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2)
2023(2728)
2022(2262)
2021(2417)
2020(1777)
2019(4215)
2018(4399)
2017(6571)
2016(4707)
2015(5362)
2014(5549)
2013(4661)
2012(4300)
2011(4039)
2010(4264)
2009(3581)
2008(3482)
2007(3393)
2006(3239)
2005(2770)
作者
(9633)
(7931)
(7721)
(7708)
(4986)
(3866)
(3837)
(3341)
(3025)
(2970)
(2727)
(2615)
(2577)
(2560)
(2494)
(2482)
(2378)
(2358)
(2344)
(2322)
(2248)
(2015)
(1961)
(1924)
(1858)
(1793)
(1754)
(1739)
(1699)
(1646)
学科
教育(18699)
中国(10547)
理论(8449)
(8437)
经济(8306)
管理(5765)
教学(5446)
(4652)
(4514)
企业(4514)
(4262)
方法(4066)
(4011)
(3687)
(3652)
(3589)
社会(3586)
业经(3510)
发展(3474)
政治(3447)
(3352)
思想(3328)
研究(3248)
改革(3175)
高等(3110)
思想政治(3016)
政治教育(3016)
治教(3016)
德育(2991)
教育改革(2804)
机构
大学(58099)
学院(52666)
教育(26027)
研究(22208)
(19301)
师范(19274)
师范大学(16185)
(14077)
管理(13526)
(12630)
经济(12045)
科学(11920)
理学(11535)
理学院(11260)
管理学(10889)
职业(10779)
管理学院(10742)
(10493)
教育学(10179)
北京(9933)
(9675)
技术(9545)
研究所(9433)
中国(9204)
中心(8632)
(7758)
教育学院(7478)
职业技术(7326)
(7197)
(7161)
基金
研究(31679)
项目(30911)
科学(26257)
教育(23859)
社会(19338)
基金(18887)
社会科(16661)
社会科学(16652)
成果(16516)
编号(16171)
(14892)
课题(14592)
国家(14556)
(13455)
(13228)
(12914)
科学基金(12006)
规划(10748)
项目编号(9656)
(9588)
(9157)
(9126)
基金项目(9063)
研究成果(8959)
教育部(8805)
重点(8453)
(8420)
(8368)
阶段(8351)
年度(8326)
期刊
教育(45016)
研究(28084)
中国(22444)
(15816)
经济(15816)
职业(10651)
技术(8277)
技术教育(6903)
职业技术(6903)
职业技术教育(6903)
大学(6156)
学报(5943)
(5685)
科学(5658)
高等(5258)
成人(4777)
成人教育(4777)
(4702)
论坛(4702)
高等教育(4673)
(4564)
(4277)
管理(4256)
学学(3890)
比较(3763)
发展(3709)
(3709)
职教(3628)
农业(3146)
财经(3126)
共检索到92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克建  
当前我国教育界关于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论争,是两种不同话语、不同理论范式的论争。我们只有从两者观点背后的价值导向是否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角度,才能作出较为合理的评判。这场论争中,一些论者抛出了"当前的教育与课程改革是‘轻视知识’教育思潮的反映"的论点;以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观和弗莱雷的解放教育观来对其加以观照,可以看出,其背后是为等级主义和不平等辩护的权威主义知识观,以及指向人的奴役和控制的传递中心的教学观,值得整个教育界以至全社会的警惕与关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人文教育即人的教育。正常的教育以人本身为目的,人文教育以人本身为直接目的。人文教育是赋予人以人的精神的教育,是使人维护和发展自由的教育,是使人成为自由人的教育,是使人更智慧的教育,是使人更像人的教育,是使人获得解放的教育,因而,人文教育具有引领大学教育的作用。凡一流大学必拥有一流人文教育,凡没有一流人文教育的大学成不了一流大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乐娃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基本内涵和发展规律,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进程,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其龙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 ,特别强调自由和解放 ,解放教育在这一点上与人文主义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大体上以马克思思想为基础 ,提出了晚期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解放的要求。德国教育家们又以法兰克福学派思想为依据 ,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用来研究教育问题 ,提出了解放教育主张 ,强调为师生营造一个解放的学习环境 ,建立师生的平等关系 ,把解放作为目标和手段 ,使青少年的智能和潜力得到充分发展。这些思想对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发扬学生自主学习态度等等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黛舒  
教育管理在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之间徘徊,名义上归依了"公共",却经常顺从了"工商";教育管理在行政管理和专业管理之间摇摆,却既经常沦陷于过度"行政",又迷失于"教育专业"和"管理专业"之间。"教育管理归谁"和"教育管理是谁"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解决了"教育管理归谁"的问题,并不能使"教育管理是谁"的问题得到自明。只有回到"育人之本",才能实现"为了教育而管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教育世俗化、教育优先区和学校区域图是法国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的基本教育政策。保持教育均衡,关键在于平等地对待所有学校和学生,保持教育资源供给的平等性。此外,法国的道德与公民教育,不在于树立道德楷模,而在于建立全民遵守的、普遍公认的社会规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  景珊珊  
