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69)
2023(3054)
2022(2472)
2021(2326)
2020(2001)
2019(4369)
2018(4256)
2017(8082)
2016(4702)
2015(4928)
2014(5029)
2013(4743)
2012(4417)
2011(4034)
2010(3963)
2009(3421)
2008(3434)
2007(3038)
2006(2493)
2005(2317)
作者
(13366)
(11223)
(10955)
(10728)
(7208)
(5487)
(5007)
(4307)
(4180)
(4107)
(3823)
(3757)
(3724)
(3597)
(3543)
(3505)
(3412)
(3382)
(3219)
(3090)
(2897)
(2772)
(2701)
(2667)
(2573)
(2504)
(2430)
(2425)
(2346)
(2341)
学科
(14053)
经济(14035)
(11245)
管理(10578)
(9182)
企业(9182)
方法(7338)
数学(6490)
数学方法(6368)
(4981)
(4618)
中国(3713)
(3325)
(3306)
财务(3302)
财务管理(3295)
企业财务(3236)
(3226)
(3056)
银行(3046)
(2987)
金融(2986)
理论(2937)
技术(2914)
(2909)
业经(2723)
(2310)
贸易(2310)
(2284)
(2264)
机构
大学(63765)
学院(62675)
研究(22972)
(21721)
经济(21166)
管理(19951)
理学(17631)
理学院(17342)
管理学(16850)
管理学院(16717)
科学(15729)
中国(14911)
(13263)
(12557)
(12077)
(11520)
师范(11380)
研究所(11264)
(10993)
业大(10291)
中心(10179)
农业(10083)
(9236)
师范大学(9201)
教育(9113)
财经(9068)
(8382)
(8301)
北京(8219)
技术(7612)
基金
项目(44757)
科学(35498)
基金(32530)
研究(31346)
(29577)
国家(29332)
科学基金(24363)
社会(19278)
社会科(18324)
社会科学(18318)
(17529)
基金项目(16873)
自然(16591)
教育(16553)
自然科(16249)
自然科学(16242)
(15999)
自然科学基金(15972)
资助(13558)
编号(11892)
重点(10908)
成果(10680)
(10576)
(10299)
(9521)
课题(9433)
(9195)
教育部(9015)
科研(8999)
计划(8933)
期刊
(20719)
经济(20719)
研究(18597)
学报(13669)
教育(13596)
中国(13274)
科学(11214)
(10880)
大学(9860)
学学(9352)
(8815)
农业(7331)
管理(7072)
(5586)
金融(5586)
财经(4825)
技术(4506)
(4143)
(3973)
经济研究(3827)
业大(3685)
(3634)
农业大学(3052)
科技(2949)
职业(2931)
业经(2922)
(2837)
问题(2761)
林业(2620)
统计(2456)
共检索到88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帆  
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教师反思的方法呈现出强烈的语言活动化倾向。语言活动之于教师反思过程的价值和意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反思性语言的形态应作为此类研究的基础而首先得到探讨。循此思路,本文对三种反思性语言分别予以分析,力图呈现其各自的形态、特点和功能,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框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邓志伟  
为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反思性实践成为许多学者认同并大加欣赏的一种实践形式。但是,反思性实践的本质是反思还是实践?反思性实践与一般的教育实践有何区别?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时是趋于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共同认识还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化的特质?本文试图从反思性实践的本质、反思性实践的知识论、反思性实践的主体观以及反思性实践的合理性等维度对反思性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以求获得关于反思性实践的合理性认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露露  
反思性教学不仅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活动的审视与分析过程,同时也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提升反思性教学能力的策略可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要深入剖析制约反思性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二是要灵活运用反思性教学的相关方法,根据反思的时机和对象合理选择教学日志反思法、观察反思法、叙事反思法、合作反思法等;三是要实施反思性教学能力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德云  
本文在分析教育中叙事研究案例的基础上,论述了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叙事研究,做出结论:教育研究者对教师的叙事性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茂森  
在制度化情境中作为能动的、反思的主体,意识形态认同是教师自我形成合理的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透过反思性选择这一基本生存方式,教师自我对"我是谁"这一本体性问题也不断敞亮起来,自觉成为一个能动的变革行动者,从而实现专业身份认同的自我建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壮成  
树立实践育人观念,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要话题。目前,从研究领域到操作层面,从国家政策到教师个人都形成了关注实践、重视实践的良好氛围。本文在分析为何要关注教师教育之实践品质的基础上,解析了实践性教师教育究竟何为,并试图通过教师教育中实践与理论的融通、实践与反思的共鸣、个体实践与团队协作的结合,还原实践性教师教育的本来面目,以促进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明明  
在20世纪,中国的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动员统摄的有效性,故而中国目前的意识形态需要在话语、义理和论证机制方面进行必要的革新。文章从信仰层面、认识层面、策略层面分析了精致的意识形态应兼具的特征和品格,进而从中国近代历史和改革开放发展以来存在的困局和矛盾,并从维系和革新的角度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以使主流意识形态适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深刻变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岳辉  
近年来,翻转课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大学课程的教学中。当翻转课堂被不加辨别地应用于教学时,因缺失教学适切性而导致的诸多问题自然会出现。这些问题恰恰提醒我们,只有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适切性,才能有效发挥其实践价值。通过《教师语言》课程的翻转课堂实践,我们认为,翻转课堂适用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适合于熟悉教学内容和了解学情的教师,适合于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学生。此外,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还需尊重、民主、包容的课堂文化支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真金  
本文认为,反思性实践是对教育界技术理性主义的反动,是对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形式的反动,是对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方法的反动。反思性实践的理论基础为:信奉的理论和行动的理论;经济学习论;教师实践理论的结构。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改革的强大推动力。反思性教学并不一定是一种好的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培养"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是多元文化时代下双语教师教育的重要课题。双语教师的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角色,是其作为教书育人专业人员的本体性身份和其所在的多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处境的客观需求。培育双语教师的多元文化理解和鉴赏力、培养双语教师理性的跨文化对话意识与能力、注重双语教师文化认知转换训练是将双语教师培养成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的可能路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鑫  尹弘飚  
本研究从介绍教师教学决策的概念、层次及内容入手,分析了教师成为反思性教学决策者的内在理论意蕴及实践意蕴。在理论层面,教师成长为反思性教学决策者即意味着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不仅要提升其系统性教学决策能力,还需要提升其直觉性教学决策能力,其中教学反思在教师成为专业决策者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层面,教师成长为反思性教学决策者不仅有助于提升其教学效能,而且能帮助教师真正关注教学情境的复杂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振华  池云霞  
反思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思维利器。发展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需正视反思的价值,形成反思性实践。根据对教师知识的划分,以及基于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高职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可分为对工作对象的反思、对工作过程的反思、对工作环境的反思、对教师自身的反思。研修与反思性实践具有某种相似性,引入反思性实践使传统的高职教师研修发生转向:由面向全体教师经验转向面向个体教师经验;由教师被动培训转向教师主动研修;由教师单向度间断提升转向多向度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鑫  霍秉坤  
文章在解释、说明直觉性教学决策的基础上,分析了直觉性教学决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教师直觉性教学决策与教学反思之间存在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即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直觉性教学决策的基础。文章旨在厘清教师直觉性教学决策的概念及与其相关的观点,为后续教学决策的研究建立共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