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9)
- 2023(9973)
- 2022(8214)
- 2021(7800)
- 2020(6097)
- 2019(13236)
- 2018(13114)
- 2017(23701)
- 2016(12996)
- 2015(14250)
- 2014(13681)
- 2013(12829)
- 2012(11564)
- 2011(10776)
- 2010(10976)
- 2009(10011)
- 2008(9623)
- 2007(8700)
- 2006(7776)
- 2005(6751)
- 学科
- 济(48671)
- 经济(48521)
- 管理(32094)
- 业(26553)
- 企(23002)
- 企业(23002)
- 方法(16641)
- 学(15737)
- 农(14631)
- 中国(14270)
- 地方(13568)
- 业经(13557)
- 理论(13187)
- 数学(11488)
- 数学方法(11245)
- 和(10888)
- 农业(9763)
- 教育(9518)
- 财(9120)
- 地方经济(8149)
- 制(8098)
- 环境(7982)
- 教学(7515)
- 技术(7399)
- 贸(7100)
- 贸易(7094)
- 划(6938)
- 发(6906)
- 易(6790)
- 融(6732)
- 机构
- 学院(176723)
- 大学(175218)
- 济(62368)
- 管理(61927)
- 研究(61500)
- 经济(60754)
- 理学(53047)
- 理学院(52283)
- 管理学(51088)
- 管理学院(50736)
- 中国(42959)
- 科学(40046)
- 京(36901)
- 范(31184)
- 师范(30919)
- 所(30777)
- 财(28910)
- 江(28400)
- 研究所(28245)
- 中心(27721)
- 农(26956)
- 师范大学(24895)
- 业大(23974)
- 财经(22969)
- 州(22896)
- 北京(22857)
- 院(22304)
- 技术(21817)
- 教育(21230)
- 农业(20982)
- 基金
- 项目(120368)
- 科学(95442)
- 研究(93701)
- 基金(83941)
- 家(72991)
- 国家(72331)
- 科学基金(61464)
- 社会(59212)
- 社会科(54849)
- 社会科学(54832)
- 省(49400)
- 教育(45948)
- 基金项目(43852)
- 划(41794)
- 编号(41096)
- 自然(37181)
- 自然科(36287)
- 自然科学(36276)
- 自然科学基金(35606)
- 成果(35363)
- 资助(31855)
- 课题(29429)
- 重点(28351)
- 发(27553)
- 部(25934)
- 创(25883)
- 年(25274)
- 项目编号(25035)
- 创新(24029)
- 国家社会(23685)
共检索到264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宇 石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个体成长经验与文化差异共存于课堂中;教师需要从知识层面做出微观公平向度的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公平的学习机会。教师知识的演进正在察觉并观照学生的社会属性。教师的社会学知识这一概念,正是在这一实践领域与学理层面的双重指向的基础上带给我们的有益思考。具备社会学知识的教师要将教学作为一种社会行动而重新设计;要将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而重新生成;要将自身作为行动者而重新反思。教师的社会学知识正是朝向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教育事业所需要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简世德 冯丽莎 张美荣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重点分析强弱关系、社会资本和结构洞等三大核心理念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进而提出利用社会网络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基本路径与策略:营造具有共同价值与信念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网络技术平台;重视高校教师社会关系网络的培育与管理;强化教师隐形知识转移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车紫薇 李双龙
职业教育元宇宙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塑造了虚实融合的职业教育环境,呈现了虚实融合的职业教育空间、多主体联结的职业教育创生空间、以进阶式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向的多层次空间、以人机协同为根本的产赛教融合网络空间的核心特征。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场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促使职业院校教师角色在教育教学、学生服务、主体属性、资源整合四个方面也发生转变。为了促进职业院校教师角色转换,需要教师这个微观主体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把握教育本质;广泛参加教师研修活动,更新胜任力结构;建立共生对话型师生关系,实现身体转向。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职业院校 教师角色转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乐先莲
本文立足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教师角色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知识社会学视野中教师作为知识人的角色,教师依赖的知识系统是教师知识,教师参与知识的基本方式是教学、学习和研究等基本问题。最后指出知识社会学为教师角色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和研究理念,并且在教师教育研究中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知识人 知识社会学 教师角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爱霞
默会知识对于教师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功用,这已然是一个人所共知的重要事实。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当下,对默会知识的内容重新审视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逻辑分析方法,对波兰尼提出的默会知识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当前教师教育课程默会知识难以体现的现实困境进行梳理。而后,从默会知识的内在性、实践性、生成性以及个体性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默会知识视角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重构的具体导向,以期为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发展与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关键词:
默会知识 教师教育 实践能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宁 刘永权
