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1)
2023(5601)
2022(5211)
2021(4878)
2020(4510)
2019(10699)
2018(10734)
2017(21026)
2016(12180)
2015(14208)
2014(14698)
2013(14203)
2012(13341)
2011(12198)
2010(12333)
2009(11472)
2008(11598)
2007(10715)
2006(9051)
2005(8012)
作者
(35157)
(29743)
(29642)
(28335)
(18585)
(14287)
(13732)
(11843)
(10973)
(10638)
(9849)
(9818)
(9724)
(9310)
(9292)
(9247)
(9121)
(8726)
(8598)
(8488)
(7446)
(7334)
(7273)
(6789)
(6774)
(6773)
(6623)
(6562)
(6106)
(6081)
学科
(50021)
经济(49964)
管理(33150)
(31850)
方法(27581)
(25865)
企业(25865)
数学(24753)
数学方法(24501)
(13297)
(13055)
中国(11295)
(10535)
(9807)
贸易(9806)
(9481)
地方(9212)
业经(8961)
农业(8699)
(8594)
(8319)
财务(8304)
财务管理(8278)
理论(8192)
企业财务(7848)
(7687)
教育(7183)
(6916)
银行(6892)
(6551)
机构
大学(178758)
学院(177028)
(69832)
经济(68224)
管理(66957)
理学(58707)
理学院(57971)
管理学(56709)
研究(56698)
管理学院(56400)
中国(40998)
(37306)
科学(36277)
(31644)
(31457)
(29526)
业大(27502)
研究所(27035)
(27004)
(26827)
师范(26781)
中心(26727)
财经(25675)
农业(25208)
北京(23502)
(23241)
师范大学(21412)
经济学(21388)
(21356)
(19563)
基金
项目(115454)
科学(90928)
研究(85050)
基金(82554)
(71235)
国家(70578)
科学基金(60095)
社会(52073)
社会科(49138)
社会科学(49120)
(46074)
基金项目(44535)
教育(43014)
自然(39552)
(39413)
自然科(38669)
自然科学(38656)
自然科学基金(38000)
编号(36245)
资助(34325)
成果(30707)
(26889)
重点(26179)
课题(25535)
(24240)
(23770)
大学(23343)
教育部(23178)
科研(22535)
人文(22302)
期刊
(72975)
经济(72975)
研究(49327)
中国(35009)
教育(28775)
学报(28184)
(27385)
科学(25723)
(25309)
管理(21657)
大学(20971)
学学(19512)
农业(18236)
技术(15438)
(13301)
金融(13301)
财经(13093)
业经(12045)
经济研究(11522)
(11181)
问题(10192)
(10161)
技术经济(9156)
(8698)
统计(8662)
商业(8643)
理论(8509)
(8153)
(7880)
图书(7797)
共检索到251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巍  
教学行为同时涵盖教师教的行为与学生学的行为。教师的教是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是促进学生学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教学行为具有外显性、动态性、个体性、目的性、情境性等特性;根据不同维度,教学行为有多种分类。教师与学生能结成稳定的、持续的、牢不可破的关系就在于二者的活动与行为趋向具有相关性,有不可或缺且无法割裂的内在必然联系;但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是不同的行为,具有各自特有的性质与特点,故应以学定教、以教促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睿蓉  
结合实例分析,本文讨论了教师行为在激发、维持学生学习动机问题上的作用和影响,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方位地利用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学生和引导学生,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必须先激发自己的教学动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晶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应是社会道德风尚的传承者与体现者。然而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却存在着行为能力与道德素养失调的状况,这将会对大学生个人、高校以及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对此我们必须在分析状况的基础上深入查找原因所在,以促进大学生群体道德素养与行为能力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希洁  刘颂  彭燕  
采取事件观察记录法,对27所随班就读学校的64节课教师的提示行为和自闭症学生的反应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发现:(1)在大部分课上教师对自闭症学生进行2-4次提示,但仍有10%的课教师没有采取任何提示;(2)提示行为按功能类型及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分为问题行为管理提示、辅助学习提示、教学提示;(3)提示行为按表现形式分,主要包括言语类提示和身体动作类提示;(4)一半以上的提示行为对自闭症学生无效;(5)身体动作类提示可能比言语类提示更有效;(6)指导学生参与学习的教学提示比管理学生问题行为的提示更有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戚小丹  
观察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专业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一种在教学现场敏锐地感知学生行为的变化并准确地把握行为本质的能力。教师是学生行为观察的主体,课堂是教师进行学生行为观察的主要途径。学生行为观察作为一种科学观察,它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正范  
