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3)
2023(8230)
2022(6691)
2021(6562)
2020(4814)
2019(10947)
2018(10721)
2017(19655)
2016(11287)
2015(12678)
2014(12532)
2013(11661)
2012(10959)
2011(9991)
2010(10553)
2009(9318)
2008(9344)
2007(8583)
2006(7766)
2005(7138)
作者
(30719)
(25460)
(25394)
(24438)
(16415)
(12079)
(11603)
(9734)
(9698)
(9620)
(8737)
(8561)
(8293)
(8285)
(8086)
(7935)
(7886)
(7655)
(7587)
(7524)
(6522)
(6427)
(6329)
(6050)
(5963)
(5893)
(5829)
(5749)
(5225)
(5192)
学科
(34304)
经济(34260)
管理(28183)
(25324)
(19824)
企业(19824)
(13875)
中国(12040)
教学(11501)
方法(11038)
理论(10179)
(9800)
业经(9408)
数学(9231)
农业(9076)
(8984)
数学方法(8886)
教育(8419)
(8391)
(8216)
地方(8121)
(7416)
贸易(7410)
(7215)
(7069)
银行(7055)
学法(6978)
教学法(6978)
(6817)
及其(6706)
机构
学院(153481)
大学(149370)
(55230)
研究(54072)
经济(53664)
管理(51487)
理学(43324)
理学院(42752)
管理学(41683)
管理学院(41386)
中国(39817)
科学(33114)
(31977)
(28776)
(27103)
(26852)
师范(26594)
(26384)
中心(24926)
研究所(24508)
(24072)
财经(21494)
师范大学(20995)
(20911)
技术(20846)
北京(20782)
教育(20459)
业大(19960)
(19952)
(19432)
基金
项目(96207)
研究(78328)
科学(74976)
基金(64541)
(55312)
国家(54738)
科学基金(46013)
社会(44881)
社会科(42249)
社会科学(42238)
教育(40424)
(39724)
编号(34941)
(33757)
基金项目(32474)
成果(31269)
自然(27965)
自然科(27271)
自然科学(27261)
课题(27062)
自然科学基金(26753)
资助(26475)
(23317)
重点(22745)
(22060)
(21348)
(20952)
项目编号(20492)
(20249)
规划(19895)
期刊
(67700)
经济(67700)
研究(50767)
教育(39251)
中国(38435)
(23477)
(21213)
学报(21200)
管理(20716)
科学(20173)
技术(17104)
(16843)
金融(16843)
大学(16828)
农业(16207)
学学(15155)
职业(12124)
业经(11729)
财经(10412)
经济研究(10338)
(9039)
(8404)
论坛(8404)
问题(8264)
(7819)
(7754)
图书(7733)
技术教育(7727)
职业技术(7727)
职业技术教育(7727)
共检索到244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鑫  
有效教学决策是教师情感与教师理性协调互动的过程。情感作为教师有效教学决策的基础,对决策目标、决策动机、决策思维、决策沟通和决策评价等决策要素具有重要影响。教师掌握并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提升自身情感修养,是确保教学决策合情合理、实现决策有效性的根本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晨  
我国有效教学的理论架构基本成型,有效教学的实践形态初见端倪,有效教学的价值作用日益彰显,有效教学已由基础教育领域逐步扩展到高等教育领域。大学教师有效教学是由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具有解放性、交互性、生态性和反思性等突出特点。大学教师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包括重视预设性教学,加强生成性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强化思维能力培养;加强教学评价改革,注重过程性与发展性;创设优良教学环境,营造浓郁学习氛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麻淑涛  王凤  
以教学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具有显著的潜在冲击力,教师教学知能已成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在阐述大学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缘起与历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概念内涵与目标,提出了推动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实践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尚晓青  陈晓端  
元教学行动是元认知理念指引下的实践行为,属于高层次的教学行为,这种行动能为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提供思路和框架,为教师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教师元教学行动的实践路径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监测任务设计,达到对教学活动的自我明晰和表述;二是通过监控教学过程,达到对教学活动的自我监控和调节;三是通过检测教学结果,开展自我反思,达到教学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静  
本文立足于教学民主的理论基础,通过辩证的分析与研究,对教学民主的实践价值进行探讨,力求能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发展教学民主理论和实践以及推动优质课堂的涌现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占军  
学界对大学如何实现有效治理存在"治理结构说"和"文化政治系统说"两种不同的认识。以建构理性主义和进化理性主义作为"结构系统说"和"文化政治系统说"的知识论基础,并比较了两种知识论所指向的治理秩序、组织模型、组织特征与治理活动重点。大学作为"理性结构系统",需要建立适切的治理结构满足效率需要;大学作为"文化政治系统",在学术秩序演化过程中,各种"政治逻辑"代替"知识逻辑",使组织信任成为影响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宇  石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个体成长经验与文化差异共存于课堂中;教师需要从知识层面做出微观公平向度的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公平的学习机会。教师知识的演进正在察觉并观照学生的社会属性。教师的社会学知识这一概念,正是在这一实践领域与学理层面的双重指向的基础上带给我们的有益思考。具备社会学知识的教师要将教学作为一种社会行动而重新设计;要将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而重新生成;要将自身作为行动者而重新反思。教师的社会学知识正是朝向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教育事业所需要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宗民  
