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0)
2023(4479)
2022(3752)
2021(3541)
2020(2899)
2019(6540)
2018(6322)
2017(12020)
2016(7100)
2015(8064)
2014(8206)
2013(7402)
2012(6929)
2011(6447)
2010(6735)
2009(6013)
2008(5894)
2007(5523)
2006(5174)
2005(4681)
作者
(17727)
(14795)
(14459)
(14248)
(9623)
(6943)
(6752)
(5679)
(5672)
(5656)
(4980)
(4828)
(4775)
(4769)
(4668)
(4604)
(4504)
(4403)
(4332)
(4283)
(3747)
(3656)
(3544)
(3530)
(3461)
(3422)
(3336)
(3251)
(2992)
(2956)
学科
(20782)
经济(20757)
管理(19943)
(17842)
(14242)
企业(14242)
(8191)
中国(7815)
(7587)
(7136)
教育(6214)
方法(6134)
(5578)
(5457)
贸易(5454)
地方(5392)
数学(5367)
及其(5352)
(5321)
政策(5283)
业经(5158)
数学方法(5133)
农业(5036)
方针(4644)
(4589)
银行(4589)
(4574)
(4574)
阐述(4574)
理论(4511)
机构
学院(92983)
大学(90723)
(36798)
经济(35766)
管理(33307)
研究(32214)
理学(27954)
理学院(27581)
管理学(26951)
管理学院(26755)
中国(23921)
(19348)
(19339)
科学(17590)
(17268)
师范(17203)
(16232)
(15502)
中心(15391)
财经(14055)
教育(13812)
研究所(13617)
师范大学(13429)
北京(12809)
(12730)
(12699)
(11858)
(11831)
技术(11406)
经济学(10639)
基金
项目(55143)
研究(47770)
科学(44608)
基金(37548)
(30677)
国家(30291)
社会(28294)
社会科(26718)
社会科学(26714)
科学基金(26377)
教育(25232)
(22461)
编号(21622)
成果(20286)
(19475)
基金项目(18295)
课题(16981)
资助(15983)
自然(15355)
自然科(14992)
自然科学(14989)
自然科学基金(14720)
(14648)
(13239)
(13006)
项目编号(12951)
规划(12764)
(12731)
重点(12653)
(12213)
期刊
(45367)
经济(45367)
研究(33882)
教育(26593)
中国(25308)
(14109)
管理(13732)
(12058)
金融(12058)
(11261)
科学(9669)
技术(9409)
学报(8873)
大学(7766)
农业(7692)
业经(7529)
职业(7284)
财经(6999)
经济研究(6996)
学学(6683)
(6118)
(5824)
问题(5344)
(5337)
论坛(5337)
(5021)
国际(4995)
图书(4332)
现代(4297)
成人(4283)
共检索到155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曦丹  
中国教育发展正在实现从教育大国崛起向教育强国迈进。身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授业解惑的主导者,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其言行举止、师德师风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成败,也关系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严守师德师风,努力做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引导者、倡导者,深入钻研,潜心教学,创新方法,关爱学生,积极引导,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经世致用的优秀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教师的天职、国家强盛的根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文涛  
教师角色是一种行为规范要求,它根植于教师理念又通过教师理念和教育行为表现出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变革的时代对高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方兴未艾的高职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创新行为作为重要的变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的演进和整个教育改革的实施。因而,探讨在新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角色定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传统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师角色反思教师角色作为社会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教师的职业理念、社会期望、社会责任以及行为方式。本文着重探讨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理念和身份定位。高职教师的成长路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邓建平  
在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教育质量亟待提升的今天,践行"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成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应有之义。然而,"以学生为本"从应然的可能向实然的可行顺利转化亟须正确的认识观、均衡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以学生为本"成为可能的基础,取决于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制度架构及机制推动;在现实的高等教育背景下实现"以学生为本",需要坚持依据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认知、分析、调和及化解师生关系和校生关系中存在的兼容共存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秀峰  
"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人生观教育的一种方式可以被看成一个事实,它基于这样的人性假设:人性是积极、建设性的,是可信赖和有限可塑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生观教育中,教师应当从批评者和主导者转变为促进者,和学生建立"主体-主体"的新型关系,人生观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人生成长和人生观形成的过程。学校是学生人生成长和人生观形成的社会环境,也是改造社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并以此提升学生人生的社会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高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并建构与这一理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制度。当前高校面临教育管理行政本位化、人才培养维度单一、教育教学评价线性化、一线教师边缘化、教育教学生态异化等问题,对此,可以实行教育管理去行政化、评价体系多维化、教育生态正常化、教师地位主人化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教育、教学思想古已有之,但由于班级教学制的提出,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的特殊国情等原因,近代以来的教育逐渐偏离了"以学生为中心"。随着信息技术、心理和教育科学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现在人们开始重新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获得全面提升。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必须全面、整体、协调推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薛源  
在课程评价中如何使学生摆脱被动和无权的处境,如何确立学生在课程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是极难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学生的评教活动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指出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评价必须立足于一种新的课程范式,并探讨了建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评价模型的可能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再春  
工业4.0时代,工业生产向智能化、个性定制化转变,职业教育产生了新的特点,由单一办学转变为合作办学,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注重终身学习,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这些特点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双师型"教师必须向知识串联者、共同学习者、教学工匠、交流专家转变。为此,文章提出工业4.0时代"双师型"教师角色转变的对策:出台新政策,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实现精准教学;改革专业与课程设置,促进教师转型;完善职业教育标准,引导教师转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教师权利;完善激励体系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晨明  
数字化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数字化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角色,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要对数字化时代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本文主要从数字化时代对教育的影响与改变、数字化时代学生角色的转变与定位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董晓艳  
生态课堂是教师追求的理想课堂,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追求。生态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不是教师展示演讲的大课堂,课堂中出彩的更应该是学生。因此,从教师的角色来说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的管理者、师生之间的合作者和教学效果的反思者等等,其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一、教师要担当的五种角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志群  
每位学生从其个体来说都是独特的,他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也是独有的。在现代教育中,每个学习者都应当有权要求充分地被理解和表达自己,从而走适合自身特点的能力发展之路。判断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重要的是看学生有没有自主活动、自主实践和自主提高的机会,而不再是只看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何和课讲得怎样。在总结美国教育史时,美国一位优秀物理教师说过一句精辟的话:三十年前,我是教物理;二十年前,我是和学生们一起学物理;最近十年,我是在组织引导学生们研究物理。这些说明:现代教育的教学不再以学校或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培根  
"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国内高教界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去发展模式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发展与改革的思考。毋庸置疑,这些反思与思考对于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有裨益的。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学生在此过程中基本上是处于被动地接受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凡  
基于51所高校本科课堂表现记录的文本分析和词频分析,发现当前大学本科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学和学习效果不佳、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够、教学方法和模式单一等八个方面,"以教师为中心"仍是目前大学教学的主流模式。我国大学教学改革需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本科课堂中心逐步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明确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和评价进行精心、科学的战略设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晖  张灵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运用NSSE-China研究工具,对广州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数据与"211工程"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心城市大学的学生具有学习动力不足,学业期望不高;课内外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我拓展主动性较高等特点。基于此,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实现三个转变,构建起以能力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的本科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显斌  
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在中国开展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师资培训以分组课堂活动为主要形式,侧重传授课堂管理、交流沟通、资源利用、教学反思等技能,介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和理念,组织学员开展模拟教学。这种培训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值得借鉴和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