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9)
2023(1776)
2022(1513)
2021(1398)
2020(1173)
2019(2664)
2018(2532)
2017(4191)
2016(2788)
2015(3518)
2014(3759)
2013(3076)
2012(2762)
2011(2472)
2010(2483)
2009(1720)
2008(1555)
2007(1322)
2006(1057)
2005(991)
作者
(5768)
(4762)
(4613)
(4516)
(2934)
(2293)
(2205)
(1924)
(1900)
(1835)
(1631)
(1630)
(1579)
(1549)
(1480)
(1472)
(1470)
(1449)
(1448)
(1343)
(1338)
(1239)
(1164)
(1152)
(1121)
(1108)
(1091)
(1074)
(1063)
(1040)
学科
管理(6080)
(4872)
经济(4866)
(4478)
教学(4026)
(3987)
企业(3987)
理论(3395)
技术(3069)
学校(2978)
学法(2726)
教学法(2726)
教育(2683)
学理(2364)
学理论(2364)
方法(2273)
中国(2156)
高等(1967)
数学(1921)
职业(1871)
数学方法(1867)
职业技术(1818)
技术学校(1749)
高等职业(1736)
业经(1561)
政治(1435)
思想(1431)
思想政治(1388)
政治教育(1388)
治教(1388)
机构
学院(35999)
大学(27132)
职业(13814)
技术(11668)
职业技术(10300)
技术学院(9958)
(9747)
经济(9451)
管理(9237)
研究(8829)
理学(8032)
理学院(7908)
教育(7728)
管理学(7681)
(7652)
管理学院(7629)
师范(7610)
(6184)
(6023)
师范大学(5978)
科学(5255)
(5214)
中国(4317)
(4073)
(3811)
研究所(3670)
中心(3665)
北京(3634)
教育学(3318)
(3294)
基金
项目(22005)
研究(21736)
科学(18403)
教育(14774)
基金(13111)
(11722)
编号(11635)
社会(11434)
社会科(10780)
社会科学(10780)
(10316)
国家(10165)
课题(9915)
(9498)
科学基金(9232)
成果(9206)
(9111)
规划(7195)
基金项目(6651)
项目编号(6383)
(6219)
(5932)
(5931)
重点(5896)
(5698)
年度(5640)
高职(5537)
(5462)
资助(5333)
(5290)
期刊
教育(19364)
中国(10604)
职业(9679)
研究(9250)
(9047)
经济(9047)
技术(7922)
技术教育(6178)
职业技术(6178)
职业技术教育(6178)
(4390)
论坛(4390)
管理(4082)
职教(3572)
(2985)
科学(2745)
学报(2529)
成人(2434)
成人教育(2434)
大学(2245)
学学(1869)
(1692)
财经(1653)
(1508)
经济研究(1496)
高等(1419)
科技(1331)
发展(1325)
(1325)
业经(1275)
共检索到49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戴天娇  陆涓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教师的立德树人作用,并用"筑梦人"和四个"引路人"来隐喻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的使命以及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从古到今,在东西方文明中都有着不同意义的教师隐喻,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会有所不同,但其中蕴含的对于教师角色的种种期待却都充满了正能量,包含了不同时代对教师职责提出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角色期待虽有其独特内涵,但教师隐喻无疑也是激励其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强大动力,对于他们塑造好社会角色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予东  
师德是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托起教师社会形象的基石。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青年教师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理想信念模糊,价值标准失衡;责任意识不强,中心工作偏离;育人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不足;职业情感淡漠,功利主义严重;交流合作较少,团队精神欠缺等。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原因并提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建议,即加强党建立师德、弘扬传统修师德、开展活动养师德、完善机制强师德、营造氛围传师德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燕  
隐喻是西方文学理论传统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文学基本问题之一。隐喻在认知和语言之外的被当代隐喻研究所忽略的文学层面的价值理应受到关注:作为一种艺术,文学是充满隐喻性的创作。作家的整个思维运作方式和创作过程都是隐喻性的。隐喻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表现形式或修辞方式,而是作为一种人类的思维方式,成为一个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文学意义的隐喻研究以认知隐喻研究为理论参照,并以自身的理论与之相互观照,而不仅仅是认知隐喻研究的补充。注重文学意义的隐喻研究,有利于促成相得益彰且均衡有序的隐喻理论发展态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淑云  
教师人格塑造的价值追求●于淑云“科教兴国”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战略决策。然而,作为“兴国”之教育,如何担当此任?“兴国”靠“科教”,而“兴教”靠什么?对此,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素质教育、课程改...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颖  马羽安  嵇建琴  徐薇  
教师角色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信念和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远程学习者对英语教师角色的隐喻信念,发现英语教师具有交流者、指引者、培育者、鼓励者、施救者等9项主要的概念隐喻,包含了学习者对英语教师社交、职业、认知、情感共四个维度的期待。本研究结论对远程开放学习模式下的英语教学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金发  王洪波  