关注学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也是教师的职业行为特征之一。学生行为观察是学生关注的直接体现,学生的直接行为、间接行为以及行为环境都是观察的重要对象;教师对于学生行为的观察以意义单元为单位进行,意义单元与特定的教育目标相关联,科学的行为观察要求将行为划分成多个维度的意义单元后进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春莉  马慧珍  吴加奇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涉及师生人际关系动态交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对四位教师课堂教学中呈现出的875个完整的"学生姓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方式"的研究样本的分析,考查了师生的人际关系对教师教学反馈和学生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教师的态度通过各种方式被教师转化到教学行为中,表现出对待某些学生明显不同于对待其他学生的行为;(2)可根据师生教学互动过程中师生双方各自的行为表现归纳出师生人际关系的互动模式;(3)师生互动模式相比教师的态度更有助于解释师生的人际关系,学生主动寻求交流的行为比教师积极的教学反馈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回答与教师提问之间的认知一致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旭晖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关系密切。教师身上的问题行为,不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教学效率低下,而且还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厌恶、抵触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首先指出高职教师行为标准及问题行为的表现,其次分析了高职教师问题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高职教师问题行为的具体措施,旨在为和谐师生关系及提升教学效率做努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希斌  
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包括“明确目标”、“收集信息”、“反馈改进”、“关注过程”、“激励期望”和“沟通理解”等六个维度。学生学习心理包括学习兴趣、深层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感和自我监控等4个方面。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小学4年级到初中3年级共74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与其学习心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对其学习心理有显著预测作用的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侧面是不同的,其知觉与其学习心理关联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与其学习心理的关联是最高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智慧  
本文对Michelle K.Duffy(2012)关于工作场所中嫉妒与人际破坏行为关系的社会环境模型的最新研究进行了详细解析,该研究验证了道德偏离的中介作用,并研究了两个主要社会环境变量(社会认同和组织破坏行为基准)对此中介模型两阶段调节作用。本文结合Kenneth Tai(2012)最新的关于嫉妒对个人和组织影响的理论分析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整理,给出了其他可能的非社会环境类的调节变量,并通过实际案例情境描绘对上述最新研究成果加以对照分析应用,提出实际环境中的实践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旭华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调查问卷,对28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学生角度对大学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由学生评价的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存在八维结构,分别是课外学习指导、提供学习资源、科研促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帮助、升学指导与帮助、提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与中小学教师有显著差异,教师自评与学生评价所得结论有显著差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歆瑶  张雷  
本研究探讨了教师严厉对学生问题行为(包括攻击和退缩行为)、班级气氛(包括同学友爱和班级秩序)和学生自感社交能力关系的影响。通过同伴提名法和自陈量表法对4654名初中生以及82位班主任进行了测量。多层分析结果显示,教师严厉可以增强攻击行为、同学友爱、班级秩序与自感社交能力的正向关系,减弱退缩行为与自感社交能力的负向关系。说明教师严厉对学生社会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调节作用。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彩云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以来自27所学校的550名小学教师为被试,考察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知觉到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主要包括10个类别,其中,教师认为发生最为普遍的行为依次是走神、随便说话、多动、不跟随任务和不参与合作。(2)农村教师知觉到的课堂问题行为与城市教师存在显著差异。(3)教师倾向于认为指向他人的问题行为更为严重。(4)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严重性的知觉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著伟  
公立高校大规模扩招所需的巨额资金,主要来自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从产权关系分析,公立高校的贷款风险及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最终应由国家即政府来承担。这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财政分配政策。因此,政府必须对高校贷款加以监控,对国家经济资源在各高校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高校及金融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云英  韦小满  赫尔实  
本研究从国内两所特殊教育学校采集了133名年龄在7岁至17岁之间的弱智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测量数据,经过统计处理,结果发现:随着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弱智学生在智力测验的各个分测验上的发展水平会显著地下降;平均水平较低;学生智力落后的程度越重,其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越低;弱智学生的智力与适应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弱智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建议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针对不同程度弱智学生的认知特点,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差异,这也是培智学校课程研究必然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