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2)
2023(4903)
2022(4033)
2021(4024)
2020(3555)
2019(8433)
2018(8550)
2017(16178)
2016(9075)
2015(10790)
2014(10934)
2013(10179)
2012(8878)
2011(7839)
2010(8140)
2009(7265)
2008(7044)
2007(6331)
2006(5318)
2005(4651)
作者
(25233)
(20824)
(20567)
(19931)
(13183)
(10111)
(9574)
(8344)
(7844)
(7540)
(7243)
(6993)
(6558)
(6495)
(6468)
(6453)
(6296)
(6249)
(6065)
(5959)
(5224)
(5220)
(5163)
(4848)
(4784)
(4726)
(4698)
(4631)
(4385)
(4343)
学科
(33837)
经济(33818)
管理(22281)
(20475)
方法(20199)
数学(18768)
(18166)
企业(18166)
数学方法(18114)
教学(10832)
理论(9438)
中国(7234)
(7115)
(6997)
学法(6563)
教学法(6563)
业经(6449)
(6137)
地方(5165)
(5136)
技术(4981)
教育(4806)
(4783)
贸易(4779)
学理(4746)
学理论(4746)
(4643)
农业(4606)
环境(4384)
(4293)
机构
学院(123826)
大学(122177)
管理(46182)
(41633)
经济(40505)
理学(40272)
理学院(39816)
管理学(38401)
管理学院(38207)
研究(36219)
(26040)
中国(25945)
科学(25199)
(20110)
师范(19871)
业大(18727)
(18501)
(18187)
(18169)
(18058)
中心(17424)
技术(17240)
研究所(16756)
北京(16620)
师范大学(15667)
(14905)
财经(14712)
教育(14617)
农业(14240)
职业(13478)
基金
项目(84263)
科学(65052)
研究(61804)
基金(57212)
(49883)
国家(49498)
科学基金(42525)
(35752)
社会(35112)
社会科(33315)
社会科学(33304)
教育(33106)
(30117)
基金项目(29455)
自然(28842)
自然科(28242)
自然科学(28232)
自然科学基金(27658)
编号(26742)
资助(25564)
成果(21769)
课题(20175)
重点(19627)
(18146)
(17433)
(17307)
(16440)
大学(16415)
科研(16209)
项目编号(16206)
期刊
(41266)
经济(41266)
研究(33257)
教育(28639)
中国(27578)
学报(18460)
管理(17632)
科学(16922)
技术(16750)
(15225)
大学(14552)
(14508)
学学(13347)
农业(10911)
统计(9480)
(8661)
职业(8528)
决策(7982)
(7186)
金融(7186)
财经(6934)
业经(6913)
技术经济(6814)
(6752)
经济研究(6704)
图书(6045)
科技(6027)
(5941)
(5676)
资源(5578)
共检索到174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斌华  
微格教学评价由微格教学演变而来。它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方法,具有人少、省时、集中、直观、放松等特征,其操作过程包括设施准备、前期辅导、制定评价表、编写教案、上课录像、实施评价六个步骤。微格教学评价法体现了评价目标相对集中、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反馈全面及时准确、评价效果显著等优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志华  周德茂  
微格教学是对教师进行职前和职后培训的有效教学方法。要在理论上、实践上进一步深化、提高微格教学水平 ,就必须解决微格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问题。由于培训地域、培训对象的不同 ,微格教学评价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 ,但我们应当明确微格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设计策略及标准构建中应注意的几种关系。这些问题解决了将有助于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微格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敏  
本文以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为例,综合分析其项目课程教学中的评价模式,从评价标准、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反馈和评价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阐述。寄希望于所研究的内容能对国内艺术设计项目课程教学起到指引、激励的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丽虹  周莉  吴清泉  邓安富  胡志强  
"统计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PBL教学模式是近年兴起的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以远程开放教育财经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PBL模式进行教学,结果表明,PBL教学模式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问题能力,对统计信息的获取、加工和运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芊  
教学评价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高校教学评价制度多以考核、奖惩为目的,侧重于鉴定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对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作用。本文从教学评价制度设计的层面,分析传统评价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在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等方面实现五个转变的改革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小军  戴士敏  
职初教师的教学培训是高校人才建设的重要课题。针对职初教师教学能力及受训情况分析,提出了1+3式教学培训新模式,即一种载体,三条途径。分别形成基于微课堂的引领指导式、互补协作式、组本研训式培训模式,并研究了其实施策略及方法。实证研究表明,基于微课堂1+3式职初教师教学培训模式具有明显实效,值得提倡及推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小龙   罗建峰  
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设计及评价对课程的发展具有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我们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并以福格行为模型、SMART法则和STAR—L法则等内容为支撑,设计求职准备专题教学方案,并基于CIPP模式构建了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公昆  
随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广泛开展,工学交替这种全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成为校企合作的组成部分,这一教育模式的改革要求职业教育在时间上、空间上、内涵上都进行扩展,必须对原有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适应并促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才能使职业教育真正实现其改革的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婷  肖玉  
课程评价是引导课程改革,鉴定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从高职教育课程评价的内涵及特点出发,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中的无机化工产品品质检验实施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毓维  杨莉  
电源结构优化是实现我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发电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这也是构建完整的电源结构优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文章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和和方法,利用1995~2004年相关数据,对我国电源结构优化进行了评价,为电源结构优化方法和决策提供了更直观、简洁和科学、有效的判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淑红  
当前高职教学中,"以教材、教师、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教与学互动缺失,评价方式知行分离已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知名职业教育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及其团队创立的"胡格教学模式",对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设计与实施、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五个基本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和调整,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职教课堂教学生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旭红  
评价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是保证课堂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能力,推行"专业渗透式"语文教学评价而非传统的单一学科的评价方式十分必要。本文构建的"分层——探究"、"情境——达标"、"重组——比较"、"多元——整合"这4种中职语文"专业渗透式"评价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和职业素养,注重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是植根于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多赢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怡  
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体制和绩效考评方式上缺少自身的特色,分析高职院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可以探讨其绩效特征:在绩效行为上表现为不可视性、多样性及非结构性;在绩效结果上表现为具体性、专业性、团队性和长周期性的特征。以此为基础,确定绩效评价模式的4W要素,建立基于高职院校教师绩效特征的绩效评价模式。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丁绒  孙延明  
针对不同生产资源组织模式的结构与运行状态的差异,目前尚缺乏系统的定量评价方法。基于信息熵理论及有序度定义,建立了结构熵模型与运行熵模型来分别评价生产资源组织模式在结构上和运行中的有序度。其中,结构熵模型包括时效熵和质量熵两部分;运行熵模型包括静态运行熵和动态运行熵两部分。对某压缩机制造企业的加工车间做了实例研究,以实施动态单元组织模式前后的结构与运行状态作对比分析,分别求解出2种不同模式下的结构熵与运行熵。结果表明,动态单元组织模式通过合理规划人力、设备资源及生产流程,能够极大减少企业生产中零件的转运与设备空闲时间,具有更优的结构有序度和运行有序度,能获得更好的零件加工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