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2)
- 2023(2470)
- 2022(2012)
- 2021(1888)
- 2020(1572)
- 2019(3504)
- 2018(3552)
- 2017(6240)
- 2016(3821)
- 2015(4509)
- 2014(4581)
- 2013(4350)
- 2012(4307)
- 2011(3864)
- 2010(3940)
- 2009(3575)
- 2008(3771)
- 2007(3445)
- 2006(3021)
- 2005(2772)
- 学科
- 济(12114)
- 经济(12096)
- 管理(7268)
- 业(6627)
- 企(6252)
- 企业(6252)
- 方法(5526)
- 学(4518)
- 理论(4340)
- 业经(3854)
- 中国(3818)
- 文化(3722)
- 农(3712)
- 教育(3682)
- 数学(3425)
- 数学方法(3298)
- 和(3247)
- 地方(2723)
- 产业(2638)
- 农业(2547)
- 市场(2493)
- 财(2257)
- 经济理论(2192)
- 制(2173)
- 教学(2096)
- 企业经济(1981)
- 环境(1952)
- 贸(1878)
- 贸易(1878)
- 研究(1854)
- 机构
- 大学(58401)
- 学院(57188)
- 研究(21753)
- 管理(16974)
- 济(16847)
- 经济(16332)
- 科学(15220)
- 理学(14597)
- 理学院(14276)
- 中国(13860)
- 管理学(13729)
- 管理学院(13612)
- 范(13442)
- 师范(13339)
- 京(13257)
- 所(11750)
- 研究所(10936)
- 师范大学(10792)
- 农(10716)
- 教育(10310)
- 江(9732)
- 中心(9128)
- 业大(8540)
- 农业(8489)
- 北京(8421)
- 财(8367)
- 州(7622)
- 院(7537)
- 技术(7185)
- 财经(6667)
- 基金
- 项目(37593)
- 科学(29559)
- 研究(28697)
- 基金(25849)
- 家(23074)
- 国家(22836)
- 科学基金(18374)
- 社会(16707)
- 社会科(15685)
- 社会科学(15679)
- 省(15153)
- 教育(15131)
- 划(13921)
- 基金项目(13403)
- 编号(12330)
- 成果(12078)
- 自然(11706)
- 自然科(11430)
- 自然科学(11423)
- 自然科学基金(11217)
- 资助(10228)
- 课题(9782)
- 重点(9383)
- 发(8611)
- 部(8557)
- 年(8017)
- 创(7575)
- 规划(7523)
- 性(7402)
- 项目编号(7286)
共检索到87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姝 钱旭升
教师的文化觉醒不仅能促进教师的生命发展和赋权增能的实现,而且能体现教师唤起自我和他人的文化觉醒的双重定位,以及所应具备的"知、智、能"三位一体素养结构。教师文化觉醒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对自身文化进行自我观照式的省察,从而深入了解自我,提升行动的抉择能力,并主要应通过运用自传课程呈现多元声音、实施叙事教学引发文化想象、开展焦点讨论、促进文化反思和创设使能社群共构的新型文化等。
关键词:
教师 文化觉醒 实现路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亮奎
课程意识的觉醒是新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育实践带来的最突出贡献。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是教师教学观念发生变革的表征。它不但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而且使课程意识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课程意识 觉醒 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延春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由于自身的职业理想得到一定程度实现时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感和自我愉悦感。教师的幸福有三个特点:重在精神性、必在创造性、先在给予性。实现教师幸福的条件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只有二者统一于教学活动中才能获得幸福。
关键词:
幸福 教师的幸福 特点 实现条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俊峰
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觉醒极其重要。结合学校自身、师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应从分析文化觉醒的动力入手破解文化觉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文化规划、精神培育、品牌创建、文化活动等四个方面推进新建本科院校文化觉醒的建设。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文化 文化觉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尹建锋
教师流动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教师流动在异质空间、异质人格与教师流动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的矩阵关系。城乡教师流动的空间正义体现在基于义务均等原则,教师在城乡阶梯式地理空间内定期轮换,实现教育机会平等,并以此为前提,基于市场选择原则,教师有流动的个体自由并获得个性化差异补偿,以发挥不同空间与个体的教育禀赋优势。完善教师流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实现城乡教师流动的空间正义,应科学配置教育空间资源,挖掘差异性教育禀赋;建立"义务均等"性公共治理机制,严格区分义务性与差异补偿性;建立"网格化封闭性空间"师资配置系统,促进知识空间均质化;推动"虚拟教师"流动,界定虚拟教育的限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颜楚华
高职院校文化是以职业性为根本属性,具有独特呈现方式、价值追求和精神内质的职业技术教育类大学文化。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面阐析高职院校文化职业性的根本属性,提出强化高职院校文化职业性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文化 职业属性 实现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牛桂敏
城市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生态环境负效应。生态失落是产生生态环境负效应,导致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生态觉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生态城市则是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所要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关键词:
