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2)
2023(2169)
2022(1667)
2021(1860)
2020(1335)
2019(3220)
2018(3398)
2017(4182)
2016(3780)
2015(4444)
2014(4678)
2013(3541)
2012(3279)
2011(3206)
2010(3367)
2009(2599)
2008(2459)
2007(2372)
2006(2165)
2005(2068)
作者
(6792)
(5511)
(5427)
(5412)
(3460)
(2737)
(2661)
(2395)
(2184)
(2117)
(2029)
(1955)
(1891)
(1741)
(1714)
(1710)
(1706)
(1692)
(1679)
(1651)
(1577)
(1545)
(1463)
(1364)
(1338)
(1314)
(1310)
(1259)
(1226)
(1210)
学科
教育(18685)
中国(8088)
教学(6099)
理论(5375)
思想(3362)
政治(3227)
(3178)
(3172)
改革(3145)
思想政治(3114)
政治教育(3114)
治教(3114)
德育(3093)
高等(3063)
(3015)
发展(2998)
研究(2901)
(2876)
教育改革(2772)
学法(2710)
教学法(2710)
学校(2622)
计算(2435)
算机(2432)
计算机(2432)
机化(2409)
计算机化(2409)
学理(2297)
学理论(2297)
(2286)
机构
大学(41594)
学院(36857)
教育(28310)
(19407)
师范(19382)
研究(16931)
师范大学(16242)
职业(11564)
教育学(11296)
(10975)
技术(9871)
科学(9365)
教育学院(8353)
北京(8181)
(8012)
职业技术(7986)
(7503)
研究所(7351)
技术学院(6657)
中心(6238)
(6112)
教育科(5938)
教育科学(5899)
(5726)
管理(5270)
研究院(5159)
京师(4943)
理学(4447)
中国(4400)
理学院(4228)
基金
研究(24802)
教育(22537)
项目(20481)
科学(17850)
成果(14846)
课题(14111)
编号(13826)
(12682)
社会(11561)
(11316)
社会科(10581)
社会科学(10580)
(10146)
基金(9816)
规划(9813)
(9137)
年度(8458)
研究成果(8268)
项目编号(8040)
(7527)
(7262)
(7234)
阶段(7216)
(7181)
国家(6914)
(6907)
(6877)
教育部(6817)
教育科(6679)
重点(6673)
期刊
教育(49549)
研究(23735)
中国(19831)
职业(11902)
技术(8164)
技术教育(7664)
职业技术(7664)
职业技术教育(7664)
成人(5600)
成人教育(5600)
高等(5564)
高等教育(4918)
(4450)
论坛(4450)
(4221)
经济(4221)
(4220)
发展(4061)
(4061)
职教(4052)
大学(3745)
比较(3607)
学报(3068)
教研(3049)
高教(3049)
科学(2625)
远程(2329)
远程教育(2329)
全球(1771)
展望(1771)
共检索到67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士杰  
教师人格是教师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特质型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稳定的人际过程。教师人格除了循着从普通人的视角研究外,还必须从学校、课堂的当下环境——文化中去寻找。我们把教师作为普通人的人格称之为一般人格,而把具有教育职业特点的人格称之为教育人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以德治国”思想对教育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 ,育人首先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而人格又是做人的核心 ,人格最重要的就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古今中外 ,大凡事业有成者 ,其人格一般为高尚者。高等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任 ,尤应重视如何做人特别是人格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书生  
本文深入探析了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教师人格魅力塑造的措施,旨在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迪特·舒尔茨  张可创  
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师教育的因素,对于教师职业独立性的培养和发展至关重要。一般而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理解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在国际范围内,教师和国家之间一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一特点决定了国家必须赋予教师一定的"教育自由"。"教育自由"是对教师职业功能上的要求,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所在。依据教师职业的特点来看,一个好教师不仅要热爱孩子,热爱教育工作,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能够把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然而,教师教育一直处于理论和实践相冲突的紧张状态,所以教师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以人格培养为宗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和解,既要提高教师的科学知识素养,又要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慧慧  
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招生对象拓展至应往届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高职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需妥善解决好学习者知识结构差异大、学习效能不同、诉求不一等现实问题,实现教学效能的统一。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我国高职教育需将"人格本位"育人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修养、优化培养路径、重学分轻学制、丰富毕业选择等多个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高职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谈炳和  樊富珉  
人格是一个词义丰富、使用广泛的词汇 ,澄清人格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十分必要。中西“人格”蕴涵着不同的文化特性 ,人们在分析、讨论和使用“人格”时应注意使用者的本意。人格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教改话题之一 ,研究人格及其教育对深化和拓展学校德育具有方向性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淑云  
教师人格塑造的价值追求●于淑云“科教兴国”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战略决策。然而,作为“兴国”之教育,如何担当此任?“兴国”靠“科教”,而“兴教”靠什么?对此,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素质教育、课程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夏扬  
论教师的人格力量夏扬华中理工大学曾在校园内进行过一次广泛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道题问:学生最崇拜的教师是谁。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学生最崇拜的几位教师并不是在学术上最有造诣的人,而是认真教书育人,待学生特别诚恳,一心一意扑在教学科研工作上的人。这次问卷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淑霞  
创新型教师的专业人格主要包括敬业、爱生、博识、合作和创新五个方面。创新型教师的专业人格是教师整体人格的重要方面。创新型教师专业人格的发展,对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意义十分重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戴家干  
教育系统人力资源的配置有其特殊的规律性,教师编制管理本质上是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既具有行政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如何配置好诸多人力资源乃是提高教育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从理论上讲,当教学工作量维持不变,人力投入总量的下降,必然意味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当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被作为唯一追求目标时,又必然以减少人力投入总量为手段,其结果,教育系统就业人员的工作负荷加重又将不可避免,并最终以消耗教师心力和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从而又违背了追求教育效率这一目标的初衷。因此,研究并制定合理而又科学的教育系统人力资源配置原则极为重要。本文仅以日本的中小学系统为例,探讨日本教职员编制具体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磊磊  马玉菲  代蕊华  
教师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关系是推进教育人工智能发展中需要审慎处理的关键关系,理清教育人工智能场域下的教师角色与行动取向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以教师角色分析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及问卷调查获得样本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智能时代,教师应成为知识信息、数字资源智能传播与呈现的掌舵者。具体而言,在教学功能方面,教师可扮演基于证据的个性化教学决策者与分析者;在辅导功能方面,教师需成为智能时代学生辅导的情感补位者;在管理功能方面,教师需成为非常规类班级及行政管理的人力保障者。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教育人工智能场域下教师的行动取向:教师应注重智能时代知识传授及数字资源建设的人文渗透;教师应注重提升智能教学与教育证据的整合能力;教师应实施智能帮扶与情感补位相结合的辅导策略;教师需基于管理情境适度应用与合理省思智能技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鹏  刘凤彪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性不仅体现在传授技能经验,更体现在传承文明、传播思想、塑造灵魂上,这使得职业教育教师必然要担负起光荣的育人使命。职业教育教师应树立政治思维,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师德师风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同频共振,更好地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育匠事业,工匠精神应当成为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以夯实人人出彩的教育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唐汉卫  
教师人格自古以来就是中西方教育极为关注的话题,它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呈现出新的内涵。当前,日渐明朗的教师专业化趋势凸显了对教师人格予以重新审视的必要性。教师人格是教师专业化不能忽视的维度,教师专业化不仅反衬了传统教师人格要求存在的不足,也对现时代的教师人格赋予了新的精神意蕴:专业特有的责任意识,批判和创新精神,权利和自主意识,对话与合作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