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7)
2023(5809)
2022(4911)
2021(4873)
2020(3794)
2019(8938)
2018(8919)
2017(15069)
2016(10074)
2015(11561)
2014(11904)
2013(10374)
2012(9719)
2011(9122)
2010(9627)
2009(8226)
2008(8074)
2007(7475)
2006(6915)
2005(6340)
作者
(23871)
(19695)
(19586)
(19103)
(12817)
(9336)
(9227)
(7853)
(7696)
(7572)
(6633)
(6529)
(6442)
(6403)
(6399)
(6365)
(6241)
(5957)
(5940)
(5766)
(5413)
(5083)
(4939)
(4862)
(4679)
(4510)
(4498)
(4489)
(4103)
(4065)
学科
教育(21869)
(21525)
经济(21503)
管理(20321)
(18050)
中国(14262)
(13782)
企业(13782)
教学(11642)
理论(11466)
(9366)
(7673)
(7509)
方法(6784)
学法(6708)
教学法(6708)
(6676)
数学(5830)
学理(5801)
学理论(5801)
农业(5740)
数学方法(5592)
及其(5591)
(5480)
研究(5465)
政策(5418)
技术(5377)
(5315)
(5108)
贸易(5106)
机构
学院(123140)
大学(122566)
研究(46021)
(39286)
经济(37898)
管理(37387)
教育(33981)
理学(31149)
理学院(30667)
管理学(29824)
(29734)
师范(29611)
管理学院(29548)
(27845)
中国(27701)
科学(25525)
师范大学(23851)
(22655)
(22650)
职业(21793)
技术(21284)
(21043)
研究所(20267)
中心(19758)
北京(18993)
(17549)
(16834)
(16760)
财经(15327)
职业技术(15068)
基金
项目(72031)
研究(66206)
科学(57255)
基金(44332)
教育(42390)
(36293)
国家(35732)
社会(35214)
社会科(32886)
社会科学(32881)
编号(32578)
(31917)
成果(30757)
科学基金(29762)
(28484)
课题(27842)
(24344)
基金项目(21359)
规划(19803)
资助(19182)
(18695)
项目编号(18662)
重点(18175)
(18018)
(17280)
(17094)
自然(16723)
研究成果(16441)
教育部(16393)
自然科(16310)
期刊
教育(63944)
研究(51620)
(47544)
经济(47544)
中国(40133)
职业(17947)
技术(17797)
(15865)
(15408)
管理(13894)
学报(13541)
科学(12372)
大学(12026)
(11973)
金融(11973)
技术教育(11629)
职业技术(11629)
职业技术教育(11629)
农业(10997)
学学(9198)
(9148)
论坛(9148)
业经(8038)
高等(7658)
成人(7522)
成人教育(7522)
(7511)
财经(7455)
经济研究(6977)
(6506)
共检索到208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牛利华  
教师职前培养要开启和强化有关专业伦理教育的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师范生对专业伦理责任的认知,使其在日后的教育生活中坚守公正的教育立场,在法律和专业规范许可的范围内追求善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职前教育要设置教师专业伦理课程,使其体现教师专业的特殊性与价值负载、做到与生活世界相关联,同时要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为师范生专业伦理素养的养成提供知识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贻伟  张志峰  
要想使更多的高等院校履行有效且合理的职责,离不开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而教育管理成效直接受其伦理道德建设的影响。当前,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层、管理体制、具体实践行为、具体实施制度都存在伦理道德缺失问题。因此,要加强伦理道德宣传,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责任机制,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在具体实施中,要提升管理层的道德素质,建立有效的反馈监督机制,制定程序化的操作规范,确保管理工作合理合法,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丽娜  杨瑞伟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计划经济本身的缺陷、法制不健全、对管理伦理的观念不正确及缺乏社会监督等原因,导致管理伦理状况不容乐观,同时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在对上述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时期加快建设管理伦理的相应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新涛  
大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大学英语预备教师反思能力的行动研究表明,预备教师普遍缺乏具有学科特色的职前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的改进措施是:帮助预备教师理解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大学英语"学科知识"的特殊性,提升"外语教师评价素养",提高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大学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健  
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须立足优选生源这个前提,吸引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建立遴选乐教适教学生的标准和机制;须着眼过程,着眼师范生潜质、后劲,定位于"卓越培养"而非"培养卓越",造就合格教师;须突破核心素养,追寻本真价值,迈入首重情怀的正确轨道;须经得起公平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考验,面向大多数,建设新常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亚平  钟振国  
当前的教师教育侧重于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了专业伦理教育,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伦理缺失现象。本文通过对部分中学教师的调查访谈揭示了教师教学行为伦理缺失的诸种表现,并提出了从"专断"转向"平等"、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分数"本位转向"多元发展"本位、从"控制"导向转向以"人性化"为依归的消解策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段海英  
