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
- 2023(1514)
- 2022(1227)
- 2021(1263)
- 2020(989)
- 2019(2236)
- 2018(2147)
- 2017(3530)
- 2016(2130)
- 2015(2556)
- 2014(2476)
- 2013(2454)
- 2012(2256)
- 2011(2032)
- 2010(2194)
- 2009(1799)
- 2008(1754)
- 2007(1524)
- 2006(1361)
- 2005(1307)
- 学科
- 管理(7489)
- 业(5673)
- 济(5604)
- 经济(5593)
- 企(5428)
- 企业(5428)
- 中国(2892)
- 教育(2656)
- 方法(2568)
- 理论(2517)
- 技术(2389)
- 人事(2005)
- 人事管理(2005)
- 教学(1908)
- 业经(1833)
- 数学(1762)
- 数学方法(1708)
- 工作(1678)
- 财(1668)
- 制(1584)
- 技术管理(1566)
- 农(1549)
- 和(1494)
- 学(1474)
- 策(1409)
- 划(1334)
- 地方(1257)
- 学法(1220)
- 教学法(1220)
- 研究(1154)
- 机构
- 大学(26330)
- 学院(25976)
- 管理(10275)
- 理学(8817)
- 理学院(8686)
- 管理学(8465)
- 管理学院(8421)
- 研究(8064)
- 济(8055)
- 经济(7768)
- 中国(6323)
- 京(5928)
- 江(4934)
- 范(4925)
- 师范(4877)
- 科学(4724)
- 财(4577)
- 教育(4348)
- 中心(4138)
- 技术(4048)
- 师范大学(3906)
- 北京(3824)
- 州(3797)
- 所(3769)
- 职业(3737)
- 省(3366)
- 研究所(3299)
- 农(3233)
- 业大(3156)
- 财经(3091)
共检索到47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伟
组织学中的"边界"概念为分析教研员的桥梁作用提供了理论视角。教研室作为边界组织,面临着"同时满足教育行政机构与教师专业群体的需求"、"保持学校之间的差异与寻找系统变革的共享目标"的两大张力。教研员作为边界工作者,需要成为独立的边界工作者,实现互惠问责;学会管理实践共同体,发展分布式知能;开发边界物,促进教师实践的改变。
关键词:
教研员 边界工作者 教研室 边界组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伟
教育变革对教研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对于教研制度的产生,教研员职能多样性的理解,一直缺乏理论的视野。本文梳理了教研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教研员的实践理性,及其所依赖的权力基础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教研员身份建构存在的三种途径。为理解教研员群体的多样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罗生全 孟宪云
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混合设计理路,对教研员胜任力的内在结构进行探讨与建构。通过对38名教研员行为事件访谈形成的文本材料和1 271名教研员量表施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教研员胜任力是由专业知识、课程建设、教学发展、科学研究、组织领导和专业品质构成的动态交互作用的六维模型,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与此同时,对教研员胜任力维度内涵、逻辑关系及预测自我效能感作用的发生机制等基本理论关系的学理梳理,有助于深化把握教研员胜任力的内在结构。
关键词:
教研员 胜任力 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关晓明 蒋国珍
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网网上教研活动的现状和问题入手,以远程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合作行动研究模式,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逐步改善网上教研活动。研究表明,开展教研员引领的网上教研活动有助于转变教师行为,增强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广度和深度。教研员应从主题、时间、要求、资源和话题五方面精心设计活动,吸引教师参与,并提供及时恰当的反馈,维持教师的参与动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乃庆 吴乐乐
世界范围内各国越来越重视赋权予教师,强调发展教师领导力。区县教研员作为区域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其领导力研究成为新时代教研员队伍建设的新课题。本研究基于系统论和变革型领导理论,从学术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视角,分析界定领导力、区县教研员领导力的内涵、构成要素等。区县教研员领导力包括基础层次的通识性领导力、拓展层次的专业性领导力。通识性领导力是指区县教研员为彰显其组织领导能力所必备的思想引领力、战略规划力、沟通合作力、资源统筹力、组织变革力、共同体建设力等;专业性领导力是指区县教研员引领、协同利益相关者,为持续实现共同的教研愿景而需要具备的教育决策咨询力、课程改革推进力、教学实践指导力、学业质量测评力、教师发展促进力、专题研究行动力。区县教研员领导力的提升可通过重塑区县教研员的领导文化,深化教研员领导力专题研修,加快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健全赋权予教研的平台机制等方面来实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卢乃桂 沈伟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国家教育质量的保障者,教研员职能的转变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厘清教研员职能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助于对教研员的职能定位做出正确判断。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教学研究、指导职能,行使该职能者有视学、教育专家、校长、教师等。老解放区也存在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相似的辅导制度与教师联合会,但因缺教师、缺教材等因素,形成了以中心学校教师为主体的指导、研究群体。该群体受到上级行政部门的管理。1949年后,中国教育以老解放区的经验为基础,正式设立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在不同时期发展了不同的职能,但均受到行政力量的约束。
关键词:
教研员 教育行政 教师研究 历史演变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柏朝莲
