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0)
2023(6009)
2022(5028)
2021(4395)
2020(3400)
2019(7852)
2018(7702)
2017(14262)
2016(7879)
2015(8768)
2014(8828)
2013(8746)
2012(8776)
2011(8294)
2010(8576)
2009(7749)
2008(7613)
2007(6981)
2006(6641)
2005(6435)
作者
(24028)
(19900)
(19832)
(18660)
(12737)
(9512)
(8999)
(7733)
(7675)
(7395)
(6860)
(6600)
(6597)
(6419)
(6333)
(6106)
(5862)
(5772)
(5716)
(5701)
(5283)
(5009)
(4892)
(4682)
(4589)
(4555)
(4479)
(4440)
(4200)
(4011)
学科
(40089)
经济(40052)
(18618)
管理(17879)
地方(16664)
中国(15445)
(12558)
(12551)
企业(12551)
业经(10376)
地方经济(9566)
(8976)
农业(8928)
方法(8572)
(8200)
金融(8200)
(7969)
银行(7957)
(7871)
(7050)
(6843)
数学(6812)
发展(6724)
数学方法(6718)
(6694)
环境(6606)
(6468)
贸易(6456)
(6126)
技术(6084)
机构
学院(114734)
大学(112377)
(47826)
研究(47462)
经济(46693)
管理(38070)
中国(35449)
理学(30937)
理学院(30457)
管理学(29899)
管理学院(29667)
科学(28329)
(26261)
(24956)
(22211)
研究所(22186)
(21287)
中心(20886)
(20692)
师范(20529)
(20217)
北京(17704)
(16918)
(16553)
师范大学(16376)
(16273)
农业(16144)
财经(16111)
业大(15429)
教育(15095)
基金
项目(68266)
研究(54293)
科学(53713)
基金(45987)
(39721)
国家(39273)
社会(33390)
科学基金(32608)
社会科(31602)
社会科学(31598)
(28934)
教育(25588)
(24419)
基金项目(23586)
编号(22919)
(22277)
成果(20066)
资助(18584)
自然(18569)
发展(18415)
课题(18106)
自然科(18096)
自然科学(18093)
(18052)
自然科学基金(17727)
重点(16245)
(14847)
(14759)
(14296)
规划(14037)
期刊
(65646)
经济(65646)
研究(42619)
中国(33331)
教育(23425)
(21612)
管理(16428)
学报(16336)
科学(16268)
(15715)
(15005)
金融(15005)
农业(14773)
大学(12494)
业经(12358)
学学(11365)
技术(11202)
经济研究(10211)
问题(8455)
财经(8131)
(7633)
(7124)
(6780)
(6350)
论坛(6350)
世界(6288)
(6158)
图书(5936)
商业(5892)
职业(5834)
共检索到202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启亮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运动变化的过程,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为几个不同的境界。长期以来我们多重视外部规定性的、非自我的、被动遵守的规范道德,这只是教师道德发展的基础境界。拷问良心道德是追寻内在自觉和生成的责任道德,是教师道德发展的提高境界;体验幸福道德是关注教师主体体验和专业成长的道德,是教师道德发展的更高境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方安   刘慧  
教师道德发展离不开合理的理性范导。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作为职业角色在其所关涉的教育关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规范、准则和形成的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道德作为教师把握教育世界的一种方式,展示了教师对教育和教师自身的理解,也展示了其作为教师的存在方式。实践理性是人对与世界关系“应如何”和人“应当怎么做”问题的观念掌握与解答。二者在目的旨趣、方法论、价值逻辑、发展根基、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理性是主体的本质性力量,因此教师道德发展需要特别关注教师道德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道德发展即是一个做“好老师”的过程,它是在教师朝向德性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清雁  易连云  
教师道德发展受到自身内在因素和外在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身份认同是教师道德发展的内因,教师身份是教师道德发展的逻辑起点,身份认同与教师道德发展共生。身份认同的三个维度是自我认同、他者认同和群体认同。自我认同是教师道德发展的内在根源,他者认同展现了教师道德发展的生存图式,群体认同是教师道德发展在现实中的一种客观尺度。身份认同是教师道德发展的主体性实践,教师要在意义世界、现实世界和符号世界中进行自我、德性和归属的建构,在职场生活中通过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塑造、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的确立以及教师自群体文化的形成,促进教师道德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素月  罗生全  赵正  
教师道德是基于时代变迁的内外交互作用的结果,具有"遗传"与"变革"的双重特性。教师职业经历着从"无"到"有"到"专业"的历史发展进程,教师个体经历着从"社会人"到"职业人"到"专业人"的身份变迁与认同。教师道德具有多层次发展逻辑,体现在"社会人"范畴中的教师道德、"职业人"范畴中的教师道德以及"专业人"范畴中的教师道德。教师道德发展遵循从社会道德到职业道德到专业道德的多层次发展逻辑,具有内在的历史统一性与自我统一性。在当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背景之下,教师道德的三大范畴基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趋势逐步走向内在统一,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依然是教师专业道德得以有效发展的恒久基础与必要条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启亮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有种形式主义甚至符号化的不良趋向。这种不良趋向反映出了几个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认清现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把学科专业和职业专业混为一谈;热衷于盲目借鉴甚至移植外国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忽略了中国文化语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应有的特色;过多地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和符号,忽视了发展的实质。这几个问题是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是否健康有效的基础性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启亮  
