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1)
- 2023(13027)
- 2022(11505)
- 2021(10943)
- 2020(9147)
- 2019(21235)
- 2018(21120)
- 2017(40939)
- 2016(22276)
- 2015(25378)
- 2014(25262)
- 2013(24164)
- 2012(21783)
- 2011(19393)
- 2010(18927)
- 2009(16698)
- 2008(15782)
- 2007(13410)
- 2006(11271)
- 2005(9245)
- 学科
- 济(82133)
- 经济(82043)
- 管理(62499)
- 业(58489)
- 企(49294)
- 企业(49294)
- 方法(42801)
- 数学(37836)
- 数学方法(37242)
- 农(21684)
- 财(21378)
- 中国(20493)
- 业经(18143)
- 学(17223)
- 地方(15996)
- 理论(14993)
- 农业(14509)
- 贸(14240)
- 贸易(14230)
- 务(14189)
- 财务(14121)
- 财务管理(14091)
- 易(13822)
- 技术(13680)
- 制(13414)
- 企业财务(13358)
- 和(13279)
- 教育(13059)
- 环境(13045)
- 划(11685)
- 机构
- 大学(299867)
- 学院(298640)
- 管理(122375)
- 济(112993)
- 经济(110468)
- 理学(108107)
- 理学院(106911)
- 管理学(104721)
- 管理学院(104185)
- 研究(92428)
- 中国(66313)
- 京(62442)
- 科学(59051)
- 财(49986)
- 业大(45393)
- 农(44323)
- 所(43865)
- 中心(43540)
- 范(42287)
- 师范(41929)
- 财经(41446)
- 江(41094)
- 研究所(40613)
- 北京(38780)
- 经(37977)
- 农业(34613)
- 院(34338)
- 州(33880)
- 师范大学(33869)
- 经济学(33361)
- 基金
- 项目(217387)
- 科学(171838)
- 研究(160858)
- 基金(157285)
- 家(136020)
- 国家(134861)
- 科学基金(117414)
- 社会(99636)
- 社会科(94355)
- 社会科学(94328)
- 省(85561)
- 基金项目(84399)
- 自然(77578)
- 教育(76724)
- 自然科(75814)
- 自然科学(75795)
- 自然科学基金(74388)
- 划(72294)
- 编号(66915)
- 资助(64518)
- 成果(53206)
- 重点(48281)
- 部(48258)
- 创(45598)
- 课题(45578)
- 发(45379)
- 创新(42315)
- 大学(42058)
- 教育部(41932)
- 科研(41921)
- 期刊
- 济(113191)
- 经济(113191)
- 研究(83601)
- 中国(53024)
- 学报(46129)
- 教育(43573)
- 管理(43045)
- 科学(42633)
- 农(38971)
- 财(37566)
- 大学(36125)
- 学学(33688)
- 技术(28023)
- 农业(27718)
- 融(20256)
- 金融(20256)
- 业经(19482)
- 财经(19243)
- 经济研究(17854)
- 经(16342)
- 图书(16244)
- 问题(14788)
- 科技(14637)
- 理论(14465)
- 技术经济(13842)
- 业(13708)
- 版(13573)
- 实践(13512)
- 践(13512)
- 资源(13071)
共检索到410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云
通过对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对比实验的案例与数据分析,文章发现:在班级层面上优秀教师比普通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值高;高期待的优秀教师在课堂里会通过提供积极的学习与情感环境来提高班级学生整体学习成绩;高期待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感知度和学生学习态度之间成正比例关系,从而论证了该研究的前提假设:教师对班级层面学生学习期待的高低对学生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期待 学业成绩 班级层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姚昊 胡耀宗 马立超
缩小班级规模和提高教师学历是当前世界各国提升学生成绩的两种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PISA 2018中国京、沪、苏、粤四省市与OECD国家数据,对班级规模和教师学历的分布特征进行国际比较,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班级规模、教师学历及其交互项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四省市中学班级规模平均比OECD国家高出13人/班,中学教师硕士学历比例比OECD国家平均低25.8%;从教师学历对应的班级规模来看,我国四省市硕士学历师资集中于班级规模为21-30人、36-40人两个班额区间的学校,OECD国家则表现出"大班额低学历、小班额高学历"的特点,硕士学历师资集中在16-20人的小班化学校;从班级规模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来看,以50人以上班额为基准,我国四省市班级规模缩小至41-45人、46-50人时,学生成绩提升明显,而OECD国家缩小至16-20人、26-30人、31-35人时,学生成绩提升更明显;从教师学历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来看,硕士学历教师比例对学生成绩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教师队伍中硕士学历比例每提升10%,我国四省市学生数学学科成绩平均提升10.2分,OECD国家学生成绩平均提升5.6分。对OECD国家班级规模进行二次项检验发现,班级规模对学生成绩的提升呈非线性关系,测算班级规模对学生成绩影响的边际效益最佳范围是21-30人/班。此外,对班级规模与教师学历的交互项进行检验,发现我国班级规模与教师学历对学生成绩是"相互独立"的影响效应,而OECD国家班级规模与教师学历对学生成绩则是"相互替代"的作用关系,两者均有特定的作用阈限。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郑琦 杨钋
