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2)
2023(9925)
2022(9016)
2021(8753)
2020(7250)
2019(16879)
2018(16952)
2017(32436)
2016(17976)
2015(20714)
2014(20908)
2013(20218)
2012(18568)
2011(16781)
2010(16772)
2009(14952)
2008(14432)
2007(12720)
2006(10980)
2005(9572)
作者
(51253)
(42009)
(41982)
(39899)
(26852)
(20215)
(19079)
(16730)
(16103)
(15142)
(14584)
(14029)
(13304)
(13282)
(12961)
(12851)
(12807)
(12494)
(12037)
(12017)
(10497)
(10444)
(10160)
(9723)
(9488)
(9395)
(9373)
(9278)
(8465)
(8454)
学科
(65956)
经济(65877)
管理(50923)
(47049)
(40397)
企业(40397)
方法(32123)
数学(27106)
数学方法(26677)
(17042)
中国(16710)
理论(16319)
(16313)
(16094)
业经(15084)
地方(13089)
教学(12850)
教育(12705)
(12045)
(11425)
农业(11400)
(11242)
贸易(11234)
技术(10979)
(10873)
(10732)
财务(10667)
财务管理(10648)
环境(10351)
企业财务(10116)
机构
大学(257478)
学院(255729)
管理(101025)
(91805)
经济(89548)
理学(88100)
理学院(87080)
管理学(85424)
管理学院(84959)
研究(79934)
中国(55926)
(54862)
科学(51613)
(42248)
(39888)
(39769)
师范(39559)
业大(36948)
(36542)
研究所(36468)
(36411)
中心(35662)
北京(34899)
财经(34690)
师范大学(31933)
(31436)
(30642)
技术(29168)
(28474)
农业(28331)
基金
项目(174438)
科学(136160)
研究(132325)
基金(123289)
(105992)
国家(105018)
科学基金(90518)
社会(78829)
社会科(74458)
社会科学(74438)
(69153)
基金项目(66417)
教育(64432)
自然(59217)
(58397)
自然科(57822)
自然科学(57811)
自然科学基金(56761)
编号(56645)
资助(50680)
成果(47202)
课题(39624)
重点(38831)
(38675)
(36078)
(35895)
项目编号(34931)
大学(33832)
教育部(33618)
创新(33236)
期刊
(99883)
经济(99883)
研究(77697)
中国(48327)
教育(46727)
学报(39915)
管理(36761)
科学(36304)
(32396)
(31694)
大学(30515)
学学(27963)
技术(25267)
农业(22969)
财经(17672)
(17294)
金融(17294)
图书(16202)
业经(16201)
(14931)
经济研究(14681)
理论(13176)
问题(13172)
实践(12366)
(12366)
科技(12250)
技术经济(11784)
职业(11633)
情报(11356)
(11346)
共检索到363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正范  贾群生  
20世纪,课程论和教学论得到了巨大发展,同时也暴露出实践品性不足的倾向。这种倾向既是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标志,也为课程与教学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近年来,课程与教学论的整合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增强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品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教师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教师行为研究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研究,成为课程与教学论整合的一个重要途径,为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艳辉   王伟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志群  
"课程与教学论"是关于教与学的科学,研究课程和教学的一般性规律,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很多教师对其学科内容和结构不一定有深入的了解,但在教学工作中却受其规律的影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呈领  胡萍  梁云真  蒋志辉  黄琰  疏凤芳  
在线学习中教师教学行为影响到在线学习者课程评价和学习体验。本文提出研究假设:教师主教行为与学习者课程评价正相关;教师助教行为与学习者课程评价正相关;教师管理行为与学习者课程评价正相关。主要运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学习者评论中挖掘在线学习者观点。研究设计了学习者观点抽象模型和教师教学行为编码表,运用语言技术平台(LTP)依存句法分析识别观点句,并基于规则压缩抽取观点句中属性和观点词语,编码分析教师教学行为相关观点。分析教师教学行为与学习者课程评价的相关性发现:教师主教行为(讲授、指示、演示)与学习者课程评价正相关;教师助教行为(评价反馈、技术指导)和教师管理行为(组织讨论、课程管理、辅助学习资源管理)与学习者课程评价的相关关系未达到统计检验的显著水平。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在线学习中教师教学行为发展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佐藤学  钟启泉  
一范式的转换课程研究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经历了范式的巨大转换。这种转换大体表现为,从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文化人类学、认知心理学和艺术评论等以新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的质性研究。基于行为科学的课程研究拥有社会技术学的性质,它的基础是"技术理性主义"(technical rationality),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晁亚群  
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会导致学生不当行为的产生,针对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研究是大学教学伦理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在美国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其中,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分类及其依据是研究大学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前提。美国学者将不当教学行为主要分为学生与教师两大视角,对于管理者视角下不当教学行为分类的研究仍有待加强,分类依据一定的理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并主要使用了定量研究方法。防范不当教学行为,应重视对教师教学自由权的保护,加强对管理者视角下不当教学行为分类的研究,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处理不当教学行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庞岚  沈红  
