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1)
- 2023(6403)
- 2022(4723)
- 2021(4364)
- 2020(3323)
- 2019(7405)
- 2018(7748)
- 2017(14362)
- 2016(8174)
- 2015(9275)
- 2014(9502)
- 2013(8766)
- 2012(7754)
- 2011(6882)
- 2010(6914)
- 2009(6282)
- 2008(6243)
- 2007(5627)
- 2006(5164)
- 2005(4616)
- 学科
- 济(32065)
- 经济(31921)
- 管理(19968)
- 业(19044)
- 企(16384)
- 企业(16384)
- 中国(12330)
- 方法(12162)
- 农(10932)
- 业经(10388)
- 理论(9010)
- 数学(8404)
- 数学方法(8300)
- 地方(7458)
- 农业(7121)
- 财(6919)
- 和(6808)
- 学(6313)
- 制(6120)
- 教育(6062)
- 发(5939)
- 教学(5562)
- 发展(5223)
- 展(5209)
- 体(4822)
- 策(4607)
- 产业(4510)
- 社会(4352)
- 银(4315)
- 银行(4304)
- 机构
- 大学(109240)
- 学院(108786)
- 济(39886)
- 经济(38845)
- 研究(37480)
- 管理(37392)
- 理学(32190)
- 理学院(31733)
- 管理学(30894)
- 管理学院(30707)
- 中国(26518)
- 京(23021)
- 科学(22568)
- 范(19873)
- 师范(19732)
- 财(19322)
- 所(18194)
- 江(17690)
- 中心(16950)
- 研究所(16384)
- 农(16209)
- 师范大学(15915)
- 财经(15155)
- 教育(14837)
- 北京(14813)
- 州(14446)
- 业大(14120)
- 经(13689)
- 院(13402)
- 技术(12827)
- 基金
- 项目(71400)
- 研究(57192)
- 科学(56593)
- 基金(49571)
- 家(42353)
- 国家(41870)
- 社会(37223)
- 科学基金(35769)
- 社会科(33905)
- 社会科学(33893)
- 教育(29703)
- 省(28505)
- 基金项目(25733)
- 编号(25057)
- 划(24044)
- 成果(22346)
- 自然(20540)
- 自然科(20077)
- 自然科学(20073)
- 自然科学基金(19748)
- 资助(18829)
- 课题(18569)
- 重点(16676)
- 部(16164)
- 年(15907)
- 发(15737)
- 项目编号(15161)
- 性(15017)
- 国家社会(14759)
- 规划(14617)
共检索到170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尹可丽 田江瑶
教师的民族社会化实践,是指民族聚居地学校的教师向青少年学生传递有关民族及族际交往信息的过程。采用《教师民族社会化实践问卷》《多族群民族认同问卷》(修订版),对云南省6个少数民族地州的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的178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报告教师向他们传递了有关民族政策、促进和睦、促进本族发展、风俗信仰、民族人物事件、传承传统文化、偏见歧视、偏见准备、关心学习、鼓励忽略、报告权威等11类信息,除了偏见歧视、偏见准备、鼓励忽略和报告权威这4类信息未对民族认同发生显著影响之外,其余7类信息均对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有积极预测作用。教师的民族社会化实践对促进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接纳自我,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朝峰 罗之勇
研究采用民族认同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高中和罗城初中的980名仫佬地区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仫佬族地区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本民族认同;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生活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均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中华民族认同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
仫佬族 青少年 民族认同 生活满意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韦克平 谢俏静
采用《青少年本民族文化认同问卷》、《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问卷》和《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学校影响因素问卷》等工具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试点学校2427名学生、对照学校2287名学生进行测量,以探讨其民族团结教育场域下民族文化认同水平的差异及广西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对其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结果显示:(1)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试点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学校的水平;(2)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与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相关显著;(3)广西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能显著增进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
关键词:
民族团结教育 青少年 民族文化认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恩界 朱琳 龚崇雪
以900多名广西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量表调查了广西地区不同民族的青少年民族认同、自尊以及公正世界信念,探索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公正世界信念都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男性青少年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性;2.民族认同、公正世界信念和自尊水平之间存在积极相关;3.民族认同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自尊,并且通过公正世界信念间接影响自尊水平,公正世界信念在广西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和自尊水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夏桂霞
世界多民族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本国青少年进行国家意识认同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在世界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中,应该重视公民国家意识认同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当代青少年的国家意识认同教育。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国家意识认同 青少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燕萍