党章党规中规定了党员的理想角色,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党组织需要对高校教师党员角色进行持续深入的塑造。在把握党员角色内在属性的基础上,坚持自主与集中、有力与有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优化党员角色的学习、实践和调适机制,使高校教师党员创造性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艾诗根  
从人类学习的获得、参与和知识创造隐喻的发展为序来看,不同学习隐喻的出现催生了对教师学习活动形态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作为获得隐喻的教师学习,承认教师学习是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却易受掌握熟练教学技能模式的主导,走上技术型的教师发展道路。参与隐喻将教师学习视为维系学校实践共同体的活动,有助于教师身份的获得和分享实践,却可能产生学校实践共同体边界的固化与忽视有经验教师的学习提升。学习的知识创造隐喻视教师为教育教学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教师学习的目的转变为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学校教育的新生活,教师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跨越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毛毛  宋改敏  
隐喻性实践性知识是实践性知识的一类表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采用隐喻辅助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的知识。本研究通过对职业院校Z老师进行课堂跟踪和采访,深描在教学过程中有关教学信念、课堂管理以及教学策略的隐喻性实践性知识,发现教师的个人生活经历、个人爱好、教学经验以及同行观摩学习,是影响教师隐喻性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教师对隐喻性实践性知识的运用是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在运用隐喻过程中,需要把握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度,要丰富教师自我的知识库,要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长环境,才能更有效地传达教学内容,使学生更能理解和吸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桂菊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围绕一个目标,利用多种途径加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的培养的措施,并对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通过对河北省多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总体情况令人满意,但在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建立健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可从建立健全师德教育机制为切入点,完善师德保障机制;构建师德考核监督机制;确立师德奖惩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佳雯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其学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为了实现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的有效管理,在高职院校层面,需要完善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推动高职院校人事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学术权力的保护,构建起互动治理体系;在青年教师层面,需要注重自身学术能力培养,高效利用时间,合理规划工作和个人生活,提高心理素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静静  
传统教师隐喻"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具有其存在的合理内涵。但是这种看似正面的隐喻在教育实践中也遭遇许多困境:教育中身体性维度的缺乏;教育中灵魂的异化。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这则隐喻背后所隐含的身心二元论的哲学假设。为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这则传统教育隐喻的转型:重塑身中之心的认识论;构建培养完人的价值论;走向彰显个性的教学方法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兴元  
阐述了品牌研究中生态隐喻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简要分析了品牌生态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动态。认为品牌生态研究可沿着如下三条技术路线进行:一是品牌生态学基本概念、术语与原理体系的系统化及确立;二是生物生态学分析方法移植到品牌研究领域,从而形成新的品牌生态学方法;三是品牌生态的实证案例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小燕  吴艳  
青年教师是是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成功的关键。在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过程中,青年教师还存在角色定位模糊、角色适应困难的问题。政府要尽快完善学校办学自主权、教育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大学组织要完善教师评价机制、职称晋升机制、绩效分配机制,搭建校企(政)合作平台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青年教师要转变观念,坚持问题导向的应用型研究导向,在实践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学义  
遵循品德生成规律,塑造大学教师学术品德的道德正义,是规范学术行为的根本。其具体规程是:在尊重大学教师学术自由和人格理性前提下,通过强化伦理委员会作用功能不断凝聚品德要素合力,并在系统推进大学教师品德驱动机制过程中,以荣誉规则嵌入判例程序营造大学组织至上而下的学术伦理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