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
2023(1157)
2022(862)
2021(827)
2020(557)
2019(1204)
2018(1123)
2017(1023)
2016(791)
2015(957)
2014(960)
2013(756)
2012(697)
2011(696)
2010(665)
2009(579)
2008(502)
2007(472)
2006(435)
2005(467)
作者
(1956)
(1583)
(1582)
(1519)
(1013)
(770)
(710)
(646)
(634)
(605)
(602)
(546)
(513)
(510)
(501)
(490)
(449)
(440)
(436)
(434)
(433)
(422)
(412)
(405)
(395)
(386)
(375)
(373)
(370)
(361)
学科
(2551)
(2401)
经济(2400)
农业(2158)
业经(1833)
农业经济(1759)
(1337)
教学(1317)
发展(1305)
(1304)
建设(1221)
经济建设(1195)
中国(1167)
地方(1034)
教育(942)
教师(834)
理论(780)
(650)
学法(636)
教学法(636)
管理(567)
工作(553)
农民(456)
学理(432)
学理论(432)
计算(431)
算机(430)
计算机(430)
机化(423)
计算机化(423)
机构
学院(10763)
大学(10204)
教育(5649)
(5158)
师范(5147)
师范大学(4095)
研究(3917)
职业(2792)
教育学(2584)
技术(2561)
科学(2542)
(2288)
职业技术(1996)
教育学院(1973)
(1948)
中心(1799)
(1766)
技术学院(1735)
(1687)
北京(1658)
管理(1657)
(1634)
研究所(1615)
经济(1539)
中国(1524)
理学(1487)
理学院(1433)
(1396)
(1304)
管理学(1291)
基金
研究(7645)
项目(6863)
科学(5756)
教育(5524)
编号(4053)
成果(4033)
课题(3850)
社会(3760)
(3582)
(3568)
社会科(3530)
社会科学(3530)
基金(3489)
(3403)
规划(2829)
教师(2804)
(2664)
(2626)
国家(2559)
年度(2415)
项目编号(2290)
研究成果(2116)
(2105)
(2091)
重点(2063)
科学基金(2052)
(2026)
(2020)
阶段(2014)
(1990)
期刊
教育(9885)
中国(4808)
研究(4589)
(2762)
经济(2762)
职业(2511)
(1935)
技术(1754)
农业(1569)
技术教育(1493)
职业技术(1493)
职业技术教育(1493)
成人(1445)
成人教育(1445)
科学(1279)
学报(1263)
(1152)
大学(1139)
发展(1048)
(1048)
(1038)
论坛(1038)
高等(933)
业经(932)
学学(913)
职教(833)
高等教育(803)
农业经济(751)
比较(730)
(676)
共检索到17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成孝  张剑  
教师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任,承担着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重任,承担着推进教育精准脱贫的重任,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发展、民族振兴、国家繁荣,需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程宇  岳金凤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经历了恢复发展期(1979-1984年)、体系构筑期(1985-1997年)、调整巩固期(1998-2011年)、深化发展期(2012-2018年)四个阶段,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规模稳定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升、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从职前培养走向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相结合""从学校培养走向企业参与培养""从注重数量规模走向高素质专业化""从专科本科层次走向研究生层次"的特点和规律,未来应从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地位待遇4个方面下大力气,力求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彭正梅  
"修道之谓教",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理解,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教的根本首先在于教育者的修道;第二,立教是修道的固有之义;第三,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教育主要是一种对修道者的模仿。这种被遗忘的儒家传统,有助于补充和改善日益强调教学技能和学科知识的技术主义的现代教师专业发展路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沈彦   张建平  
乡村振兴和发展是新时代的重要战略部署。“为乡村而教”是顺应乡村振兴和发展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理念,是乡村教师职业理想、职业情怀、意志品质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对于反映乡村振兴的社会呼声、回应国家对乡村教师的期盼、提升乡村教师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建鹏   刘公园   张晴   王易  
教学动机是驱使教师开展教学的内在动力,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投入、教学质量以及专业发展。基于全国311所本科高校9145名教师的调查数据,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首次系统考察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动机的类型、作用及分布特征。结果发现,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动机可以分为自主受控混合型、相对自主动机型、相对受控动机型、相对去动机型、去动机型五种类型。其中,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双高的混合型教师综合表现最好,去动机型的教师综合表现最差。自主动机越高,教师的表现越好;去动机越高,教师的表现越差;受控动机则需要与高自主动机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各类型教师在不同性别、职称、学历、学科、学校性质上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识别教师教学动机提供了一个简明有效的框架,高校应据此探明教师的教学动机状况,努力激发内在动机,重视外在动机,降低去动机,塑造优势动机类型,并依据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部分教师教学动机不足的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那么教师就是名副其实的奠基者!当前,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职业教育肩负重要使命。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批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德芳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保障教师质量的关键。但"国考"之后的"集体焦虑"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异化"导致教学目标的"国考倾向"、课程设置的"国考之纲"和教学实施的"模拟训练"。消除教师教育"为考而教"现象,须超越"技能"看"培养",具体体现于价值上的"考"与"教"、内容上的"上"与"下"、方法上的"巧"与"实"和路径上的"舍"与"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起点是敬重大学教育,理解并认同大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中心是领悟学术与教学的双重逻辑,爱学生,追求知识与真理,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师发展模式,使教学、研究相得益彰;归宿是获得大学教师职业生活的趣味,明晰自我人生目标,保持创造性的教师生活,合理关爱自我,努力达成享受教育、享受学术、享受人生的统一,在大学教师生涯中积极成就自我,让自己活出完整而健全的德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瑞芳  王瑞芝  
本研究调查了52位外语系教师和116名公共外语研究生对于“学生评教”的看法。结果显示,大部分师生赞成“学生评教”。他们认为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他们对其他问题的回答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章明  
教育领域的人际关系和个体心理秩序较为混乱。理论话语主体掌握话语霸权,常把自己排除在理论之外;教师教育者和研究者忽视主观态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教师在不断变化的现实和理论面前束手无策。要改变现状,必须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性工程。中国传统诗教重视时空观察和逻辑想象、情感养成,尤其重视敬畏心的养成,强调群居切磋,以学论教,追求自我生成与完善。有助于消除话语霸权、改变既有的研究思路和言说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红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泽龙  
所谓科学,是指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以及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活动。科学兴教是指遵循教育规律,用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实践,即大力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一为什么要“科学兴教”?第一,科学是人类历史进步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郅庭瑾  
一个人能够自由地思维和自主地思想是"何以为人"的基本凭据。思维基于知识,产生于问题,并因为问题而得到持续不断的、深入的发展;思维的最终目的不囿于知识,而在于使问题得以解决,并不断创新和发现。思维既构成着教育,也依赖着教育。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思维教学是另一种高效而有价值的智育形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次林  
以学定教是对以教定学的传统教育观的革命,它既有历史的渊源和现实的必要性,从教育本质来看也有其必然性。在教学领域,它表现为"先学后教"和"以教导学"两种基本模式。以学定教理念要求教师不仅彻底地将学生当做教育主体,而且还要坚守为师的价值信念,并且以同边促进的策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