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
2023(408)
2022(317)
2021(316)
2020(261)
2019(581)
2018(653)
2017(978)
2016(756)
2015(880)
2014(886)
2013(690)
2012(625)
2011(631)
2010(588)
2009(434)
2008(406)
2007(383)
2006(327)
2005(308)
作者
(1325)
(1067)
(1010)
(1007)
(662)
(506)
(501)
(445)
(443)
(440)
(438)
(353)
(337)
(326)
(321)
(314)
(305)
(305)
(302)
(296)
(292)
(291)
(286)
(285)
(270)
(267)
(261)
(255)
(252)
(251)
学科
教学(972)
教师(835)
教育(736)
管理(555)
理论(497)
主任(414)
班主(414)
班主任(414)
计算(400)
算机(399)
计算机(399)
机化(392)
计算机化(392)
学法(350)
教学法(350)
(275)
(260)
企业(260)
中国(259)
文教(226)
(223)
(223)
状况(223)
(212)
经济(211)
研究(203)
语文(192)
学理(182)
学理论(182)
政治(181)
机构
大学(7630)
学院(7594)
教育(4986)
(4483)
师范(4480)
师范大学(3594)
研究(2629)
教育学(2370)
科学(1874)
职业(1857)
教育学院(1835)
(1792)
技术(1730)
北京(1350)
职业技术(1325)
(1301)
中心(1217)
教育科(1174)
教育科学(1172)
技术学院(1165)
(1164)
管理(1121)
(1116)
研究所(1097)
理学(1090)
理学院(1033)
管理学(914)
学学(913)
京师(896)
管理学院(894)
基金
研究(5482)
项目(4805)
教育(4518)
科学(4204)
成果(3251)
编号(2925)
课题(2880)
教师(2720)
(2593)
社会(2581)
(2564)
基金(2471)
社会科(2415)
社会科学(2415)
(2346)
规划(2168)
(2007)
(1853)
年度(1800)
国家(1797)
项目编号(1748)
(1623)
(1620)
(1615)
阶段(1612)
研究成果(1611)
(1559)
教育部(1536)
(1523)
重点(1523)
期刊
教育(8482)
研究(3598)
中国(3391)
职业(1775)
成人(1365)
成人教育(1365)
技术(1107)
(1025)
技术教育(1024)
职业技术(1024)
职业技术教育(1024)
发展(946)
(946)
高等(758)
(733)
论坛(733)
(731)
经济(731)
科学(698)
职教(671)
高等教育(644)
学报(639)
比较(624)
全球(613)
展望(613)
教育展(613)
大学(557)
教育科(374)
教育科学(374)
管理(372)
共检索到11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曲正伟  
研究和探讨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可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分析路径。现实中我国教师在身份认同上出现了“重叠认同”的现象,这使教师群体在认同方式上出现多元的选择状况,也凸显了我国教师生存的真实状态,即要在利益选择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军凤  
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教师专业身份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核心问题。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促使教师主动建构自己的专业身份认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茂森  
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辨析教师的角色规定与身份认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自我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实际运用理论的价值,并关注其作为生命性存在的生存方式。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分别,才能帮助教师实现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侯中太  王亚莉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居于引导者的位置,是教育事业的主要实践者,对教师群体进行探讨研究,实质上是对教育教学方面展开研究工作。在教学变革的浪潮中,教师的身份认同不断发生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出现加深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对于教师群体来说,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还需要经过一番深入思考。教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宋萑  张文霄  
后现代情境中教师专业角色面对悖论,症结则在于现代主义对教师声音的剥夺,教师只是成为角色面具下的工具,因此彰显教师自我意识的身份认同概念成为主流。但其走向身份认同过程中,权力、文化和社群的力量会制造出"认同假象",背后仍然是对教师自主的宰制。因此要支持教师自主建构专业身份认同,则必然从权力、文化和社群三种空间的赋予入手,特别是通过专业学习社群的建构来实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茂森  
影响教师身份认同的因素主要包括来自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政策、中观层面的学校组织文化和微观层面的教师个体知识与态度等。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教师身份认同在教育变革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智  
"80后"初中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主要包括他们对专业身份的认同和对"80后"群体的认同。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本文归纳了"80后"初中教师在自我身份认同方面所具有的特征,揭示了其在角色外赋与自我认同的矛盾中做出的调整与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一钢  冯虹  
