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7)
2023(12170)
2022(10533)
2021(10007)
2020(8805)
2019(20425)
2018(20691)
2017(40170)
2016(22089)
2015(25546)
2014(25453)
2013(25277)
2012(23477)
2011(21524)
2010(21599)
2009(20120)
2008(20209)
2007(18114)
2006(15698)
2005(13957)
作者
(65736)
(55090)
(54922)
(52303)
(35078)
(26567)
(25224)
(21589)
(20832)
(19797)
(18775)
(18566)
(17521)
(17322)
(17091)
(17037)
(16985)
(16207)
(16071)
(15854)
(13821)
(13669)
(13455)
(12632)
(12451)
(12432)
(12324)
(12096)
(11250)
(11072)
学科
(89144)
经济(89048)
管理(61308)
(58344)
(46554)
企业(46554)
方法(44908)
数学(40143)
数学方法(39552)
(24895)
中国(24135)
(23357)
(20183)
业经(17708)
(17519)
(17266)
贸易(17258)
(16786)
地方(16294)
农业(16249)
(14950)
(14553)
银行(14511)
(14509)
财务(14459)
财务管理(14421)
(13852)
理论(13710)
企业财务(13652)
环境(13539)
机构
大学(326239)
学院(323893)
(129191)
经济(126389)
管理(123181)
研究(108205)
理学(106400)
理学院(105137)
管理学(102964)
管理学院(102343)
中国(81674)
(69346)
科学(68879)
(60755)
(55802)
(55340)
研究所(51044)
中心(50986)
财经(49031)
业大(48863)
(48773)
(45953)
师范(45498)
(44413)
农业(43821)
北京(43638)
经济学(39873)
(38953)
(38723)
师范大学(36760)
基金
项目(216499)
科学(169922)
基金(157072)
研究(155684)
(137966)
国家(136860)
科学基金(116097)
社会(96593)
社会科(91477)
社会科学(91449)
(84252)
基金项目(83302)
自然(76884)
自然科(74959)
自然科学(74930)
教育(73912)
自然科学基金(73570)
(72580)
资助(65361)
编号(64071)
成果(52964)
重点(49767)
(49012)
(46549)
课题(44216)
(44142)
科研(42558)
教育部(41545)
创新(41387)
计划(40172)
期刊
(136492)
经济(136492)
研究(91471)
中国(58367)
学报(52877)
科学(48432)
(48321)
(46401)
管理(42862)
大学(39168)
教育(36989)
学学(36726)
农业(32676)
技术(28333)
(27867)
金融(27867)
财经(23949)
业经(22516)
经济研究(21487)
(20500)
问题(19393)
(17348)
统计(17037)
资源(16494)
图书(16454)
理论(15956)
技术经济(15784)
(15511)
(15371)
(14882)
共检索到469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善槐  史宁中  张源源  
文章通过对我国中部某省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市)、乡镇和村屯五级教师资源分布状况的调查,发现区域内小学教师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呈现一种新的特征,即层级越低,教师相对数量越不充足、教师整体质量越低、教师结构越不合理。这种特征的形成并非偶然,外部条件为各地区学校教育资源的层级化差异,内在驱动力是教师个体的理性选择,而实现路径是各层级地区学校对教师的合理筛选。文章指出,要使区域内教师资源达到均衡配置,需要建立逆差序的利益补偿制度、构建省级统筹的教师劳动力市场和完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艳  李秋芬  赵俊  崔正国  周明莹  朱建新  丁东生  过锋  刘传霞  曲克明  
以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渤海中部海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海域表、中、底层水体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时空分布、来源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Cod平均含量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垂直分布差异表现为春季表层最高,中层最低;夏季表层最高,底层最低;秋季和冬季均为中层最高,底层最低。各站位Cod平均浓度水平分布在春季无明显的高值出现,含量分布较均匀,夏季Cod从西向东呈降低趋势,高值主要分布于西部海域;秋季和冬季Cod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高值分布于调查海域北部。调查海域各站位营养指数e值变化范围为0.08...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润东  杨新铭  
以经典Mincer收入方程为基础,通过引入教育、经验与区域变量,对1990年和2000年我国人力资本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形成了关于我国人力资本发展阶段特征的基本判断。模型结果支持了正规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由线性向非线性的变化,并且在平均收益率方面中等教育有着潜在优势;在经验因素中,工作前的经验比工作后的经验对收入影响更显重要;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东部以外的地区之间人力资本形成模式差异则不明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于颖  沈蕾娜  
顾明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和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教师教育思想是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顾明远先生教师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对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以归纳与分析,以期对我国当下的教师教育改革有所助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相伟  李平星  
本文从国家、省域层面分析了我国高端科技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比较了东西部地区高端科技人力资源分布特点,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态势对高端科技人力资源需求趋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赖昀  薛肖飞  杨如安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化趋势,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学校迎来巨大挑战,教师资源的配置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基于陕西省X市农村学前教师资源现状的调研,发现学前教育教师数量缺口巨大且结构失调,教师质量参差不齐,相关主体对教师资源配置认识不足,导致学前教育教师资源配置质量不高,影响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前教育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应拓宽学前教育教师资源的补充渠道,采用多途径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质量,增强相关主体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构建学前教育高效循环监督机制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丽玲  潘萍  欧阳勋志  宁金魁  臧颢  刘苑秋  杨阳  桂亚可  
