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
- 2023(1)
- 2022(2)
- 2021(5)
- 2020(1)
- 2019(7)
- 2018(4)
- 2017(2)
- 2016(3)
- 2015(5)
- 2014(4)
- 2013(5)
- 2012(7)
- 2011(10)
- 2010(5)
- 2009(2)
- 2008(4)
- 2007(3)
- 2006(2)
- 2005(2)
- 学科
- 管理(8)
- 和(7)
- 教育(7)
- 济(6)
- 经济(6)
- 企(5)
- 企业(5)
- 博弈(5)
- 博弈论(5)
- 学(5)
- 教师(5)
- 环境(5)
- 论(5)
- 业(4)
- 农(4)
- 资源(4)
- 业经(3)
- 中国(3)
- 关系(3)
- 况(3)
- 状(3)
- 状况(3)
- 理论(3)
- 革(3)
- 中国革命(2)
- 人类(2)
- 企业经济(2)
- 农业(2)
- 命(2)
- 学校(2)
- 机构
- 大学(61)
- 学院(61)
- 教育(41)
- 师范(39)
- 范(39)
- 师范大学(28)
- 研究(27)
- 教育学(19)
- 科学(19)
- 京(15)
- 师范学院(13)
- 所(13)
- 教育科(13)
- 教育科学(13)
- 济(13)
- 理学(13)
- 研究所(13)
- 管理(13)
- 管理学(13)
- 教育学院(12)
- 理学院(12)
- 管理学院(12)
- 经济(12)
- 北京(11)
- 学学(11)
- 科学学(10)
- 科学学院(10)
- 州(9)
- 研究院(9)
- 中国(8)
共检索到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宋立华 李如密
教师的"言说"和"倾听"的关系历来复杂,呈钟摆式在两极摆动。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二者经历了"言说遮蔽倾听"和"倾听回归教学"两个阶段。从当今现实的角度考察,"只重言说"和"只重倾听"的做法非常普遍。教师的"言说"和"倾听"的博弈体现了教师对"言说"和"倾听"关系的不同理解以及在这种理解下的教学存在价值选择乃至因为选择而形成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样态的不同。"言说"和"倾听"具有本源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倾听是言说的前提,为言说奠基;言说是倾听的生长和发展,为倾听升华。教师的"言说"和"倾听"要超越博弈,走向共生。
关键词:
言说 倾听 教师 博弈 共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讲授"教育学把教师的讲授置于教育的核心,无论知识还是规范均变成了教育过程中的"传输物",这种教育学秉持的是控制取向的价值观和反映论的知识观。"倾听"教育学则把教师的倾听以及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倾听置于教育的核心。在价值论上,它以培养"会倾听的人"即把德性与创造性融为一体的自由人格为教育目的。在知识论上,它把教育过程视为合作创造知识的过程。在方法论上,它把"倾听"、"描述"、"解释"、"行动"四种要素融为一体。我国今日教育领域应走向"倾听"教育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焦伟 许宗华
教师的生命成长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实现超越性存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各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因此为适应变化的世界,促进自我的不断成长和完善,教师必须不断反思、探索,并不断超越自己。
关键词:
行动研究 教育叙事 生命完善 自主成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一 罗理章
人类的政治实践表明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有其限度,主要表现为国家阻滞公民社会的成长、经常背离公共利益、存在合法性危机,社会未必通向民主政治、极易导致两极分化、容易滋生个人主义等。把国家与社会对立起来,坚持国家本位抑或社会本位其结果只能是"零和博弈",因此,从"二元对立"走向"良性互动"成为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强国家、强社会"的构建理路,从推进宪政、加强国家能力建设、树立权界意识、协调国家社会关系、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增强社会自主性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模式,才能使国家与社
关键词:
零和博弈 正和博弈 国家 社会 良性互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耿国彦
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价值主要是以外在取向为主,教师只是按照社会规定或期望的角色规范进行职业行为,这种规定性的角色严重抑制了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自我潜能的实现,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羁绊。在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下,教师角色只有从“规定”走向“赢得”,即追求一种自我更新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职业实践才会具有生命意义。
关键词:
规定 赢得 教师角色 生命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蒋喜锋
21世纪以来,美国"替代性教师教育"(ATE)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以大学专业学院为基础的传统主流教师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ATE的成功对主流教师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质疑,要求我们重新对"教师是不是一门专业"、"教师专业的知识基础是什么"、"教师教育应该在哪里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应该有几条路线"等最基本的问题进行思考。反思这些问题,对于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以主流教师教育模式为目标的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替代性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王艳玲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意味着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改变。论文从"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各自的概念内涵入手,阐述了"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所凸显的观念更新,以及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整体变革的迫切性。
关键词:
师范教育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课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泠沅 周卫
随着新世纪的逼近,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能否为21世纪培养出理想的新人,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认为:“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份”,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动力,应该是所有国家优先考虑的问题。”一、现代教师教育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吕光洙
共生是一种关系的思维方式,目前逐渐应用于教育研究。美国教师教育与多元文化之间存在一种复杂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是一个由寄生共生向偏利共生,最终向互惠共生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它经历了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化,初步形成并走向发展。每个共生关系具有其时代诉求的必然性,是时空坐标中美国教师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因应选择。借鉴美国的经验,我们应树立教师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惠共生观,培养对教师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惠共生认知,构建教师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惠共生项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刘艳侠
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关乎持久地期待人们关注的根本性问题。以公共生活来开启学校教育空间,意在凸显教育的本质乃是个体成人,成为服务社会的公民;学校并不只是个体升学的扶手,而是个体灵魂上升的阶梯,不是实现个人私己性欲望的工具性场域,而是促进人的公民性生长、发育完整而健全之人性的教化性场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罗兴武
合作是"小农户"链接"大市场",提高其市场经济地位的有效途径。运用博弈矩阵分析农户合作的形成过程,将农户合作的形成过程分为寻求合作和维持合作两个阶段,同时将维持合作阶段细分为力量均衡的农户合作博弈和力量悬殊的农户合作博弈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在力量均衡的博弈下,农户需要借助奖惩机制和信任资本的实现,强化合作组织内部制度安排来维系合作;而在力量悬殊的情形下,精英农户的"残酷启动策略"及领袖效应就可以使合作得以持续。
关键词:
农户 寻求合作 维持合作 市场 博弈矩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启隆 李明 蒋雪峰
听障学生教学中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很难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文章通过对无障碍教学理念的描述,论述了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对听障学生进行语音教学,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其优势,并介绍了应用IBM的ViaVoice和ViaS-cribe软件实现面向听障学生的无障碍教学的实施方法、步骤和关键点。
关键词:
无障碍教学 语音识别 多媒体 教学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孟宪乐
教师教育改革是当代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教师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专业化、学术化、人文化、人格化、一体化走向以及目标的双专业性和空间模式由独立走向结合的多元化走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强
长期以来,支离的教师教育课程严重阻碍了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时代呼唤教师教育课程走向融合。本文作者从四个方面——各学科间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统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契合、课程参与主体间的合作,来理解融合的教师教育课程。最后,作者对教师教育课程走向融合的外部条件进行了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