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
- 2023(1087)
- 2022(973)
- 2021(1066)
- 2020(791)
- 2019(1889)
- 2018(1822)
- 2017(2681)
- 2016(2033)
- 2015(2860)
- 2014(3036)
- 2013(2394)
- 2012(2165)
- 2011(1941)
- 2010(2033)
- 2009(1429)
- 2008(1308)
- 2007(1234)
- 2006(995)
- 2005(926)
- 学科
- 教学(9898)
- 学法(6375)
- 教学法(6375)
- 理论(5043)
- 学理(4528)
- 学理论(4528)
- 教育(3258)
- 计算(1857)
- 算机(1856)
- 计算机(1856)
- 机化(1839)
- 计算机化(1839)
- 组织(1509)
- 济(1502)
- 经济(1502)
- 研究(1476)
- 语文(1308)
- 体(1273)
- 文教(1193)
- 学校(999)
- 政治(991)
- 管理(972)
- 思想(954)
- 思想政治(938)
- 政治教育(938)
- 治教(938)
- 德育(936)
- 中国(924)
- 联合(892)
- 生(891)
- 机构
- 学院(24195)
- 大学(20767)
- 教育(9312)
- 范(8591)
- 师范(8497)
- 职业(8385)
- 技术(7389)
- 师范大学(6520)
- 职业技术(6031)
- 研究(5885)
- 技术学院(5769)
- 江(4594)
- 京(4552)
- 科学(4291)
- 教育学(3956)
- 州(3884)
- 管理(3456)
- 北京(3197)
- 教育学院(3106)
- 中心(2907)
- 理学(2881)
- 济(2810)
- 理学院(2770)
- 所(2735)
- 农(2550)
- 经济(2539)
- 研究所(2529)
- 管理学(2420)
- 业大(2392)
- 管理学院(2365)
共检索到38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大圣
教师素质被看作是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 它是在教师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严格的教师教育所形成的品性与能力,包括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教师专业性向的差异使其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个人品质则是优质教学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教师素质与高质量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等问题,我们特约请了教师教育方面的几位学者就此展开研讨,现将他们的思考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秋芬
教师专业性向是适合教育工作的人格特征和成功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是教师发展的心理与素质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新领域,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从总体上看,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对知识和技能的重视在历史上影响一直很大,表现在专业发展的内容方面,强调教师知识的更新和增加以及技能的提高,而对于教师素质结构中涉及人格特征等深层内容则有所忽视。应加强对教师专业性向的研究,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
关键词:
专业性向 教师专业性向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教师职业活动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专业的内生性。中职教师与普通高中教师因职业活动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专业性的差异。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对象与教师的职业活动,中职教师的专业性是实践型的,实践性是中职教师的专业特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操太圣 卢乃桂
讨论教师专业性的提升,必须对教师专业性的概念进行澄清。对理想型、社会建构型、行动型等各种关于教师专业性认知取向的分析表明,必须对教师专业性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找出各种束缚教师主体性发挥的制度性和意识形态上的因素,才能确定教师专业性提升的起点和方向。
关键词:
教师专业性 理想型 社会建构型 行动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玉光
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 ,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 ,还有一定的可替代性 ,这种可替代性源于教师教育缺乏较强的专业性。要改变教师职业可替代性的现状 ,教师的专业教育必须服从教学工作专业化的要求 ,为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服务。教师专业教育的最重要特征是它建立于教育学科基础之上 ,教育科学构成了教师专业教育的学科基础 ,是教师教育专业性的体现。要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性 ,重新整合和建构教育学科理论、沟通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化的桥梁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专业化 专业性 教育理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诤岚 吴俊
我国高校开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双语的目的主要是在教学中引入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以缩减国内外专业教学进程中的差距,从而帮助学生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即掌握专业知识,又提高外语水平。从理论上分析,这种教学思路是可行的。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些学校与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存在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劳凯声
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使传统的教师与政府、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职业的性质正逐步由过去的国家干部转变为专业人员。但教师职业实现专业化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法律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对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教师法》对教师法律地位的规定过于笼统,在法律的适用上还存在一些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教师职业 教师专业化 教师的专业权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贾群生
专业性教师行为分析途径是在中国教育改革所催生出的专业主义价值观影响下形成的。它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基本价值观,主张以教师行为的意义为线索,以意义单元存在的情境作为基本分析单位,运用教育类专业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分析教师专业判断的合理性、教学决策与教学判断的关系、教学决策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分析教师决策转化为教师行为的过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媛媛 李太平
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运动,从而由课程决策权问题引发了深层次的教师专业性的讨论。本研究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分析了标准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性的变化,即在标准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专业性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现代专业的诸种影响因素中,知识基础是评估一门职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怎样使用和发展专业知识直接关系到对教师专业性的判断和理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新卓 陈晓云
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深化需要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进行深入研究。专业成立的根据在于职业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内涵的深奥复杂性、工作方式的科学有效性、权力的自主性、伦理的服务性。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体现为:功能上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内涵上是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工作方式上是教育思想的深刻性以及教育实践的本真性;权力上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师职业的自主性;道德上则是爱心与德性的流溢。教师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建构、积累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过程。
关键词:
教师 专业 教师专业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莉 卢乃桂
教师被认为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变革的社会中,政府、家长、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者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同时对教师专业性概念也有不同的诠释。其中,政府颁布的各种教育改革政策对教师工作的影响越来越频繁、直接。本文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相关教师政策加以梳理,以期揭示国家政策对教师专业性的规定及其内涵。
关键词:
教师专业性 国家政策 文本分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岳刚德
本文针对我国当下学校制度设计中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缺陷,提出在教师代表大会和教师工会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专业性和自治性的教师委员会,并从学理层面论证了教师委员会作为专业组织以及教师委员会作为行业协会或社会团体在我国当下学校教育制度设计中现实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笔者认为,教师委员会作为学校制度安排有助于督导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行业自律,提高教师专业声望和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督促教师切实履行专业职责;同时,教师委员会要取得合法性必须依靠相应的法律或法规给予保障,以提升教师行业整体专业资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师行业自治,弥补以行政逻辑驱动学校教育专业发展逻辑的失灵,促使学校尽快成为"依法治校"、"依法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丹 孙锋 张晓霞
专业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一种特殊形式,除了具有普通社团的育人功能外,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专业性社团活动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技能水平及综合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性学生社团 实践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宋明钧
要实现教育优质化,关键在于有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师资队伍优质化的保证。我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要立足自我,努力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主探究、自我创新,最终实现自我跨越。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优质教育 优质师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黎万红 卢乃桂 乔雪峰
香港及中国内地两地在上世纪90年代末起均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以发展优质/素质教育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以期培养适切的人才,提高两地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此,两地均强调课程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法,如专题研习/研究性学习,强调问责性的评核机制。面对教与学的种种改革,教师的工作出现了新的转变及挑战,本文比较两地在教改情境下,如何透过教师评鉴保证及提升教育质素,两地教师如何以不同策略作响应,呈现两地教师在工作评鉴下的处境。
关键词:
教师评鉴 教师专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