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8)
2023(13276)
2022(11029)
2021(10426)
2020(8590)
2019(19477)
2018(19188)
2017(36243)
2016(19522)
2015(21928)
2014(21447)
2013(20520)
2012(18478)
2011(16417)
2010(16212)
2009(14504)
2008(14073)
2007(11948)
2006(10032)
2005(8813)
作者
(51836)
(43428)
(43284)
(41143)
(27718)
(20586)
(19666)
(16895)
(16736)
(15406)
(14864)
(14828)
(13772)
(13432)
(13424)
(13327)
(12929)
(12908)
(12604)
(12532)
(10690)
(10530)
(10395)
(10094)
(9745)
(9679)
(9574)
(9339)
(8615)
(8579)
学科
(71081)
经济(70959)
管理(59386)
(53312)
(45615)
企业(45615)
方法(34169)
数学(29956)
数学方法(29479)
(22220)
(19470)
中国(18703)
(17524)
业经(17106)
(14087)
(13959)
财务(13914)
财务管理(13882)
理论(13241)
企业财务(13183)
农业(12806)
(12426)
(12179)
贸易(12171)
(11852)
技术(11834)
(11769)
银行(11748)
环境(11715)
地方(11685)
机构
大学(266362)
学院(264799)
(105110)
经济(102954)
管理(102896)
理学(89988)
理学院(88957)
管理学(87195)
管理学院(86666)
研究(84001)
中国(61903)
(54004)
(51477)
科学(50280)
财经(41152)
中心(39780)
(39592)
(39101)
(38597)
(37600)
(37554)
师范(37179)
业大(37140)
研究所(36140)
经济学(33375)
北京(32849)
(31200)
财经大学(31026)
(30557)
师范大学(30349)
基金
项目(188149)
科学(150982)
研究(140738)
基金(138679)
(120179)
国家(119179)
科学基金(104093)
社会(90514)
社会科(85785)
社会科学(85766)
基金项目(73298)
(72854)
教育(68239)
自然(66647)
自然科(65142)
自然科学(65121)
自然科学基金(63954)
(62216)
编号(56669)
资助(54860)
成果(46346)
(43262)
重点(43134)
(40505)
(40043)
课题(39501)
(39451)
国家社会(38243)
教育部(38134)
创新(37904)
期刊
(108980)
经济(108980)
研究(75631)
中国(51473)
(41498)
学报(38983)
管理(38538)
科学(37145)
教育(36940)
(34599)
大学(31338)
学学(29397)
技术(25254)
农业(23547)
(21938)
金融(21938)
财经(20553)
业经(17693)
(17672)
经济研究(17060)
问题(14457)
(13170)
(12168)
理论(11984)
科技(11833)
财会(11563)
技术经济(11380)
职业(11102)
现代(10972)
图书(10844)
共检索到378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闫兵  杜时忠  
本文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探究"时间"的即时性、紧迫性、不可逆性,"惯习"的内在性、持久性、驱动性,"场域"的独立性、关系性、斗争性对教师道德敏感生成性的制约问题,并试图提出教师道德敏感生成性的可能路径,包括清楚认识道德实践中"时间"的瞬息变化、积极探索面临道德问题时已形成的"惯习"的内在运行轨迹和切实处理好德育"场域"中的各种关系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段恒耀  
名校集团化办学是基础教育领域旨在学校改进的实践创新。布迪厄实践逻辑理论为审视和解读这一实践创新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提供了新视角。场域、资本、惯习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实践逻辑。名校集团化办学促成了优质资源创生、学校发展共治、学校间关系重塑的教育新场域。政府、学校、家长等实践者依据所拥有的政策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象征资本进行着互动和交换,并影响惯习发生改变。政府应从行政管制逻辑转变为协同治理的共治逻辑,学校应从"帮扶填谷"的补差逻辑转变为各美其美的共生逻辑,家长应从"名校符号崇拜"逻辑转变为理性选择逻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晓  
本文借鉴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目前会计双语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强调实践理论中各属性交互作用的规律,从时间设定、课程关联、惯习培养等方面探讨会计专业双语课程群的构建模式与过程实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理论逻辑的特性限制着理论对实践的把握,使得将实践活动纳入"理论话语"时面临着可能"失真"的危险。布迪厄在社会学研究中提出了"实践逻辑"并将其视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对于教育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实践逻辑"是在实践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活动中"生成"的逻辑。深入了解教育实践,摆脱"经院认识论"的羁绊,考察纯粹认识论赖以成立的社会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就有可能在理论上重建各种具体教育活动的实践逻辑,并且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修订和完善理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函颖  霍梓君  
对“双一流”建设高校20位外籍专任教师的访谈显示,外籍教师来华工作的直接动因呈现出文化资本为首,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依序次之的总体特征,以及显著的知识生产性和个体性。其中,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呈现一定的地区与学科差异。直接动因的形成离不开知识场域、社会生活场域、意识形态场域的交互作用,职业惯习与个体惯习的双重影响,以及资本间的可转换性。基于此,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应从场域塑造、职业惯习尊重、引才资本调整、区域资源精准使用等维度明确各自职责,并加强沟通与合作,提升中国引才系统工程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康丽颖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教育,除了具有教育实践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对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不能用理论的逻辑代替实践的逻辑,教师教育研究要面对实践形态的教师教育,要将一种实践状态的教师教育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去寻找实践的轨迹,解释实践的逻辑。用实践的理论来分析,用实践的逻辑来思考,用实践的话语来表达对教师教育实践的研究,正是其实践意蕴之所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远雄  陈文江  