我们确认教师任职资格的学历层次、职称层次,主要依据的是学问数量多少、学术程度深浅,它可以解释学科专业发展的层次,但还不足以解释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层次。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从教、学、教学过程及效果的统一性来分析,可以发现,掌握学科知识是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层次,探究学科智慧是提高层次,体悟学科创新是更高的层次。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不同层次影响着不同的教育教学实践,制约着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秋生  
本文认为,近些年来在产业发展问题上一直存在一些误区。具体包括:刻意发展第三产业的误区;刻意发展高端产业的误区;轻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误区;刻意推进产业转移的误区。实际上,对一个地区来讲,适合发展什么产业,什么产业就好,就应该发展什么产业;不适合发展什么产业,什么产业就不好,就不应该发展什么产业。产业转移和集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政府不能刻意推进,更不能操之过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唐宇文  
2009年"中消协"的年主题是"消费与发展"。这一年主题体现了消费与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消费维权工作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3月7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红楼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次林  
教师有四类:以讲授教材为目的的教书者、以培养学生为目的的育人者、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的导学者、以通过调控环境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筹划者。这四类教师也依次表明了教师的职业境界,前两者属于"以教定学"的教育,后两者属于"以学定教"的教育。根据"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教师是"促进者",其职业道德应该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价值坐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杜时忠  
本文通过分析教师的不道德行为的突出表现、产生根源和解决对策 ,指出教师道德首先来源于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切实保障 ,而不仅仅是教师教育培训这一种途径。要妥善处理教师素质与教师待遇、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家颐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德识才学德为首,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必须重视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教师道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道德环境的影响,更需要教师自己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坚持不懈地实践,对自己道德修养的偏差进行及时的调节和控制,因为道德修养的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唯有内因才是道德变化的根本依据。所以加强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一种必然选择。研究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也就成了教师素质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拟围绕教师道德自控的特征。价值与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一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云虎  
教师道德在最深刻的本质上是教师的自我实践。这是因为,发生于现实历史情境中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外部行动和内在意义合一,既指向学生,又形成自我。实践的自我是师德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师德的目的。教师通过日常实践确定自身和世界的意义关系。这种实践既不是事先预设规则的直接执行,也非不受约束无原则的任意作为,而是持续发问、行动、创新、再反思,尤其根据实践要求不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走向自我觉悟的探求过程。文牍化、口号化师德训令抽空道德实践的情境蕴含,只会造成教师反道德;无条件无凭借的自主发展则无方向无坚守,侵蚀道德反思能力,引发教师随波逐流,两种倾向都应否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书想  曾繁英  
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进退两难的道德困境,而陷入利益冲突的漩涡之中,难以进行道德判断并做出恰当的决策。本文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采用一种基于审计案例的确定问题测验(DIT)工具,首次实证调查和测试中国审计师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伦理决策的关系。研究发现,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较高的审计师,在面对道德困境时更能做出客观的职业判断。这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个体在做出道德或者不道德行为时,大体上会经历四个阶段:(1)伦理认知,即意识到决策情景中伦理问题的存在;(2)伦理判断,即从伦理道德上对特定行为做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判断;(3)伦理意图,即决策者主观上选择伦理还是非伦理的行为;(4)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当前,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与培训者往往将教师专业发展定位于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对教学技能与技巧的提高上,这种认识有碍于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构建或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包括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师形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视角。个人教育哲学的建构,可以使教师在专业水平上达到一种全新的境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邓晨  吴黛舒  
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是指教师私人、职业与公共道德之间的边界,以及理想道德和底线道德界限的不确定状态。究其根源,道德传统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特性和教师实践的特殊性是造成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的重要原因。应该指出,某些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有些模糊化则会诱发教师实践和评价上的相关问题,如教师道德评价原则混淆问题、责任空洞问题和教师"道德高标"问题。因此,面对教师道德边界模糊化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