青少年社会实践应是学习者学用融合、品格生成、素养涵育的文化之旅。文化实践课程化,是未成年人社会教育优质化考量的重要标准。境脉学习,是一种基于境脉主义哲学观和全域学习理论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范式,讲求在实践境遇中学习、用批判性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是一种适用于所有课程学习的综合性学习模式。江苏省苏州市完成2017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以"境脉学习"为青少年社会实践课程化的逻辑起点,研制数百个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课程。本文以苏州市为案例,具体介绍"境脉学习"指导青少年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与组织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境脉学习 课程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军 张蓓
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甘南地区459名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研究发现:甘南地区藏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包括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积极的民族认同和消极的民族认同三个因素,其民族认同在5点计分中处于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程度,有着较好的民族认同。影响甘南地区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因素主要有:年级、教学模式、汉语学习水平和对藏汉文化差异的主观判断。
关键词:
甘南地区 藏族青少年 民族认同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佩杰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家庭和谐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价值引领作为道德教育中自觉度比较高的道德建设形式,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文章从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价值引领是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价值引领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价值引领 青少年社会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武 吴月华 刘宇
随着数字化文本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基于互动和分享的社会化阅读日益受到年轻读者的青睐。本研究以微信阅读为研究案例,以上海初高中生为样本对象考察了青少年社会化阅读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14所中学获取1 039份有效问卷,对他们的数据分析表明:1青少年的内在性动机、成就性动机和社交性动机对社会化阅读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但社交性动机是他们开展社会化阅读活动最为重要的动机因素。2年级和区县这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青少年的社交性动机和社会化阅读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相对于初中生和城区生而言,高中生和郊区生的社交性动机对其社会化阅读行为具有更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关键词:
社会化阅读 阅读动机 阅读行为 青少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武 吴月华 刘宇
随着数字化文本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基于互动和分享的社会化阅读日益受到年轻读者的青睐。本研究以微信阅读为研究案例,以上海初高中生为样本对象考察了青少年社会化阅读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 14所中学获取 1039份有效问卷,对他们的数据分析表明:①青少年的内在性动机、成就性动机和社交性动机对社会化阅读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但社交性动机是他们开展社会化阅读活动最为重要的动机因素。②年级和区县这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青少年的社交性动机和社会化阅读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相对于初中生和城区生而言,高中生和郊区生的社交性动机对其社会化阅读行为具有更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关键词:
社会化阅读 阅读动机 阅读行为 青少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永涌 李艺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分别从社会认同的内涵概念、认知过程与结构维度三个层面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意义、发展历程和实践路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群体统一观念,与社会认同这一集体意识之间存在本质联结。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依次对应社会认同的类化、认同与比较三个阶段。由认知与情感两个认同维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五个认同”的理论逻辑进行阐述,据此建构关于“五个认同”的心理模型。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三个具体途径探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推动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民族的巩固铸牢,促进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前行道路上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邓凯文
在当今社会中,虚拟实践成为人类实践的重要形式,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虚拟实践具有虚拟性、建构性和超越性三个突出的特点。虚拟实践对青少年政治观的形成和巩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
虚拟实践 青少年 政治观 影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慧 厉丽 黄若彤
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具有同构性,教育扶贫工作中一系列社会、人文、心理等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的介入。本研究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权能贫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参与观察法和个案访谈法,分析解决云南省N乡困境青少年的隐性"辍学"问题,并以G村和M村具有该偏差行为的青少年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运用增能与优势视角,重点进行个案与小组工作的介入服务。经调查发现,当地存在隐性"辍学"问题的教育扶贫对象具有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维持青春期身心平衡发展等需求。基于此,调研团队通过干预教育扶贫对象的心理状态、引导其学习社交技巧和青春期心理知识、链接教育资源等方法来提升他们的抗逆力,从而增强扶贫的内生性动力,实现增能型教育扶贫。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张凤鸣
国际图书馆界长期关注图书馆与社会的合作和互动。文章在对16个国家的图书馆社会合作典型项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其中的少儿和青少年社会合作案例,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对公共图书馆如何成功开展社会合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图书馆 社会合作 少儿和青少年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