派迪亚教育实验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起的一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运动,是阿德勒晚期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美国代表性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之一,其影响持续至今。派迪亚教育实验体现了阿德勒对自由教育的反思与新转向,实验历经四十余年的持续推广,秉持民主、平等、可持续学习的教育理念,以培育智慧的通识性知识与技艺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融通运用讲授法、训练法、苏格拉底研讨法,有效实现学生对组织化知识的掌握,对理智技能(学习技能)的发展以及对思想与价值的深入理解。同时实验充分协调教育者互相合作,让所有学生获得最高品质的教育,为民主社会培养有智慧的公民,以此重振美国的自由教育和民主社会。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柳谦  
理解教育民主首先应对民主作全面的认识。民主强调平等但并不主张平均,强调个人自主但并不允许自我中心,民主是一种公共生活的程序,而不是最终目标。教育民主的依据是人的自由特性和社会观念的多元化;自由的实现离不开教育。教育民主的根本属性是教育性,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师生平等是知识、真理面前的平等,学生的自主应是培养中和指导下的自主,课堂参与也必须考虑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理解和实践教育民主不能简单移植政治民主的概念和做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建军  
教育民主是一种复合形态,包括外部民主和内部民主。外部民主是政治民主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指向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内部民主是创造一种民主的教育生活,是教育内源性的变化。教育民主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外部民主到内部民主的变迁。终身教育能够把外部民主和内部民主结合起来,使教育真正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达到平等、自由、个性化的状态,实现真正教育民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我国正面临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历史任务,而教育民主化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前提条件。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受到高等教育服从于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现实使命、英才主义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的学术性逻辑和既有等级秩序等因素的严重制约,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只能在各种矛盾的相互妥协中曲折地向前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旭东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本文阐述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建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概念体系,强调公民意识教育要符合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规律,并同民主政治建设相协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琼·M.纳尔逊  包雅钧  
理论上认为,民主影响社会服务的机制在于,竞争性的选举对政治家会产生激励作用,使他们提供基础广泛的公共产品。但是,定量研究发现,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后,民主在教育与健康方面增加了开支,却对其产出影响很小,或者没什么影响。要想取得更好的结果,资金以及平等与高效的分配,包括制度性的改革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案例研究又表明,民主政治提供给政治家进行改革的激励还很不够,有时甚至是消极的。民主对社会服务的影响远比这些理论概括更为复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魏波  才立琴  
现代教育面临悖论,它在给人带来自由的同时又构筑起新的牢笼,克服悖论需要追问"教育是什么"。教育首先将人"引入"既定的知识与价值的世界,这是"教化"的过程。同时,教育还要将人从既定知识与价值的世界尤其是从自我的局限中"领出",这是"解放"的过程。立足于中西优秀思想资源并基于现代教育实践,可以将教育理解为"教化"与"解放"相统一的系统运动,"教化"和"解放"相互依赖和渗透,在"引入"与"领出"的交织与互动中推动生命的成长,反思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其本质规定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鲁洁  
2005年8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金生鈜教授主编的《教育:思想与对话》(第1辑),我是第一个读者。在本书正式出版前,我就已经看到本书的清样,读过里面的全部文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丁永为  
杜威对工业社会中民主与教育关系的认识存在一个渐进的过程。1894年,杜威开始尝试讨论三者关系。1903年,杜威突破此前的技术与适应视界,开始使用权力与控制的视角研究三者关系。基于这一视角,杜威首先要求教育管理者向教师赋权,保障教师的教学自由,随后提出教师的"专业精神"概念,呼吁教师直接参与社会改革,践行公民自由。《民主与教育》提出了要把民主的发展与工业的改造和教育的变革结合起来的使命,而对于这个任务应该由谁来完成,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意识和精神,以及怎么完成,如何突破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等问题却被悬置起来,成为其前后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次明显断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