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6)
2023(11034)
2022(9399)
2021(8942)
2020(7635)
2019(17837)
2018(17759)
2017(34150)
2016(18559)
2015(21239)
2014(21536)
2013(21033)
2012(19504)
2011(17505)
2010(17220)
2009(15977)
2008(15798)
2007(14235)
2006(12012)
2005(10673)
作者
(52789)
(44499)
(44215)
(42243)
(28054)
(21380)
(20345)
(17491)
(16833)
(15909)
(15166)
(14858)
(13890)
(13868)
(13783)
(13728)
(13527)
(13110)
(12785)
(12657)
(10895)
(10800)
(10770)
(10268)
(9993)
(9964)
(9827)
(9784)
(9024)
(8947)
学科
(78491)
经济(78396)
管理(52292)
(52234)
(41540)
企业(41540)
方法(39182)
数学(35255)
数学方法(34727)
(26259)
(22119)
中国(19771)
业经(17864)
农业(17746)
地方(15834)
(14391)
(14379)
(14255)
贸易(14251)
(13848)
(13655)
财务(13605)
财务管理(13568)
企业财务(12835)
(11620)
银行(11597)
理论(11399)
(11070)
(10953)
金融(10950)
机构
学院(265780)
大学(264711)
(108102)
经济(105750)
管理(104522)
理学(90431)
理学院(89463)
管理学(87737)
管理学院(87230)
研究(83661)
中国(63821)
(54500)
科学(51435)
(49915)
(44465)
中心(41639)
(41524)
(40056)
财经(39944)
业大(39634)
研究所(37541)
(36756)
师范(36443)
(36153)
农业(34532)
北京(33916)
经济学(33258)
(31974)
经济学院(30274)
(29716)
基金
项目(179043)
科学(141545)
研究(132082)
基金(129734)
(111825)
国家(110836)
科学基金(95854)
社会(83425)
社会科(79007)
社会科学(78986)
(71293)
基金项目(68974)
教育(62881)
自然(62100)
自然科(60681)
自然科学(60663)
(59749)
自然科学基金(59536)
编号(54769)
资助(53486)
成果(44480)
重点(40444)
(40378)
(38552)
课题(37619)
(37053)
科研(34989)
教育部(34981)
创新(34556)
人文(34286)
期刊
(115602)
经济(115602)
研究(74544)
中国(48220)
(41735)
(40376)
学报(39395)
科学(36688)
管理(35652)
教育(30674)
大学(30424)
学学(28644)
农业(28010)
技术(24665)
(24029)
金融(24029)
业经(20895)
财经(19577)
经济研究(17583)
(16773)
问题(16259)
统计(14217)
(13643)
技术经济(13400)
(13147)
理论(12951)
(12395)
(12074)
图书(11984)
商业(11927)
共检索到382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明兰  
研究表明,不同地域群体、年龄群体、性别群体、职称群体的教师对于推行"定期流动制"表现出不同的意愿与态度。变"单一获利"为"多方共赢",变城乡倒挂的教师编制标准为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的编制标准,变单一的流动推进为多维度的师资队伍建设,变外力型刚性流动为具有实效的可持续的内力型流动是目前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的主要实践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章辉  夏园  
本文通过对 1981年至 1999年安徽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状况分析 ,说明安徽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对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再逐步扩大后又略有回落的变化轨迹 ,指出这种收入差距主要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所致 ,并相应提出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别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顾康康  朱鹏祥  陈晓华  汪勇政  储金龙  
[目的]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城镇化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而其定居地点的选择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方法]文章以安徽省3个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6个不同类型的村庄和54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Arcgis三维可视化和SPSS回归分析研究了安徽省农村人口流动的时空路径及定居意愿。[结果](1)安徽省农村人口的流动模式已形成较显著的差异性,皖北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逐步稳定型,空间选择集中于周边大城市,但分散性显著;(2)皖中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稳定型,空间选择形成合肥市和长三角2个中心聚集区;(3)皖南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逐步开拓型,空间选择以省外为主,集中于上海市、浙江等区域,近年人口回流趋势明显。[结论]安徽省农村人口定居意愿选择依次是村庄、县城(城市)、省会城市、乡镇和省外城市,影响农村人口定居意愿的因素为年龄、子女上学地点、村庄产业类型、村庄设施配套、村庄景观风貌。建议加强县城(城市)、乡镇的城镇化建设,承载农村人口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需求,县城(城市)、乡镇将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苗迎春  
安徽省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虽然在减少,但仍然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为保持安徽省经济健全平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尽快完善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制度。文章以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寻找产生因素,以2005-2014年人均GDP、财政支农比率、城镇化率、就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数据为基础,深入探索安徽城乡收入差距因素,对安徽城市和农村人口收入差距产生原因给出意见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苗迎春  
安徽省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虽然在减少,但仍然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为保持安徽省经济健全平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尽快完善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制度。文章以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寻找产生因素,以2005-2014年人均GDP、财政支农比率、城镇化率、就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数据为基础,深入探索安徽城乡收入差距因素,对安徽城市和农村人口收入差距产生原因给出意见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士云  吴连翠  
