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7)
2022(40)
2021(56)
2020(35)
2019(109)
2018(104)
2017(164)
2016(94)
2015(123)
2014(149)
2013(141)
2012(139)
2011(102)
2010(137)
2009(111)
2008(145)
2007(118)
2006(137)
2005(101)
2004(77)
作者
(249)
(226)
(212)
(199)
(122)
(111)
(89)
(83)
(82)
(80)
(78)
(68)
(67)
(66)
(66)
(65)
(65)
(64)
(62)
(60)
(60)
(58)
(57)
(55)
(53)
(53)
(53)
(52)
(51)
(49)
学科
教育(269)
管理(252)
教学(245)
(220)
经济(219)
(208)
企业(208)
(201)
中国(189)
理论(177)
学法(119)
教学法(119)
(101)
研究(93)
业经(88)
思想(85)
政治(83)
方法(80)
德育(78)
思想政治(78)
技术(78)
政治教育(78)
治教(78)
(77)
学校(71)
组织(68)
学理(63)
学理论(63)
(63)
计算(61)
机构
大学(1342)
学院(1137)
研究(425)
(372)
师范(371)
教育(364)
管理(359)
(333)
师范大学(305)
中国(296)
(288)
经济(276)
科学(270)
(259)
理学(249)
理学院(243)
北京(234)
管理学(234)
管理学院(229)
技术(223)
(220)
研究所(200)
职业(199)
(195)
(195)
中心(180)
图书(159)
(158)
书馆(155)
图书馆(155)
基金
项目(436)
研究(406)
科学(348)
教育(279)
基金(263)
社会(228)
社会科(214)
社会科学(213)
编号(211)
(205)
国家(203)
成果(194)
(193)
科学基金(177)
课题(174)
(169)
项目编号(141)
(138)
大学(127)
基金项目(125)
(119)
(119)
规划(118)
教育部(117)
(113)
资助(106)
(105)
重点(105)
人文(104)
研究成果(104)
期刊
教育(990)
中国(705)
研究(658)
(505)
经济(505)
技术(234)
大学(224)
图书(220)
学报(218)
职业(208)
(202)
管理(199)
书馆(174)
图书馆(174)
高等(168)
(163)
高等教育(159)
科学(146)
(146)
金融(146)
学学(139)
技术教育(127)
职业技术(127)
职业技术教育(127)
农业(123)
全球(107)
展望(107)
教育展(107)
成人(96)
成人教育(96)
共检索到2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凯瑟琳M.安德森-莱维特教授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研究教师知识及其教学。她将教师的文化知识定义为教师所具有的知识、信念、态度,以及教师用以完成教学的实践中的知识;它包括教师从教育学院和实际工作中获得的专业知识,也包含了对课堂、儿童和教学的常识性理解和想当然的知识。她通过人类学的田野研究,得出教师文化知识的五个类别:安排学年课程的知识、组织教学活动的知识、评价学生学习的知识,解释并补救学业失败的知识,以及实践中的知识。她发现,存在着一种对学校教育的跨国理解,或者说,存在着全球化的共同的教育话语,但是在本土层面,学校教学和改革却存在深刻的文化差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界开始重新审视从小学至大学的"教养教育"模式,焦点是关注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关注新的学生素养的充实。换言之,如何奠定作为知识承担者的青少年一代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本文是同筑波大学桑原隆(Kuwajima Yutaka)教授一起,着眼于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以素养观的演进作为线索展开的而又超越了语文学科改革的讨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梶田正已(Kajita Masami)系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他专攻教育心理学和多元文化教育学,著有《多元文化中培育的日本儿童》、《教学的智慧》等。本次访谈着重明晰了教师的"教学体验"和"实践性知识"的特质、两者的关系及其转化的问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来  
<正>问: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和贯彻,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形成有一个过程,您怎么看待这一逐步深化的过程?答:这个问题我分成三步来回答。
关键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志伟  吴敏  
迈尔(Hilbert Meyer)教授是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的终身教授,曾经担任奥尔登堡大学一院院长,1994年创建"学校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00年主持"中小学校一研讨课程一高等学校"合作中的终身研究性学习项目,2001年主建"教学重建"研究生培养专业。他的研究涉及面广泛,从其博士学位论文"课程研究的演绎问题"到研究项目"课程开发与评价",再到其创建的"一般教学论"与"教学方法论",再到"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等专业方向,反映了迈尔教授的研究转向和学术志趣。他的专著《课程方法论导论》两次再版,《教学方法论》十次再版,《教学模式论》五次再版。由此可见,迈尔教授在德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盛群力  程景利  
查尔斯 M·赖格卢特(Charles M.Reigeluth),教育心理学博士,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现系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育学院教学系统技术系教授,曾任过该系系主任和锡拉丘兹(Syracuse)大学教学设计、开发和评价中心主任。他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旨趣主要包括学校改革系统理论、精细加工与任务分析理论、基于计算机的模拟、教科书评价和教学策略研究等。代表性著作是主编了《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第1卷1985年,第2卷1999年)。另外还著(编)有《教学应用理论》(1987年),《教学策略与方式》(1992年),《教育中的系统变革》(1994年)和《综合性系统设计:一种新的教育技术》(1993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新炎  