生态失落 生态觉醒 生态自觉 生态城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晔 徐好好 刘菊英
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可以为乡村振兴补充精神文化之“钙”。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的关键主体,其认知和实践直接决定着学校乡土文化功能的实现。调研发现:教师认可学校具有保护、筛选、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功能。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一是乡村教师对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可度高;二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的具体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同时,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面临着乡村教师窄偏理解乡土文化、参与意愿有待提高以及乡土文化功能发挥层次缺漏等现实困境。乡村学校要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需要以优势视角确认乡土文化功能的育人价值,在行动体验中探索更加合适的方式,多方协力提供保障支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娃
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当代主题是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这一主题是由制度变迁与制度环境重构的诉求、技术进步内在要求及以“工匠精神”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建设需求所决定的。墨子思想因其发生与复兴的规律性特征、重“技”的思想内容、兼爱互利的道德观,契合了高职院校文化变迁的阶段性诉求。因此,将墨子思想引入高职院校文化治理,通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相关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安排、相关有形文化建设、校训建设及专题研究等途径,建设符合高职院校组织特性的文化体系,有助于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丰富其发展内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红 祝木伟 孙婷婷 苏晓丽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应综合上位——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要求,以及下位——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来准确定位。高职院教师发展中心功能包含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增强教师对教学学术性和专业性认识,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培育职业教育教学文化等。实现教师发展中心功能的路径为:加强顶层设计,独立设置教师发展中心;加强教师发展队伍建设,配备足量专兼职人员队伍;强化高职教师发展研究,构建不同层次教师发展体系;加强教师发展需求调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发展活动,增加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教师发展中心 功能 路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丽红 卢红
实践取向作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深刻领会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内涵是建设与实施好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前提。结合当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转向,审视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其全新价值与意义在于,转换视角理解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内涵,以具身心理模拟促进理论知识理解,以复杂情境参与发展实践智慧,以具身情知交融培育职业情感,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关键词:
实践取向 教师教育课程 具身认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洪修 李哨兵
在关系网络思维下,教师课程权力是一张庞大的网状结构且处于永恒的交错抵抗中,呈现出有别于传统教师课程权力的特征。表现为教师课程权力与其他要素间密切的联系性,教师课程权力以知识为载体的间接性,因利益目标等的不平衡和相互阻抗表现出的冲突性,在实施课程权力的过程中受法度和规则的制约而呈现出的有序性。在关系网络的视角下,教师课程权力的实现需经历从外在赋予到内化自控、从刻板奉行到积极扬弃、从拒斥反抗到正视冲突、从肆意用权到有序规训的过程。
关键词:
关系网络 教师课程权力 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月霞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一个重要手段。在成人教育体系中,网络教育服务已体现出其强大的功能。面对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对成人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是适应成人网络教育服务的需要,也是更好发挥成人教师在新时期依据网络技术手段开展成人教育的必然条件。
关键词:
网络教育 成人教育 教师角色 教育资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四方
互助协同的教师专业发展以承认教师个体专业性不尽完美的合理存在为前提,追寻"群体超越"的专业发展动力,践行"差异互补"的专业发展理念,强调"多元协商"的专业发展路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合作性、介入性、实践性和对话性。具备"深度"与"广度"共同促发的专业参与是实现互助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持"竞争"与"合作"双向并重的专业张力是实现互助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融合"书斋"与"田野"交互成长的专业模式是实现互助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模式,兼顾"个性"、"群性"与"共性"相互参照的育养机制是实现互动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切维度。
关键词:
互助协同 教师专业发展 意涵 特点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