开放大学教师作为在线教学的实践者、设计者、监控者、学习支持服务提供者,是教学走入良性运作轨道的关键推动力量。面对体量庞大的学生群体,如何建设好相对匮乏的师资队伍?如何利用教改契机提升教师反思能力?开放大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包含哪些关键要素?本研究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多模态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以实施在线教学的一线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实践性知识产生的行动—反思路径,采用质性研究范式,利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式,通过访谈法、实物分析法进行资料收集并完成三级编码,得到教育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团队赋能、人文关怀能力四个核心概念,构建基于实践性知识的开放大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框架。教师基于教育教学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支撑在线教学的运行与教育教学理念的实现;通过团队为个体赋能,获得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提供人文关怀,克服在线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情感缺失,使得在线教学以整体良性运作的状态向前发展,保障教师、学生、技术平台、学习资源深度互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鑫
有效教学决策是教师情感与教师理性协调互动的过程。情感作为教师有效教学决策的基础,对决策目标、决策动机、决策思维、决策沟通和决策评价等决策要素具有重要影响。教师掌握并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提升自身情感修养,是确保教学决策合情合理、实现决策有效性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教师情感 教学决策 有效性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友坤
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智慧本质上是一种缄默知识。缄默知识具有文化性、层次性、不可言传性、非逻辑性、非公共性和情境性等特征,实现缄默知识的显性化成为新入职教师实践智慧习得的关键。通过有效实施师徒制,切实提高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实效性,转识为智,优化校内文化,建立实践共同体,可帮助新入职教师共享共创实践智慧,实现专业发展。
关键词:
缄默知识 新入职教师 实践智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静 杨杰
近年来,教师教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发展。审视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教师教育模式的变革,可以看出:尽管各国在教师教育的变革中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但共同的趋势就是突出了教师的参与性、合作性和体验性,呈现出了强烈的实践色彩和鲜明的实践取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永平
关于学生的知识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的重要构成。PCK视域下教师的学生知识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对学生在具体内容认知中相关理解的了解,对学生在具体学习任务中相关认知的了解,对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呈现方式的了解。发展教师学生知识的理论涉及到知识论、认识论、角色论和认知方式等。发展教师学生知识的主要策略有:深化对学科的理解,建构课程知识,形成关注学生学习的教学思维方式,进行教学解释,开展行动研究,编写教学案例。
关键词:
PCK 教师专业知识 教师的学生知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光陆
在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中,教师的实践智慧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概念。哲学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后期有一个重大的转向,即从单纯作为本体论哲学的解释学到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转向,旨在重新恢复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的概念,实践智慧于是成为后期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概念。本文首先区分了实践智慧与实践知识以及技术性知识;其次,以其为基础,阐释了反思性实践和操作性实践的区别;再次,指出教师的自我理解是其实践智慧生成中的必要条件,并反思了以自我理解为基础的教师"实践智慧"的局限性。
关键词:
实践智慧 反思性实践 自我理解 参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鉴塘
如果说,若干年前,当人口社会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被提出来加以研究的时候,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还并未为我国许多人口科学工作者充分认识和理解,那么,今天,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已随着我国人口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化,人口社会学已同人口统计学、人口经济学、人口地理学等学科一样,被认为是人口知识领域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 人口社会学近年来之所以能在我国获得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核心研究内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动逻辑。以知识与行动关系的视角来看,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结果性、适当性和体验性三种行动逻辑。三种行动逻辑的递进趋势表明,从把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行动的外部实在原因转向内在需要,从对教师实践的外部理解转向内部理解,实质是关于教师的自我认识与自身行动关系的理解转向,因而需要进一步探讨教师认识与行动的一致性问题、自我与他人的交互性问题以及理解与表达的基础性问题。
关键词:
实践性知识 行动逻辑 理解转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璞妮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的服务链和价值链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对构建文旅新空间、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空间生产理论作为一种社会空间辩证的理论范式,为公共阅读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个维度,透过公共阅读空间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分析探究其空间生产的逻辑,并提出探索多元空间表达、构建多重话语体系、促进多维价值阐释等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