近年来我国中学阶段的班级规模整体缩小,部分省市还开展了"小班化教育"试点,但班级规模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利用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大陆地区科学测评数据,通过泛精确匹配基础上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估计了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个人和家庭特征与学生的班级选择显著相关,优势家庭更排斥"大班",但是"小班"的成绩优势并不明显。初中阶段的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呈现非线性关系,"大班"的学生显著更低。高中阶段的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显著正相关,"大班"成绩更好。分样本回归发现,上述关系在城市和乡镇中具有异质性,乡镇的"小班"成绩更差。"小班"优势不明显可能与教师教学行为有关,初步分析表明只有城市中学中的"小班"教师采用了与班级规模相应的教学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衎 曹一鸣 王立东
选取全国有代表性的三个学区的55名初中数学教师和近2 000名学生开展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以学生2012年成绩为因变量,教师M-TPACK水平、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学生2011年学业成绩及学生课外补习时间为自变量,建立分层线性模型研究教师信息技术使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师教学知识(TPACK)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几何成绩的影响大于代数;而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过于频繁反而会阻碍学生代数能力的发展。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整合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代数成绩上获得较大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数学内容的整合能力以及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充分使用则有利于学生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方如
教师数量和质量的供给对学生学业表现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基于PISA 2018我国四省市样本,通过多层线性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学校教师资源供给对中学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校的教师数量短缺和硕士学历教师比例均会显著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且学校高学历教师的供给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呈边际效益递减趋势,学校硕士教师比例达到75%左右时,其对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边际效益最佳;对位于不同成绩分位段的学生而言,提高学校教师队伍中硕士学历教师的比例,对"学优生"的边际效益要高于"学困生";分城乡来看,农村地区学校教师数量短缺程度高于城市地区学校,且高学历教师更倾向于向核心城市集聚,提高教师队伍中硕士学历教师的比例,对于农村地区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边际效益更高。因此,建议对农村地区教师增加补偿性工资,同时深入推进"银龄讲学"等高质量师资支援计划;此外,教师资源配置需要遵循"差异化公平"原则,针对不同学业能力的学生更多采取差异化的分层教学策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梁文艳 杜育红
科学评价是提升教师质量的信息基础,但如何评价一直是困扰教育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难题。由于缺乏系统的评价技术,通过学历、教龄、任课班级平均成绩等传统指标,我们只知道农村教师队伍质量较低等模糊信息,难以准确刻画西部农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发展所发挥的真实作用,不利于全面、客观、有效的把握教师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借鉴国外教师质量评价设计思路,从学业成绩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产出最重要维度的角度,以西部农村小学追踪样本构建两水平增值性模型,较为准确的测量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业发展发挥的真实影响效应,在整体和个体层面分别衡量了教师质量状况。研究发现,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在学生学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梦美 吴敏华 尤佳鑫 孙众
在线学习中产生的学习者行为数据,为预测学业成绩以及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干预提供了新的契机。为研究教师的干预作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一门高校混合式学习课程为例,在对学生课程阶段性任务成绩成功预测后,由教师采取两种不同层次的教学干预,观察并分析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干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正向促进作用,深层次的教学干预比浅层次的教学干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学业成绩中低水平的学生来说,教学干预非常有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欧群慧 滕星 王金星
通过在云南孟波镇中学的田野调查发现,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的教师教育应加强对教师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以满足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维 白颖颖
探索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如何影响其学业成绩对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两视角,以对云南某县331名初二年级学生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为分析单元,对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影响学业成绩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对其学业成绩影响的直接作用让位于间接作用;(2)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既能以同步形式,又能以连续的形式在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与学业成绩之间充当中介作用;(3)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定中介效应均显著高于学习投入的特定中介效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连续中介效应,而学习投入的特定中介效应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连续中介效应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亚惠 姚继军 王威 周世科
