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7)
2023(11165)
2022(9422)
2021(8930)
2020(7682)
2019(17946)
2018(17694)
2017(33968)
2016(18494)
2015(20896)
2014(21080)
2013(20719)
2012(19207)
2011(17209)
2010(16837)
2009(15644)
2008(15405)
2007(13668)
2006(11457)
2005(10072)
作者
(54628)
(45739)
(45556)
(43429)
(28875)
(22027)
(20941)
(18117)
(17514)
(16234)
(15473)
(15467)
(14482)
(14371)
(14356)
(14321)
(14244)
(13719)
(13300)
(13181)
(11423)
(11353)
(11080)
(10591)
(10443)
(10188)
(10181)
(10128)
(9299)
(9205)
学科
(74813)
经济(74733)
管理(51415)
(49015)
(40524)
企业(40524)
方法(39752)
数学(35460)
数学方法(34976)
(19834)
(19604)
中国(18372)
(17354)
业经(14926)
(13762)
贸易(13759)
(13382)
地方(13114)
农业(12933)
(12815)
财务(12754)
财务管理(12720)
(12656)
理论(12287)
企业财务(12059)
(11639)
技术(10667)
环境(10502)
(10206)
银行(10161)
机构
大学(266647)
学院(263028)
(104803)
经济(102598)
管理(101539)
理学(88610)
研究(87606)
理学院(87559)
管理学(85686)
管理学院(85193)
中国(64462)
科学(56761)
(56044)
(48895)
(46612)
(44531)
业大(43716)
中心(41489)
研究所(40963)
(39208)
农业(39017)
财经(37916)
北京(34622)
(34506)
(34498)
师范(34025)
经济学(32377)
(31949)
(30616)
经济学院(29364)
基金
项目(183593)
科学(143553)
基金(133456)
研究(129058)
(118401)
国家(117425)
科学基金(99859)
社会(80614)
社会科(76379)
社会科学(76354)
(71982)
基金项目(70408)
自然(67078)
自然科(65551)
自然科学(65524)
自然科学基金(64341)
(61566)
教育(61316)
资助(55459)
编号(51914)
重点(41918)
成果(41693)
(40900)
(38797)
(38142)
科研(36582)
课题(35731)
创新(35679)
计划(35220)
教育部(34771)
期刊
(106722)
经济(106722)
研究(71362)
中国(47889)
学报(47483)
(42687)
科学(41663)
(37832)
管理(35729)
大学(35720)
学学(33593)
农业(28924)
教育(28761)
技术(24236)
(19844)
金融(19844)
财经(18761)
业经(17409)
经济研究(17396)
(16088)
(15817)
问题(14608)
(14113)
统计(13351)
图书(13158)
技术经济(13054)
理论(12292)
业大(12169)
科技(11992)
(11770)
共检索到374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漆涛  
教材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矛盾贯穿了教材发展的历史。对于如何调和这对矛盾人们做了诸多尝试。杜威的做法是教材心理化。通过分析教材心理化概念的分析对象、语言环境、理论体系,发现:第一,杜威的教材心理化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教材理论。教材心理化是学生经验的合理诉求。杜威基于经验概念的重构以组织教材作为方式调和了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矛盾。第二,杜威教材心理化的现实背景是其活动课程的课程形态,杜威的教材理论要置于活动课程中才有实践意义。教材心理化提供的启示是:在学科课程中要实现教材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统一,需要关注知识形态的转变和教师对教材的处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柳  罗生全  
教材建设是中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建设的关切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有力实现。教材建设有着"知识—认知—文化"三元共建的逻辑取向,但长期囿于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的认识取向,遮蔽了教材建设文化逻辑的价值作用。重拾教材建设逻辑共识,亟须对教材建设立场、教材编写取向以及教材建设系统要素等方面进行文化释义上的深度考查与价值再现。在此基础上,可对教材内容坚持守正与创新的文化关系逻辑、"教科书学"学科建构循依文化再生逻辑、教材建设现代化方案转向文化叙事逻辑,以及教材建设树立创造性转化文化的变革逻辑等文化思路进行探微,以求整全教材建设文化逻辑取向的思维认识,推动我国特色教材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润  
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关系的演进经历了四大阶段:1.0数字教材是纸质教材的从属配套;2.0数字教材是纸质教材的异路模仿;3.0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是延伸辅助的关系;4.0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则是协同配合的关系。因应技术介入的深浅程度、回应与彰显教育教学需求、映射教材认识论转向构成了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关系演进的逻辑主线。基于演进逻辑对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未来关系进行了分析与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及其与数字教材的深度融合、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变化、人们阅读习惯的转变以及对数字教材的悦纳,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的关系将逐步出现位移与翻转。彼时,数字教材或许会占据教材市场,成为教材的主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桂侠  王建力  
本文从教材体系的逻辑结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国地理教学论教材《中学地理教学法》与中国大陆地区地理教学论教材的差异,发现二者在逻辑起点、逻辑主线、逻辑重点和逻辑归宿四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英国地理教学论教材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学习范畴,学生学习的差异化教学是其论述的逻辑重点。而国内地理教学论的逻辑起点则是教学范畴,教师应具有必备的地理素养是其论述的逻辑重点。因此,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成为了英国地理教学论教材体系的逻辑归宿,而教师具有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则成为了国内地理教学论教材体系的逻辑归宿。通过对比分析中英地理教学论教材体系的差别,能够对我国当前地理教学论教材体系的构建发挥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帅帅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材从管理内容、管理职能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产业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不竭动力、提质增效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主线、政市协调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主题。因此,面向未来,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应明确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内容、革新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方式、完善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职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兰金林  石伟平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材设计需要科学地进行内容选择与组织。职业知识是职业教育教材内容选择的核心依据,应依据课程标准融合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职业知识;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知识的更新以灵活应对岗位的变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融入职业能力标准。工作逻辑是职业教育教材内容组织的关键技术,应紧密围绕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凸显知识的应用结构,遵循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发展规律,考虑职校生的可接受程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源  