金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传统金融天然追逐效率、忽视公平,进而造成金融排斥,制约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普惠金融的提出就是要落实人人享有基本金融服务的权益,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正因如此,普惠金融作为一个有别于传统金融的新体系必然存在着与之不同的伦理基础。发展普惠金融首先要基于对其伦理基础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分析了普惠金融的伦理基础及其基本的实践原则,进而阐述发展普惠金融的道德必要性。只有充分认识普惠金融的这些道德义务和伦理追求,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发展普惠金融不仅是金融业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着力增强人民福祉、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引  魏晓玲  
文章指出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效性需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社会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加强该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目标与原则;最后,阐述了实施该课程实效性的四种路径: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学分的计算方式,提升校领导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知,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尽量多发展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傅淳华  
随着国际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自由权利作为教师自由的主要内容与自主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本文认为教学作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其意义的基点就是"幸福"。而教师要在教学中获致幸福,首先必须在教学中坚守自由的品位。教师在教学中坚守自由的实践表征就是教学中否决权的持守,选择权的应用以及创造权的发挥。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胡玉明  李鸣  
浙江省海盐县审计局准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为加快推进符合海盐实际的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海盐县审计局不断从审计实践中总结经验,结合海盐绩效审计的工作实践,提出了政府决策动态审计模型——"穿点成线、连线成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佳妮   叶超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都市社会下的空间生产深刻地改变了社会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挑战。都市社会理论除了社会空间意蕴,也具有丰富的生态内涵,自然的异化与人地关系失调是其焦点。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论文梳理出一条从揭示人化自然对自在自然的异化,到城乡生态空间的割裂与不均衡,再到都市社会自身生态空间的商品化、等级化和差异化发展的生态分析进路,将列斐伏尔的“自我管理”理论引入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实践。在都市社会背景下,中国的生态治理面临着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治理不均衡、城乡与区域之间治理组织结构不均衡、社会空间内部生态物品供需不均衡等挑战。新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在于:在权利导向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新理念,打通空间边界以塑造社会—生态融合发展新格局,增强生态韧性并发掘自我管理导向的治理新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常青  
促进国家、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是民族团结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民族团结教育是一种融文化性、综合性和常态性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它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以民族文化的交融为主线,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位以及课外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也体现于校外同样具有育人功能的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中。对民族团结教育文化性、综合性和常态性属性的理解愈是深刻,愈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在价值。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整合、师资整合、资源整合以及方法整合,是实现民族团结教育价值的有效路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臧亚平  吴月红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人文性、历史性和广泛性的时代特征。当前徽州文化传承发展存在地方文化部门管理水平有限、文化传播路径狭窄以及文化产业市场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对此,要将徽州文化融入现代文化事业建设、丰富徽州文化传承内容、创新徽州文化传承载体和规约徽州文化营商市场等,进一步繁荣徽州文化,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林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不同经济背景下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产业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产业融合具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效率、增强产业联系和带动人力资源开发等作用。从技术、业务和微观组织基础等角度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在产业层面融合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