本文运用安徽省1978—2004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际状况及变化特征,在论述了影响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验证了各因素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进一步提出了缩小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升  张士云  
本文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安徽省1984-2006年的统计资料为样本,构建了城乡居民长短期的收入与消费模型,对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之间各自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在人均消费的层面上,城镇居民对于消费增长的支持大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还有待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哲  李国成  余茂辉  
文章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16个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实证定量评价,根据各市在各个主成分上的单项得分和综合得分结果,结合具体实际,对各个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结果显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系数、人口城市化率和非农业人口比重等是制约安徽各省辖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总体进程的主要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新亮  
工资待遇是近年来我国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工具,而提高工资收入对留住乡村教师的实际效果有待研究。通过对贵州等五个省乡村教师流动意愿的调查研究显示,工资收入并非是影响乡村教师流动的首要因素,而为了照顾家庭、孩子以及个人专业发展的需求,是当前多数乡村教师选择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否发放乡村教师津贴,对其流动意愿有显著影响,但现有津贴额度的设计,对激励教师留在农村的作用不显著。学校层面中的生师比、留守儿童占比及到县城距离等因素,对乡村教师的流动意愿也有显著影响。为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需要在保障乡村教师工作待遇的同时,更加关注非货币性激励因素;优化乡村津贴的额度设计,发挥津贴的激励作用;关注乡村教师家庭生活需求,制定人性化的支持政策;加大教师培训与教研支持,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卢尚建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教学水平的差距是城乡教育差距的主要表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教学方式方法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三个维度上,城乡教师教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今后教师培训政策对乡村教师应该有所倾斜,城市优秀教师支援乡村教育事业应有常态化机制,并且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以此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水平,消除城乡教师教学水平的差距,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秀红  刘善槐  
如何稳定青年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其中,青年教师的个体特征、现实需求、职业期待与组织环境供给的匹配度对员工的流动意愿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基于18省35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乡村青年教师流动意愿强,其中,工作负担、相对待遇、发展机会、工作氛围等因素作用显著。从匹配理论的视角来分析,政策定位与个体决策偏好不一致、职业期待与实际获得不匹配和组织环境与现实需求不对应是主要原因。为了建设一支总量稳定的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应全面分析乡村青年教师的个体决策偏好、现实需求和职业期待,构建系统化的政策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宁宁  孙玉环  
与传统流行病学视角和宏观监测角度的研究不同,文章基于"安徽省城乡居民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微观调研数据,选取有代表性的环境因素指标,应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居民感知视角下安徽省环境污染问题中的各个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客观污染状况中,大气、土壤、噪声污染均会对居民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淡水污染尚不会对居民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居民环保行为中,垃圾分类处理频率、公共交通出行会对健康产生显著影响,且垃圾分类处理的影响更大,而废旧电池处理和环保产品购买态度没有显著影响;居住环境特征中,城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红霞  
根据北京市8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2010-2016年7年间的教师流动数据,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流动特征。结果发现,流动教师中多为中青年、女性、高学历、公共基础课教师;男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流动率逐年提高;教师职业内流动是主流,但以调入普通中学为主;少量职业外流动的中职教师则以进入企业任职为主;大部分教师并不选择跨区域流动。通过对16名流动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中职教师流动主要是由其经济、成长、工作、社交、家庭等方面的需求所驱动。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减少非正常流动,稳定中职教师队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加来  余羚羚  朱道才  
目前,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从静态、定性的角度研究较多,从定量、实证方面涉足较少,因此,定量分析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成果,以安徽省为例,在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1990-2004年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综合量化评估,揭示安徽省城乡统筹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因果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坚  陈阳  
我国城乡教师的流动总体上呈单向性,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实质上是一种深层次的制度不完善。从制度的视野予以分析,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受到正式制度的缺失与非正式制度惯性的双重影响。因此,需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的构建和完善相关制度,这样才能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