通过自编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问卷,对50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辅以必要的访谈收集数据。研究发现,目前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总体水平不高,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师范生在教师身份认同及各维度上都存在差异,女生的教师身份认同明显好于男生;体艺专业师范生好于文、理科生;大一、大四师范生好于大二、大三师范生。藉由调查研究结论,提出了改革师范生招生考试制度、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效能感、加强师范生职业生涯指导等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茂森  
在生活世界中强调作为"人"的教师,是其专业身份认同的前提条件。"研究者"与"艺术家"之间动态维持的张力关系构成了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可能空间,它既关注以艺术为中介的生命反思,又重视以研究为动力的自我生成。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少为多的变革思路、形成陌生人的教师自我意象、发展教师自我的实践智慧等,则是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基本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茂森  
本文对国内外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意义、概念内涵、分析框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阐述了它对关注教师研究的视角转换、重视教师自我的生存状态、检视教师能否有效参与课程变革、深化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研究、强调教师行为选择的利益维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容中逵  
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的根本动力是教师试图优化人类生存生活环境与人类已有生存生活环境非优化的矛盾,派生动力是教师进行普遍社会教化与现实社会的非普遍教化、教师试图按照已有观念进行社会教化与按照他者要求去从事社会教化、教师身份认同实践结果与原有观念发生抵牾三者间的矛盾。教师身份认同构建的过程表现为教师按照已有观念从事社会教化活动——被他者因素干扰并在与他者的博弈中择其从者实践——实践后果反馈至教师已有观念并与之进行匹配——匹配之后再次做出取舍并付诸实践。教师观念层面的身份认同决定教师实践层面的身份认同,教师实践层面的身份认同构建受自决性、受约性、匹配性、博弈性四条基本原理支配。教师身份认同构建分本质独立自决型、成功协同型、卷轴侧重型、分野离异型、表面独立自决型五种形态。有效诊断并解决教师身份认同危机,须以历史形成的关于教师身份认同的基本内涵与核心价值取向为依据,通过内外源两个维度辨析,依问题的不同性质与程度分别解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操太圣  
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是分析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课程改革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社会情境与制度期望。借鉴鲍曼的朝圣者、观光者、流浪者等概念,可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自我重构分为四个类型,这一划分为我们理解结构-个人互动中的身份建构以及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魏戈  陈向明  
教育实习是帮助实习教师形成专业身份认同的有效契机,实习教师与指导教师的互动是其身份认同形成的重要媒介。本研究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编订《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现状调查问卷》,对全国7个省(市)的近2 000名实习生进行了调查,并结合质性方法对个案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实习生与指导教师的互动与其身份认同有显著相关性。然而,现实中师生互动的普遍情况却表现为次数少、时间短、以课后指导为主、指导内容聚焦学科知识与教学法、个性化交流不足等问题。而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认真的态度、师生民主的交流氛围则调动了双方的情感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习生的问题解决与整体收获。研究建议,进一步规范实习指导制度,为实习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昌木  
早期的大学教师作为教士,充当世界的解释者和立法者。他们从圣洁的"师长"走向社会特权阶层并获得普通民众的认同。现代欧洲大学保留了早期大学的优秀学术传统,教师的社会上层身份得到延续。美国大学教育变革与市场深度衔接,在日益增强的大学资助者的控制面前,教师由神圣的知识权威走向世俗的知识商人,由传统学究走向现代经济人,由尊崇走向失落。大学教师的权威者、立法者身份被解构,身份认同陷入困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文敏  
民办高校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的必要条件。当前,民办高校教师面临着社会场景中的职业身份不清晰、学校场域的教师角色冲突以及职业实践中话语权受限等三重困境。为化解这三重困境,民办高校要正确对待学校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以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学术认同;重塑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用话语权增加教师的学校认同;优化学校的组织生态,提升教师对教育职业的归属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