伦理道德是社会经济实体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无形资本,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要素。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市场,也需要财政伦理的约束。财政伦理是处理公共物品和服务供求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如纳税人诚实纳税,公务员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有资产的使用者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但是,如果把预算比做政府与纳税人、社会公众签订的合同,经济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坤亮  
近二、三十年以来,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在美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探讨了美国职前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三种基本途径,即"基于规范"的途径、"应用理论"的途径和"案例分析"的途径,及其走向一种"混合的案例分析"途径的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些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开展职前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有益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燕燕  
在教师职前实践学习中开展儿童研究有利于改变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断裂",并能帮助师范生在教学中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他者"。然而,当前在我国的教师职前实践学习阶段,师范生未能有效开展儿童研究,这直接影响其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并最终影响了他们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我国教师职前实践学习中开展儿童研究的一些具体构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亦华  
以大学的教师职前培养行为评价为研究之聚焦,系大学地位或使命变迁、大学行为缺失、大学评价现状综合考量的结果。从主体及其责任之属性出发,理想视阈的大学,应以教师职前培养的事业成就为学校目标;凸显思维的中国意识、学校意识、整体意识和教育学科引领意识;坚持以"成事"与"成人"的双向互动为方法选择;强调过程设计的时代意义以及前后递进关系。以此为观照,现实中的大学呈现明显的缺位、越位二元并存现象,全面、客观剖析这些现象,有助于实现大学由现实形态向理想形态的转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菊  陈时见  
加拿大的教师培养非常重视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不仅是教师培养的核心内容,而且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重要前提。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加拿大的教育实习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式多样、评价多元,呈现出实践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大学教育课程和中小学教育实践的有效整合。当前,加拿大的教育实习更加强调教育理论和学校实践的深度融合,特别注重大学与中小学及社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拓展,呈现出互惠合作的新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健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在教师职前培养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政",引发了教师教育领域里的许多"激变"和"动荡"。许多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填补了亟待明确的政策空白,解决了悬而未决的政策难题,总体来说,"亮点"频现,充满"正能量",然而有些政策假设或指导思想不明确,方向出现了偏差,或指导思想虽无不当,但"想当然"意味太浓,无法实施或实施效果不佳;或指导思想模糊,似是而非,经不起检验。本文拟对我国现阶段教师职前培养几个出了偏差的政策假设进行拷问、分析,以期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完善设计,促进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侠  蒋美仕  
科技政策的精英制定模式,由于存在无法克服的伦理缺失问题,导致科技政策经常出现低效率甚至失灵的现象,为了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必须重建科技政策的伦理基础,以此保证政策体现公平的正义原则,使科技政策成为原则的政策,而非利益的政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范文静  张文秀  王雁  
融合教育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偏低是制约我国融合教育高质量开展的瓶颈性因素,提高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成为当前融合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国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的政策执行效果不佳,从史密斯政策执行分析模型来看,其原因包括:政策文本概念与目标模糊、可操作性不足以及政策体系不完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执行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政策的积极性不高;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对政策缺乏认同且缺少专业师资;教育缺少政策宣导及制度保障。对此,应明确提出开设融合教育必修课程的要求,完善职前教师融合素养培养政策;加强地方教育行政人员对政策的理解与认同,提高执行力度;采用MOOC等技术促进融合教育课程开设,探索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模式;广泛宣传政策的必要性,为师范专业开设融合教育课程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恩允  薄存旭  
当前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出现诸多伦理失范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内部权力分配机制削弱了伦理关系的组织支撑力度,社会调控机制的失衡则加剧了服务伦理失范的可能性。为此,需要协调社会与自我期望间的关系,以提高服务伦理规范的认同度;拓展高校自治空间和能力,为提升伦理道德自觉意识和能力提供组织支撑;消减外围失衡的调控机制,为提升伦理道德践行能力搭建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