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83)
- 2023(2282)
- 2022(1833)
- 2021(1665)
- 2020(1352)
- 2019(3156)
- 2018(3074)
- 2017(5459)
- 2016(3056)
- 2015(3390)
- 2014(3299)
- 2013(3112)
- 2012(2674)
- 2011(2522)
- 2010(2461)
- 2009(2349)
- 2008(2543)
- 2007(2315)
- 2006(1903)
- 2005(1712)
- 学科
- 管理(9298)
- 业(9061)
- 济(8000)
- 经济(7991)
- 企(7852)
- 企业(7852)
- 财(3990)
- 方法(3648)
- 务(3384)
- 财务(3376)
- 财务管理(3373)
- 企业财务(3237)
- 数学(2905)
- 教学(2820)
- 数学方法(2799)
- 理论(2681)
- 教育(2634)
- 农(2621)
- 业经(2381)
- 中国(2252)
- 学(2016)
- 农业(2011)
- 制(1841)
- 和(1609)
- 贸(1525)
- 贸易(1525)
- 易(1498)
- 划(1495)
- 银(1469)
- 银行(1468)
- 机构
- 学院(40511)
- 大学(40298)
- 管理(13534)
- 济(12924)
- 经济(12541)
- 研究(12157)
- 理学(11797)
- 理学院(11638)
- 管理学(11394)
- 管理学院(11306)
- 范(9632)
- 师范(9607)
- 教育(8535)
- 京(8394)
- 中国(8040)
- 财(7771)
- 师范大学(7756)
- 科学(6924)
- 江(6499)
- 财经(5994)
- 中心(5708)
- 北京(5545)
- 所(5528)
- 经(5417)
- 技术(5238)
- 州(5139)
- 职业(4929)
- 研究所(4906)
- 财经大学(4459)
- 院(4415)
共检索到61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正芝 洪松舟
教师有效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切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质疑和对话,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反思与实践的过程。有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从教学目标维度解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彰显师生主体性;从教学过程维度解读,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是关注课堂对话的开展、追求卓越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从提问预设、提问方式、提问内容、理答方式、提问效果、提问反思等六个维度进行评价。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有效性 问题情境 评价标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邵怀领
课堂提问有效性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应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个角度9个方面加以确立。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包括问题设计、提问、候答、叫答、理答五个环节,问题设计应注意明确问题的类型与层次,增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提问时要表述清晰、简洁,富有启发性,问题少量;候答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并灵活运用;叫答时要尽量扩大学生的参与力度;理答时注意澄清、追问、转问、悬置等策略的运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通过51123观察量表进行分析和观测。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有效 标准 策略 观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伟
教师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搞清楚教师课堂评价的概念,了解教师课堂评价的目的,有利于科学地建立教师课堂评价质量标准体系。我们将教师课堂评价质量标准的组成分为6个大项12个子项,在其原始分值一致的情况下,设定不同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教师课堂评价质量评估表。
关键词:
课堂评价 质量 标准 评估量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耀奇
教师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要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研究课堂提问。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视和研究还远远不够。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必须关注三个方面: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思维,研究学情。
关键词:
有效 课堂提问 基本条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雪莉
课堂提问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绕不开的重要环节。笔者在担任教学督导期间进课堂听课时注意到课堂提问存在较多问题,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高职学生及课堂特点,探讨有效课堂提问的内涵,并提出有效课堂提问设计思路和依据,为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设计以达到深度教学目的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教学督导 有效课堂提问 教学设计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庆芳 程可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课程标准运动进入到全盛时期,全国性的各学科标准相继出台。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最佳的课堂实践风起云涌。本文对最佳实践课堂的6种结构进行简单评述。
关键词:
美国课程标准 最佳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璋龙
有效项目课程能真正促进学生构建系统的职业知识体系,形成结构化的综合职业能力,有效促进教学相长。有效项目课程的价值取向,从教学目标维度解读,有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彰显师生的主体性;从教学过程维度解读,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有效促进教学走向真正的双向互动。有效项目课程可以从项目课程设置、项目课程实施、项目课程效果和项目课程反思等四个维度进行评价。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卢丽虹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又是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性环节。为了调查分析目前高校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理解,本研究对全国198所高校的200多名大学英语骨干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采用主题一致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制定适合英语教学的课堂评价标准,评价指标集中在教师的"教"方面,对学生的"学"关注不够。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突出"向生性",突出专业及课程特色。最后,本研究制定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高校 大学英语教师 课堂教学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月
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互动方式和重要教学手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要以是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知识的掌握、语言技能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标准,而影响提问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排列的顺序、发问的对象、应答的准备和等待。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注意提问形式的多样化;认真分析提问对象;把握好提问的等待时间。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有效提问 提问策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子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渠道,其中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形式.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样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质量.我在课堂教学中常用下列八种提问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引趣悟道,切入正题的直问.“兴趣自疑问和惊奇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兴趣是求知的大门,如果教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宝仙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当前我国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规范中不乏无效、低效,甚至过度规范的现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着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规范解构与建构的挑战。分析欧美职前外语教师标准发现,我国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规范研究应强调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关注内隐的课堂教学规范,将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纳入规范,重视教师培养自主学习者的能力,扩展对教师课堂语言能力的理解和要求。同时,研制的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规范应便于理解和使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宝来 车伟艳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进入21世纪。英国政府针对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本文从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效果三个方面阐释了英国新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希翼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评价有所启迪。
关键词:
教师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定荣
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162名中小学教师对评价一堂好课标准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得到部分体现;教师理想的评价标准和现实的评价标准之间存在差距;一堂课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结构,指向善于讲解、设计环境、调动学生、运用手段、选择目标五个维度,学段、学科、性别、年龄对教师的评课标准不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佑清
从已有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相关理论研究的倡导和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的趋势等三个层面来看,建构学习中心课堂应该成为我国当今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学习中心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在学习中心课堂中,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成为其学习的基本状态,并让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在学习中心课堂中,教师的教导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教导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要进行调整,即要从课堂的本体、目的调整为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独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或手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剑秀 罗英姿
当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动越来越专业化以及职业化的时候,大学教师的学术评价同时游离于行政与学术的二维场域。身处行政场域与学术场域的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在评价语境、评价主体、评价逻辑、评价制度、评价性质、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当前,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的学术场域特征日渐式微,行政场域特征强势主导。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应符合大学教师学术评价的价值标准,即符合学术职业的根本特征以及教师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建构科学合理的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需要明晰学术职业的基本特性,强化学术场域的自主性;尊重知识生产的客观规律,弱化行政场域的控制性;突出大学教师的主体地位,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