【目的】通过对赣南马尾松天然林碳密度的分析,为其区域尺度上森林碳储量的准确估算以及开展碳汇林业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标准地调查与碳含量的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林龄、层次及不同组分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1)林分总碳密度为129.00 t/hm2,表现为成熟林(185.41 t/hm2)>近熟林(140.54 t/hm2)>中龄林(114.21 t/hm2)>幼龄林(75.83 t/hm2);各层碳密度为土壤层(80.02 t/hm2)>乔木层(43.81 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项文化  田大伦  闫文德  康文星  方海波  
利用 2a定位观测数据 ,本文对速生阶段的第 2代杉木人工林内N、P、K、Ca、Mg 5种养分元素的含量、积累、空间分布和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各组分养分含量排列顺序为草本层 >灌木层 >树叶 >树枝 >树皮 >树根 >树干。树枝中Ca的含量丰富 ,树皮中K的含量丰富。凋落物层养分元素含量低于树枝和树叶 ,反映了凋落时养分元素向林木体内迁移回收的现象。杉木富集N、P、Ca 3种元素。 5种元素积累总量为 85 4 6 5kg·hm- 2 ,是第 1代的 1 5倍。第 2代杉木生产 1t干物质所需养分量为 11 6 2kg ,高于第 1代 ,第 2代杉木林将消耗更多的林地养分。林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石亚兵  刘君玲  
我国历年发布的教师教育政策都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做了明确规定,对其研究可以明晰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发展的特征和演变逻辑,从而有助于教育理论界对政策文件的把握和实践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对1980—2012年我国主要教师教育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实践性、反思性与个性化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结构性取向;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变迁受教育改革事件的影响;造就"教育家"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洪斌  吴克宁  赵华甫  夏敏峰  刘巧芹  
从不同空间尺度识别中部粮食主产区耕地等别的分布特征,为制定适合区域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对策及耕地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中部6省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成果和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分省卷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数据,将中部粮食主产区耕地通过Arc GIS空间统计分析,应用加权平均法进行数据处理,探讨耕地等别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数量结构分布特征,分析了省际之间、土地利用区、标准耕作制度分区及区域资源本底要素即耕作制度与耕地类型之间的耕地等别特征与平均等别状况。研究表明中部粮食主产区耕地分布在1~15等,其中以6-10等为主;在省际之间对比分析发现湖北、湖南和江西的耕地等别较高,集中在5~8等;从土地利用区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宏振  邵鹏  潘龙梅  
笔者选用行业集中度指数和赫芬达尔指数两个指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年~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集聚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性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比较高,近年来其集聚程度在持续下降;而公益性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但其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其中艺术表演团体增幅最大。从地域分布上看,文化产业主要集聚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省域间发展极不均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正江  
当前,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它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社会情感能力,以及对学生进行社会情感教育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师范院校是否为此作好了相应的准备,值得检视与反思。论文首先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将SEL引入小学阶段职前教师教育的必要性。接着,基于SEL的观察视角,从正反两个方面梳理和分析了相关教师教育政策文本与SEL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师范院校小教专业教育类课程开设的应然状态,尔后又对八所师范大学小教专业开设的教育类必修课进行了实证性的调查。调查发现,当前师范院校小教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存在三个明显的不足,即:培养方案中缺乏通识类SEL高相关课程;专业类SEL高相关课程的开设存在明显的“错位”与“失位”;现有的体验类SEL课程模块较为单一、不够丰富。针对这三个不足,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与建议,包括:开设“人文-社科经典研读”通识类SEL课程;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中SEL相关课程的设置;强化SEL高相关课程薄弱环节的建设;丰富和拓展师范生有关SEL的体验学习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昊原   唐华仓  
本文通过分析淘宝村集聚现象的最新变化,研究淘宝村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淘宝村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指导。我国淘宝村93%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本文利用基尼系数、莫兰指数以及核密度估计值分析淘宝村地理空间分布。最后,文章指出淘宝村集聚发展是由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构特征所决定的,电商在农村集聚发展,能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水平。淘宝村集聚发展存在空间拥挤、环境污染和竞争内卷化等问题,应该通过科学规划、引进人才和鼓励创新等措施,确保淘宝村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红霞  
根据北京市8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2010-2016年7年间的教师流动数据,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流动特征。结果发现,流动教师中多为中青年、女性、高学历、公共基础课教师;男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流动率逐年提高;教师职业内流动是主流,但以调入普通中学为主;少量职业外流动的中职教师则以进入企业任职为主;大部分教师并不选择跨区域流动。通过对16名流动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中职教师流动主要是由其经济、成长、工作、社交、家庭等方面的需求所驱动。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减少非正常流动,稳定中职教师队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