看了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新洲中学江潮老师的《乡村教师的"十盼"与"十怕"》一文,对我感触很深。从这篇文章中可以明显看出,广大一线教师对教研员这一特殊的角色判断,也集中反映了教师对教研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两极行为特征的看法。一方面,一线教师期盼着教研员能够回归角色的本质,真正担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瑾玉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教研员身份认同的困惑主要表现在对"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这些问题的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教研组织定位不明确、社会对教研员过高的角色期待、新时期教研组织的职能转变等方面,这些因素促使教研员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产生了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及原因,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审慎对待。
关键词:
教研员 身份认同 教研组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漆涛 张永琴 田敬峰
教师与教研员缘何联结是揭示中国教研组织特色、运作机制和建构中国教研理论话语体系的关键论题。本文依托“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调研”数据库,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入手,分析教师与教研员得以联合的缘由,探索教研共同体的生成与运作逻辑。借鉴扎根理论,研究发现教师与教研员的联合主要源于共同愿景、组织结构、制度体系、合作文化的交互影响,使其从分散群体逐渐稳固并通过多重纽带强化社会联结,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科层化团状教研结构。中国教研共同体在内涵特质上表现为三个方面:从群体到类共同体再到共同体的特征表达;中国语境下的共同善与教师构成性自我生成;科层化和圈层化结合的多重共同体与冲突。
关键词:
教研员 教研共同体 教研制度 中国教研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汪明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教研员角色面临重新定位问题。本文以角色理论为分析框架,以Y教研员为分析对象,通过Y教研员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角色透视,认为应关注课程改革对教研员新的角色期待,并对这种期待的合理性进行考察,提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被寄希望于承担起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和教师研修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实现"教、研、修"三者合一。在这一过程中,教研员扮演了示范、组织、指导、支持、领导等职责。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研员角色 个案考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廖飞 施丽芳 茅宁 丁德明
非财务绩效测量十分依赖于管理者主观判断,因此,管理者宽容构成非财务绩效测量偏差的重要成因。管理者宽容可能会对个体内生动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个体非财务绩效。以知识工作者的信息工作为例,文章假设并检验了管理者宽容在竞争优势感知以及声誉激励与内生动机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管理者宽容通过两种途径影响信息工作绩效:其一,它调节着竞争优势感知及声誉激励对内生动机的强化作用,进而影响到信息工作绩效;其二,它调节着声誉激励对信息工作绩效的促进作用。文章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激励因素,管理者宽容的调节效应存在不同。本文有助于管理者合理地对知识工作者的非财务绩效进行评价,从而有效地激励知识工作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淑玲 蔺素琴
情境界定理论从客观环境、个体与群体的先存态度和个人对情境的认识三个角度去重新框定个体所处时空,设置出一个较为立体的社会文化空间。本研究基于社会学"情境界定"的主体互换视角,通过教研员指导教学的典型个案,分析教研员与教师所处的时空对他们各自的行为施加的诸多影响,揭示在新课程改革中不同类型教研员指导教学时情境界定的特点和对应策略。研究发现,"传统型"教研员通常会采用"控制"的策略界定情境,提倡"遵从",其依据是教研室的定位和目前国家课程标准等主导文件影响下所形成的对教研活动的理解以及教研员内部的主流意识,所遵循的是"行政权威"与"专业权威"相结合的"支配原则"。"无为型"教研员通常会采用"非指导性"的策略界定情境,提倡"自主",其依据主要是专家在教学实践现场对教师自主性的理解和教学困境的领悟,所遵循的是"个人魅力"与"教师自主"相结合的"自主"原则。"整合型"教研员通常会采用"引导"的策略界定情境,提倡"参与",其依据是"传统型"与"无为型"依据的结合,所遵循的是"专业权威"与"教师自主"相结合的"协商"原则。
关键词:
教研员 指导教学 情境界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潘涌
该文反思了应试教育背景下教研员的历史角色,分析了新课程的理念创新,包括课程管理分权化、课程目标生成化、课程内容自主化和课程实施开放化,由此而要求教研员角色的一系列创新,即由国家课程和教学大纲的诠释者而成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由共性化课程的规范者而成为个性化课程的催生者、由教师教学水平的鉴定者而成为教师专业自主化发展的促进者。
关键词:
新课程 教研员 职业角色 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钱旭升 方晨阳
研究教研员自我效能对提高教研员工作效率,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推进教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我国不同地区1 729名教研员自我效能的数据分析发现:教研员自我效能呈现出差异明显的多水平特点,且各水平均有其内在结构、水平特征及演变规律。实证基础上的数理分析和数据支撑下的学理确证共同印证:认知效能和情绪效能是影响教研员自我效能水平高低的重要因子。教研员自我效能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应从教研员价值认同和教研员专业发展两个向度进行考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会莉
职教教研员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一支具有独特作用的队伍,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连接者、政策与实践的精准阐释者、职教教师发展的专业引领者。然而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职教教研员在个人、专业和社会层面遭遇身份认同困境,成为悬浮的连接者。职业教育教研制度的缺失、职教教研机构定位的偏差以及职教教研员个体动力不足是造成身份认同困境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职教教研员身份认同问题亟需引起关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研员 身份认同 教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