借助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考察作为知识传授者和创造者的大学教师的行为选择,从而研究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表征出来的特征、冲突、协调与发展,深层次地挖掘影响和制约大学教师重视科研或教学的制度因素与个人因素,试图提出在实践层面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杰  
反思型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具有以下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与教材对话、与学生对话 ,而且特别强调与自己对话 ;既重视教学的科学层面 ,更关注教学的艺术层面 ;自觉地把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使其成为一种明确的知识 ;主张人人都是研究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欢  
建筑设备与识图是我国高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重点教材。在当前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与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下的课程体系构建中,运用BIM技术的虚拟模型现实仿真来解决当前工程施工中的难题,确保建筑设备与识图课程教学优化,从而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实践性人才。文章对BIM+《建筑设备与识图》课程教学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便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和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实用性,为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司莉  徐丽晓  陈红艳  
本文围绕我国文献分类、编目与主题法等知识组织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从开设课程的学校院系、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的改进与发展设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后课改时代",教师的课程理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视点。文章认为,当下教师的课程理解大抵由积极健全的课程主体自觉、日常课程教学批判创造和"实践理论"构建构成。而培育教师的问题自觉及对教学的自我反思习惯,加强对教师培训者和教师自身转化意识的培养,借助"他者"的声音完善自己的课程教学是教师的课程理解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可能路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雨薇  冯晓英  王瑞雪  
"互联网+"时代,混合式研修是一种高效且便捷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已然成为当下教育和培训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如何设计和支持混合式教师研修是非常必要的。问题解决被认为是教师等成人学习者最为有效的学习活动。因此,本研究利用内容分析法,探究混合式教师研修课程中教师的问题解决行为规律,包括教师们关注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教师同伴间的问题解决策略、导学教师和优秀学员等关键角色的问题解决策略。研究发现,教师们存在技术问题、教学实践问题、教育理论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困惑和心理困难这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同伴会尝试多种解决策略,这些策略大多依赖自身实践经验;关键角色给予多种有效且关键的解决策略,帮助解决教师同伴间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促进研修的深入。最后,本研究从混合式教师研修课程或项目的研修内容、交互方式、问题和学习任务、导学四个方面对其设计和支持提出了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承印  董腊玲  杨帆  
教学评价要与课程设置、教学活动整合起来。以职前教师教育的理科主干课程《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为例,将国外教师表现性评价方案本土化后,镶嵌在该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形成"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表现性评价量表。以清晰的表现性目标、具体的表现性任务、明确的评分规则,解困该课程:学习者众、指导者寡、教学要求高、课时量少的窘境,从而促进职前化学教师自我引导的专业学习,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李泽林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历经了引进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开展本土化教学实验与理论探索、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理论生成与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与课程教学理论发展等四个阶段,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体系。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可视化分析发现,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呈现出密切关注教学改革与实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等三个热点。呈现出队伍不断壮大、价值取向趋于合理,方法多元并存、问题不断深入、体系建构不断完善等特点,同时还存在着团队研究成果不足、跨学科研究成果较少、原创性研究缺乏、科学化程度亟待加强等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论构建的灵魂,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成为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重点,学生的学习成为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基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亮点,教学实验成为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生长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钟宏桃  
认为学科课程教学是完成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之所需。分析了研究生培养中学科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大纲、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课程管理中充分发挥任课教师与研究生的能动性、启动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等策略,提高研究生学科课程教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