语文教材编排逻辑知识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开创期、发展期、衰落期、复兴期四个时期。开创期的教材,根据语文实践的需要或问题,用知识短文的形式编入部分逻辑知识,缺乏对运用逻辑知识的引导;发展期的教材,通过知识短文和理论性文章系统编入逻辑知识,依旧缺乏对运用逻辑知识的引导;衰落期的教材,不再编排显性的形式逻辑知识,把辩证逻辑知识作为议论文写作中分析论证的重要工具进行编排;复兴期的教材,从小学阶段开始编排逻辑知识,系统性相对减弱,注重引导学生在具象的语言材料中自主感悟逻辑知识,并将逻辑知识运用于语文实践。未来的教材应把逻辑知识定位为语文实践的工具,根据语文实践的需要或问题,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分散地、具象地编入相关逻辑知识,并加强对“怎样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实际问题的引导。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罗生全  随国栋  
教材建设现代化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知识选择活动,这种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合主体性的知识选择通过特定的主体来完成。政府作为教材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承载主体,是实现教材建设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内在统一的重要保障。从治理的内在逻辑看,政府参与教材建设现代化治理,遵循着以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辩证统一为遵循的价值导向逻辑,以构建系统完备的政府职能体系为载体的结构变革逻辑,以政府行权履职过程精细化调适为主轴的技术优化逻辑。未来,教材建设现代化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匡正治理主体的价值行为,推进政府职能运转的独立体系建设,以及兼顾话语权力的宏观支配与微观调适的场域适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石娟  石鸥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与纸质教材一样,数字教材建设同样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数字教材变革着知识的存在样态,数字教材有知识样态和技术样态等多维样态,数字教材的多维样态是认识数字教材的基点。数字教材开发需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技术标准、技术嵌入与教育理论对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多维关系。研制数字教材相关标准、设计有助于教学的友好操作界面、实现数字教材技术与知识的融合是数字教材开发的行动逻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柳  罗生全  
高校教材建设是中国教育现代性发展的重要议题,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对高校教材建设治理现代化的持续关注,符合高校教材领域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契合高校发展深层次治理诉求,也能够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安全要求。新时代语境下的高校教材建设,需要实现从确定性管理思维到协同式治理思维的认知逻辑的转变、从静态管理体制机制到动态治理体系的生成逻辑的转变、从一般管理倾向到公共治理取向的发展逻辑的转变。通过构建以人民满意的教材体系为公共价值取向的跨界共同体话语分配机制和协同治理机制、把善治目标作为高校教材建设治理的核心并进行经验管理、将高校教材建设质量作为中心导向并建立相应的治理评估体系等路向,全面推动高校教材建设治理格局的现代性要义生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瑞军  李芒  
教材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在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材管理中初步构建了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教材管理体系和教材编审、选用、出版和发行体系,采取引进教材和自编教材的发展路径,不断完善教材评选、评价的体系。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中央、地方政府和高校教材管理职能弱化,教材编写、出版、发行存在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与立德树人、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因此,需要依法确立教材管理作为国家事权的内涵,明确学校和教师责任,着力提高高校教材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涂诗万  扈中平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杜威的教学思想轻视知识,过分重视活动。杜威的活动观认为,活动不仅是身体活动,而且是智力活动和社会活动。实用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工具,知识与活动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连续的、统一的。创造是知识与活动统一的中介。在教学中,知识与活动的统一意味着教学是一种师生平等参与、自由交流的创造活动和民主活动。因此,杜威的教学论是民主教学论。杜威不仅在理论上把知识与活动统一起来,而且在杜威学校的实践中通过以创造性研究为核心的教学法超越了知识与活动的二元对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政  
教材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具有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的媒介性。这种媒介性具有多元性与嵌套性、时代性与国别性、二重性与多模性的特点,是支撑“教材学”走向学科的重要的观念范式。基于媒介性的“教材学”,在知识生产、学科结构、研究队伍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样态。未来推动“教材学”的学科建设,应实现从“用教材研究”到“对教材的研究”的转向,落实增设二级学科与设置研究方向并举,并推动官方与民间完善学科研究建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子冰  桑志坚  刘文霞  
杜威的教育哲学是以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为参照,以时代和社会中"人的问题"为本的哲学。"人的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生活的关系、人的知识与行动的关系。在"人的问题"探索中,杜威完成了对哲学和教育的改造,构建了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因此,"人的问题"是杜威教育哲学的逻辑基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玉龙  
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作为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力量,加快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教材的改造升级,需要高职院校准确理解教材国家事权、类型特色的内在要求以及在服务发展和“三教”改革中的现实价值。在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应彰显价值引领、内容科学、职教特色、资源立体等特征,选择适宜教材建设的发展策略,通过完善教材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呈现形式、构建教材评价标准、加强教材理论研究、提高教材建设质量,进而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