学校资源是影响教育均衡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和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还较为缺乏。针对于此,利用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和教育事业发展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省域内学校资源与学生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教育阶段学校资源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不同,学校无形资源对小学生成绩的影响更大;学校生源背景显著影响中小学生成绩。因此,要结合中小学特点调整学校资源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区域间的重点和方向,同时要重视学校无形资源建设,尤其要重视不同阶层差异对教育结果的影响,避免发生“马太效应”。
关键词:
学校资源 学生成绩 多层线性模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辉 付晓
本文使用山东某高校本科生的平均成绩点数(GPA)来测量学生的科研经验是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科研经验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正相关,参加科研的时间越长,学生的成绩越高。并且讨论了本科生科研项目的设计、执行、益处和资助问题,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科研 学业成绩 平均成绩点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为了解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合肥市城乡3所小学的605名学生。发现:(1)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及总平均成绩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2)小学生心灵触动、求知力、合作力、友善和谦虚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语文成绩;持重、合作力、心灵触动和宽容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合作力与真诚显著正向预测英语成绩;合作力、心灵触动、持重、宽容、谦虚和友善等积极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总平均成绩。本研究提示,应重视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
关键词:
小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学业成绩 关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尤佳鑫 孙众
预测在校大学生学业成绩并及时进行干预指导,是提升大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云环境下,学习中过程性数据的积累为预测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本研究设计并开展一门基于实体课堂和云学习平台(MOODLE平台、微信平台)的混合式大学课程。通过收集学生多类属性及学习过程性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其将取得的成绩进行预测,并展开教学干预以提升其学习效果。结果显示,在预测模型方面,多元回归模型可以在全班水平上取得较佳的预测效果;在预测因子方面,绩点、在线学习参与度、前导课成绩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在干预效果方面,教学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学弱群体接受干预后进步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学云
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学习动机量表对学习障碍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进行测量,并对其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学习障碍学生和普通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学习障碍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并呈现出线性关系,学习动机是学习障碍学生学业成绩的良好预测指标之一;学习障碍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有直接的影响;社会支持对学习动机有直接的影响,而社会支持则需要通过学习动机因素间接影响学业成绩。
关键词:
学习障碍 社会支持 学习动机 学业成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衍玲 张大均 郭成
运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自编《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247名小学生作心理素质团体测试。路径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认知、个性对学业成绩起直接作用;适应性通过认知、个性对学业成绩有间接作用。(2)从学业成绩分组来看,对高分组的小学生而言,个性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认知和适应性对学业成绩有间接影响;对中等组的小学生而言,认知、个性、适应性都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对低分组的小学生而言,认知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个性、适应性对学业成绩有间接影响。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素质 学业成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