农民合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对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对于中国"农民必须合作才有出路"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农民合作是否现实可能却存在"善分"和"善合"的争论。根据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农民合作是实践活动,存在时空性、紧迫性和特有的运作逻辑。分化的农民在不同合作场域中的关系系统、相对位置和资本具有差异,加上对农民合作惯习的认识、判断、体会、策略不一,农民合作在实践的不同层面、领域和环节就表现出多元化特征。实践理论可以给农民合作的相关政策一定理论支撑,确立农民合作相对的独立性,提升农民合作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究竟是用理论工作者所创设的教育理论指导、规范教师的实践,还是用教师自身所创生的实践理论去促进其专业发展?仔细审视可以发现,这种论争其实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所遵从逻辑的论争:主张理论指导实践者秉持的是一种理论优先性逻辑;倡导教师实践理论者秉持的是一种实践优先性逻辑。文章认为,变革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跳出既有论争,回到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的原点考查,确立并提升理论者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者的理论意识,推进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兰兰  
新质生产力是以AI技术、生物技术等为基础,以创新、科技、知识等为动力,以新经济、新产业、新商业为载体的生产力形态。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战场,不仅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还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培养新人才、创建新机制。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赋能新质生产力能力不足、自身结构与新质生产力需要不适应、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等挑战。为此,要确立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新定位,建立以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育人新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相协调,建构深度参与全球教育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淑娟  闫鸿岗  
基于布迪厄的场域资本理论视角,从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等层面,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困境,并从"入场"资本争夺、"场内"权力博弈和"场外"权力和资本干预等方面探析了青年教师发展窘境的成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妮笛  舒澍成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培育小农户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小农户向职业农民转型。在阐释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该理论体系四大核心概念,提出行动者是实践的载体、惯习是实践的观念、场域是实践的空间、资本是实践的工具等四大判断,并结合我国职业农民培育实际分析了小农户实践逻辑,研究结果为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小农户培育提供了重要启示,行动者视角应实现多元共治,惯习视角应注重观念重塑,场域视角应加强关系重构,资本视角应实现运营优化,研究结论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一个有益探索,有利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丰富了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中国应用情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妮笛  舒澍成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培育小农户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小农户向职业农民转型。在阐释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该理论体系四大核心概念,提出行动者是实践的载体、惯习是实践的观念、场域是实践的空间、资本是实践的工具等四大判断,并结合我国职业农民培育实际分析了小农户实践逻辑,研究结果为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小农户培育提供了重要启示,行动者视角应实现多元共治,惯习视角应注重观念重塑,场域视角应加强关系重构,资本视角应实现运营优化,研究结论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一个有益探索,有利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丰富了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中国应用情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伟杰  姜宇  
高校教师流动是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研究中的重要构成。将高校教师流动视为一个独立的场域,研究其自身运行的逻辑与特点,以此为根基探索影响高校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因素,做出合宜的政策导向,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作为从社会场域分化而来的新生场域,高校教师流动在其完善过程中受到社会、高校及教师个体等多方面影响。从规范学术劳动力市场发展、健全高校人才管理制度、倡导教师个人文化等角度出发,改变当前高校教师流动的无序性,以促进其惯习更迭,从而构建健康的学术职业生态,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素月  罗生全  赵正  
教师道德是基于时代变迁的内外交互作用的结果,具有"遗传"与"变革"的双重特性。教师职业经历着从"无"到"有"到"专业"的历史发展进程,教师个体经历着从"社会人"到"职业人"到"专业人"的身份变迁与认同。教师道德具有多层次发展逻辑,体现在"社会人"范畴中的教师道德、"职业人"范畴中的教师道德以及"专业人"范畴中的教师道德。教师道德发展遵循从社会道德到职业道德到专业道德的多层次发展逻辑,具有内在的历史统一性与自我统一性。在当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背景之下,教师道德的三大范畴基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趋势逐步走向内在统一,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依然是教师专业道德得以有效发展的恒久基础与必要条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春景  赵翠兰  
在我国,"问题学生"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关系网络中被建构生成的,体现出复杂性、关系性等特征。本研究运用布迪厄的资本理论,阐释了"问题学生"是由于教育资本分配不均造成的,且惯习又使得"问题学生"的处境处于进一步恶化的过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