值得研究的课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佳  苏喜友  陈亦平  
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方法也不是教法和学法的背离,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对部分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的学习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目前高等院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还未真正建立起来,教学过程仍然是相对封闭而不是开放的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与学的沟通与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书忽视育人。研究认为,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与学习过程"是高等院校未来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