对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许钧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中,许均教授回顾了他成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经历,总结了发现、培养博士生的独特体会;鼓励广大研究生导师形成自己独有的学术面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文  
SanneDijkstra是荷兰土温蒂大学教育科技学院教授。他的主要专业领域是工业、实验与教育心理学。他的主要研究性论文与著作大多数是有关内容领域概念学习的教学设计。目前 ,他最感兴趣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问题解决掌握知识与技能。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涉及工业组织中的培训和交流。他还就职于培训化学、物理和数学教师的研究生院。作为当代教学设计领域的国际级专家 ,他参与了《教学设计———国际观点》上下两卷的主编工作。这次 ,他作为特邀专家出席了我所首届课程理论国际研讨会( 2 0 0 0年 1 0月 9— 1 1日 )并为会议带来了反映自己在教学设计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认识论、学习心理学和教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来新夏  柳家英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洪明  丁邦平  黄忠敬  
肯尼斯·M·沙科纳(Kenneth M.zeichner)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学院副院长,课程与教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实践者研究。沙科纳曾任密西根州立大学"美国教师教育和教师教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美国教育研究学会"教学与教师教育部负责人、美国教师教育学院协会主任委员会委员。不仅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而且将自己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校本教师研究、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多元文化教育等专业实践的推进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理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近30年来的实践中其外延不断拓展,内涵越来越丰富。今天的土地整理在中国已拥有了一个特定的名称——土地整治。在山东青州,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主办的农村地区发展国际研讨会间隙,记者就现代土地整治与农村综合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德国及世界土地整理与农业发展问题权威专家——霍尔格·马格尔教授。《中国土地》:德国土地整理拥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晶莹  
李德曼(Norman G.Lederman)教授是伊利诺理工大学数学和科学教育学系的主席,全美科学教学研究联合会(NARST)和科学教师教育联合会(AETS)的前任主席,也是全美科学教师教育协会(NSTA)的主管。并且是《学校科学和数学》杂志的主编。他曾教授中学科学教师的全科课程,指导教师的实习,并且曾在中学教授10年的生物。李德曼教授以其对学生和教师科学本质概念发展的研究而闻名,他也从事教师职前和在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研究,包括教学内容知识,教师的信念等方面。他创作和编辑了7本书籍,参加了15本书的编写工作,在专业杂志上发表150多篇文章,在世界各地的专业会议做报告400多场。笔者利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从2001年度开始,日本学校教育界吹起了一股"和文化教育"(Wa Culture Education)之风。本文就是笔者围绕"和文化教育"的话题约请日本兵库教育大学中村哲(Nakamura Tetsu)教授(和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协会理事长)作答的访谈录。他强调,日本的基础教育不仅要形成儿童的扎实学力,而且要形成生机勃勃的"人类的生存力"。因此,日本的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和文化"(日本文化),使之像中草药那样润物细无声,在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春风化雨的作用。中村哲教授专攻社会科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和文化教育,著有《让‘和文化之风’吹遍学校》、《和文化——感悟日本传统的 QA 事典》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任玥  
学生资助政策是美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关注的主要内容。本文是这一研究领域系列访谈的提炼,概括地介绍了美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内容和状况,包括学生资助政策的体系、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学生资助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阶段和趋势、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优越点等内容,以期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苟顺明  
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 D.Brookfield)教授从批判理论的传统出发来探讨教师的反思。他将反思看作教师不断学习、探究自己教学的方式。当教师开展批判性反思时,他们实际上是对自己作为成人学习者有更清晰的意识;通过反思,教师持续地了解自身,了解他们与同事的关系,了解他们如何对学生施加影响。批判反思型教师不断质疑自己带到教学中的前提假设,尤其是课堂中的权力关系及其相互转换;确保课堂中的权力和权威被负责任地使用从而有助于支持学生的学习,而不是被误用或滥用而使学生感到不公或无益,或者是被胁迫或压制。他提出,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运用从学生那里收集来的反馈信息、同事的感受、理论学习和对自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