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3)
2023(11655)
2022(10207)
2021(9818)
2020(7910)
2019(18698)
2018(18456)
2017(34863)
2016(19629)
2015(22203)
2014(22484)
2013(21617)
2012(19522)
2011(17516)
2010(17393)
2009(15407)
2008(14884)
2007(12864)
2006(10970)
2005(9203)
作者
(54613)
(45000)
(44856)
(42775)
(28554)
(21712)
(20500)
(18038)
(17139)
(16161)
(15656)
(14964)
(14100)
(14081)
(13959)
(13871)
(13559)
(13324)
(12821)
(12794)
(11379)
(11199)
(10897)
(10298)
(10262)
(10158)
(10068)
(9937)
(9186)
(9175)
学科
(69177)
经济(69106)
管理(52606)
(49399)
(41176)
企业(41176)
方法(33637)
数学(29111)
数学方法(28651)
(19932)
中国(18428)
(16681)
业经(16333)
(15696)
理论(15442)
地方(14900)
农业(13609)
教育(13113)
(12107)
技术(11841)
环境(11769)
(11497)
贸易(11492)
教学(11487)
(11158)
(11138)
(11132)
财务(11071)
财务管理(11048)
企业财务(10463)
机构
学院(266456)
大学(264679)
管理(105623)
(93882)
理学(92153)
经济(91459)
理学院(91111)
管理学(89403)
管理学院(88948)
研究(85247)
中国(59152)
(56557)
科学(55899)
(42484)
(42291)
(41144)
业大(40813)
(40211)
师范(39888)
研究所(39115)
中心(38383)
(38166)
北京(35846)
财经(34488)
技术(32638)
农业(32125)
师范大学(32027)
(31709)
(31498)
(31298)
基金
项目(188740)
科学(146732)
研究(142483)
基金(131195)
(113655)
国家(112616)
科学基金(96238)
社会(84529)
社会科(79860)
社会科学(79837)
(76929)
基金项目(70381)
教育(68917)
(64621)
自然(62637)
编号(61274)
自然科(61118)
自然科学(61105)
自然科学基金(59929)
资助(53835)
成果(50109)
课题(43561)
重点(42614)
(40992)
(40307)
(39389)
项目编号(37410)
创新(36490)
(35675)
科研(35672)
期刊
(99640)
经济(99640)
研究(76278)
中国(52068)
教育(47402)
学报(41898)
科学(37999)
(37193)
管理(36404)
大学(31615)
(30987)
学学(29252)
技术(26857)
农业(26809)
业经(17581)
(17080)
金融(17080)
图书(15343)
财经(15301)
经济研究(15035)
科技(13665)
(13564)
职业(13289)
理论(12903)
(12861)
问题(12604)
技术经济(12379)
(12243)
实践(12160)
(12160)
共检索到375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妙兰  
课程标准意识是一个集合概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教师的意志力以及教师的情感。教师课程标准意识以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为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课程标准意识表现为具体的教学行为。通过强化教师的主体性增强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有利于促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与此同时,在评价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的过程中要重点评价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策略,评价其是否具备修订和完善课程标准的实际能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贾瑜  辛涛  
考试内容与命题改革是落实考试与评价理念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中高考改革已从考试形式改革逐步过渡到深化以素养和能力为核心的考试内容改革。中高考命题改革作为撬动考试内容改革的重要杠杆,应由基于考试大纲的命题转变为基于课程标准的命题。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考查目标、确定考试内容和范围,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考试框架;并据此编制多维细目表,建立课程标准与题目间的有效关联。在试题情境上,要划分各学科清晰的测试情境,寻找并建立其与学科素养或能力的契合点,加强试题的可视化设计,有效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如志  严辉  
主动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是增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提高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可采用兴趣诱导、探索研究及团队讨论等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硬环境的发展与完善为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创新软环境的建设为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基础。笔者以北京工业大学的创新环境建设为例,论证了创新环境建设与发展对于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眭姗姗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的浪潮中,走上自主创新创业的道路。但整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双创"意识偏弱,"双创"能力不足,自主创业成功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教学和课程标准不完善,"双创"能力培养载体不明确,途径不清晰。结合当前的"双创"背景,开发科学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对于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志仁  金嵘兴  
高职院校要创新发展,必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践,总结并分析青年教师的现状和心理趋向,提出了高职、高专院校在如何加快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一些见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杰林  陈笑缘  
职业核心能力是支撑所有能力的基础性能力,具有隐性和非技术性等特征,对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渗透进入显性课程的方式来实现。本文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验证核心能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与显性课程实现有机融合的方法,实现相互促进的良好教学效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  钟启泉  张文军  王艳玲  
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英、美、法、日、俄罗斯、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展开国际比较研究,分析了国际教师教育标准研制的热潮及其背景,比较并归纳了各国各地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理念,探讨了各国各地区与课程标准相关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管理方式方法,以期为我国制定和施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刚  邹吉权  
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高职教育目标定位进行详细解读,同时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即强调技术、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综合发展。同时,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对高职教育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进行了详细剖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冬娥  
本文在借助范拉伊模式构建纳税人意识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纳税人意识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纳税人意识较为薄弱,并且我国纳税人意识主要受到社会总体环境、税收环境以及征纳双方的税收行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只有通过优化社会总体环境、改善税收环境以及构建和谐平等的税收征纳关系,使纳税人同时具备正确和充分的税收环境知觉和满意纳税人权利的主观感受,纳税人意识才能得到切实的增强和提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湘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国民的共识和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创造性教育主要表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建军  
作家具有清晰的"读者意识",而学生多倾向于针对主题进行立意。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首先要分析其内容以及不同类型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的情况,其次才谈得上如何培养。而过程写作教学将最具读者意识的"说"引进课堂,熟悉的读者与作者在互动中有力地建构文本,因而在培养读者意识方面比沉默孤独的传统写作教学课堂更具优势。真实写作即高质量写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译匀  邵凤  金云亮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是太平洋世纪,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必须把国民海洋意识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让国民重视海洋,意识到发展海洋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洋事业迅速发展,但淡薄的国民海洋意识与之发展相矛盾,成为制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只有拥有强烈的海洋意识才能起到效果显著的推动作用。在现代背景下,科技的进步促进一系列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的及时通知与反馈进行古今海洋意识反思、中外海洋意识对比、未来海洋文化展望,立志达到加速提高国民海洋意识的理想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兰  
论文针对中小学写作教学实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评价的论述,阐释了 笔者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并就广大教师如何开展写作教学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提升教师素养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核心素养是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以生为本"的教师核心素养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习得知识、文化、自主发展方面的能力。这一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课程和教学资源的整合者、对话交流者、反思性实践者以及终身学习者。培养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国家需要继续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学校要积极搭建新型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沟通学习;教师个体要加强信息技术学习和课内外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东敏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各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高校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关心和解决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引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开展科研活动,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建立优秀青年教师切实可行的长效激励机制;改革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倡导青年教师自我培养,并加强各系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